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桃花源记》印象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陶潜《桃花源记》印象

 

最中意的句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乍读,当记时;再读,觉得其中有事;再再读,看见三观;再再再读,像读了个中国通史最简本。

 

这捕鱼的,很精。啥都打听,都想知道,“处处志之”不仅在exit, enter 时就开始了,所谓“老码头”。桃花源里的,更精。只说当说的,也说点不当说的,却点到为止,还加上一句:“千万别到外面说啊!”——- 而且,早就防着了:使找不到,耍处处做记号的小聪明也没用。

 

所以,《桃花源记》,其实是小滑头遇上大滑头,骗骗嘴的遇上骗骗日子的。后人把这喻为“世外”理想之地,是装瞎?还是世道太黑,不敢睁眼?

 

这厢不入虎穴,又想弄个虎宝宝玩;那厢有好日子,只能看,吃顿饭,不让分享。如此境界,比“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抠掉了鸡叫;比“各扫自己门前雪,不问别家瓦上霜”只多了打开门“进来坐坐”。

 

越过孔孟,悟出这么个东东!这民族的读书人的心眼,真的比针眼大足有限。

 

陶潜不是名士,不是清流,只是个“小九九”。“悠然望南山”。据研究,南山脚下与官场的距离,是中国读书人的神操作。

 

《逍遥游》到《桃花源记》,是灵魂下放。有如《永州八记》到《前后赤壁赋》,是精神房产降价;有如周瑜的《致孙权笺》到《前后出师表》,是品格走低;有如“对酒当歌”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情操的上山下乡。

 

陶潜的好文章在他的《闲情赋》里,

 

愿接膝以交言,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愿在发而为泽,愿在眉而为黛,愿在莞而为席,愿在丝而为履,愿在昼而为影,愿在夜而为烛,愿在竹而为扇,愿在木而为桐。

 

稍微变变,当做情诗,比《长恨歌》好,和裴多菲“如果你是树,我愿做藤,沿着你攀援,上升”有一比。

 

“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点嫌官小;“不为稻粱谋”,器度很大。觉得。

 

有钱,有闲,还有名。听听可以,分享,不成。就是陶诗想说的。觉得。

 

五个小孩,七八间房子,还有个不小的院子,僮仆齐全,啥也不拉下。陶渊明,现实得很。

 

桃花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老小咸宜,说明着中华民族三观的水平,够戗。

 

“中国人人人心中有个苏东坡”,糟糕;如果十分之一心中有竹林七贤,就不会太糟糕;陶潜则是在这之间捣浆糊。

 

总觉得,陶潜是在办backyard 的菊展。“而无车马喧”之地,只闲不静。

 

陶潜找适合自己的。要命的是,他以为找到了;更要命的是,他身后跟着二千年不绝如缕的陶粉。

 

说句老实话,桃花源,不及中国梦,但好于石头记。

 

秦制,中国原创,所谓物质文明;桃花源呢,也是原创,所谓精神文明。于其间,中华民族打摆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