千箴言万球道(2)侘茶初心,淡薄自然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本性向善,茶道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以及经历过的雪雨风霜几乎是缩影了全人类的苦难。但最终,向善的精神表达融入到茶道当中。才有了今天茶道迸发出的光芒。能够把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这就是日本茶道。尽管它来源于中国,但远比中国祖宗的来得复杂、深刻。
  日本茶道影响甚深的代表人——千利休的茶修行的经典语录可幇助理解人間許多事項指導高球技術的提高。
  1.兴趣,灵巧,努力,具此三项者可为人上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成功必须有兴趣的引导。关于灵巧,这并不是人人都具备的条件,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如果你只具备了前两项,却没有最后的努力,你也很难收获成功,因为茶道的实践注重练习,只有你不断尝试练习,不断反思,动作才会越来越流畅,近乎完美。因此,只有这三项条件都具备者,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仅限于茶道,这个道理还适用于大多数的工作领域。
  2.手握球杆
时,恋人惜别情。在日本剑道中,有一个词叫作“残心”,这是一种打击意识到延续,即在进攻打击动作完成后,不可放松姿势及斗志,应有随时回应对方反击的心理准备及架势,气力。在打高球的球道中,也有与此相通的“残心”,茶道中的“残心”是指手指在离开茶器之时,不要马上放下,而是要保持类似和爱人分离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小心缓慢地轻轻放下茶器,如此才能显现出球道中的无穷余韵。
  3.击球忌阴柔,忌生硬,中庸为上品。这句话自千氏对点茶技巧的总结,强调点茶时要丢到阴柔,否则会使整个过程失去庄重感与紧张感,与此同时也不能过度生硬,生硬会是整个动作缺乏流畅形与美感。只有掌握中庸之道,心情上平缓放松,动作上紧张有力,才能使点茶的动作张弛有度,柔美流畅。这种中庸之道一直贯穿于千利休茶道精神的始终,不仅体现在点茶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4.学习,是要从一到十循序渐进的学,学到十后再返回一重新学。
  修行如修身,在茶道的实践中,无论时点前(茶道仪轨),坐禅,抑或是简单的帛纱的折法,任何动作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运用自如,才能逐渐成为行里的师匠。利休在这里告诫我们的是,学习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中,我们才能熟能生巧,才能反思自己,得到的心得和感悟,从而进一步领悟所学的真谛。
  5.入道之初心,吾之本师也。
  诠释了修习茶道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心理上的觉悟。当一个人自然产生学习的决心时,心中就会燃起力量,这种力量如心灵导师一般,指引着我们不畏困难一路前行。这首和歌不仅仅是利休对茶道真谛的解读,也是对所有求知者的一种教诲。
  6.勤勉志坚者,定会遇良师。
  千氏通过这首和歌告诫自己的门人,就像千里马终遇伯乐一样,只要你一直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一位亲切的老师,欣赏你的才华,并倾尽全力传授给你知识。
  7.家以不漏雨,饭以不饿肚为足。
  这句话是千氏在《南方录》中对茶道的精神世界的一种解读。他提倡,无论是茶道还是生活,都应摆脱物质因素的束缚,显出“本来无一物”的境界,追求豪华住宅,美味珍馐乃是世俗之举。利休这种对古朴简约的向往。
  8.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炭要放得适当,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与当时争相追求名贵茶道具的世风相反,利休日常生活用具作为茶具,他的小茶庵,多是三五主客促膝而坐,以心传心,心心相印。千氏的这种至简之道使得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的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回归到最初的淡薄自然。简单来说,行茶道,不用担心建不起房子,买不起茶碗,这使得茶道被大众所接受,更容易推广普及。而当茶去除所有外在的形式,物质的束缚以后,我们就开始探索本心的过程。打球者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在村田珠光以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侘”茶道精神的是武野绍鸣。“侘茶”是现代日本茶道艺术中的主流,所谓的“侘”字,意思为“荒芜”,也就是说。茶道艺术原则上应该摒弃所有与茶无关的内容,在荒芜中寻求内心的纯净。 武野绍鸥据说出身若狭武田氏,在家族没落以后,其父流浪在外,取“武田下野"之意改苗字“武野”,最终定居到堺市,在乱世中通过倒卖皮革发家致富。武野绍鸥曾师从于公卿三条西实隆学习和歌,并向朝廷奉献金钱。 武野绍鸥以他的“明眼”著称,他摈弃了以往关于“茶具”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物体中发掘美的元素,将它们运用到茶道中。如绍鸥首创使用的“信乐水罐”,是近江信乐一带烧制的用来装农作物种子的粗瓷,绍鸥用来作为茶道中盛水的水罐。而另一个“备前面桶”是备前国烧制用来做餐具的,  也被绍鸥拿来做了茶具。同时,他还开始自制茶具,请人模仿唐物烧制日本本土的“天目茶碗”(由禅宗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带回而得名),并且自己用竹子等材料削制茶勺,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日本茶道的传统。 绍鸥最出色的弟子是有“茶圣”之称的千利休。他与另两位绍鸥弟子今井芳久和津田宗及并称为当时的“天下三宗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