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9岁的沈阳大哥,一人身兼3份职业,白天开网约车,晚上5点到9点送外卖,平时闲暇时间还推销和安装卫浴。
看得出来,大哥很努力地去生活。我们不知道大哥为啥这么拼命,但可以想象的是,他的生活压力肯定很大。
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盛赞这位大哥:工作有着落,日子有奔头。
怎么说呢,只要上过学的人,似乎都写过以“苦难”为主题的作文,而且内容几乎都是千篇一律,一定是找几个名人出来举例,比如海伦凯勒。说什么苦难是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因为苦难,才成就了很多人的成功。这样的作文,老师一般都会给很高的分数。
那时候,我们洋洋自得,觉得苦难确实值得歌颂。可直到有一天,你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发现孩子写的作文,和你小时候写的差不多。大家好像都在接受一样的教育,好像都把苦难当成财富。
于是,只要想起苦难,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赞美,这种惯性思维贯穿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思维的人多了,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尤其是突然哪一天官媒将一件本是很心酸的事给扭曲成“正能量”时,人人都习以为常,这是很可怕的。
也许你还记得当年的“冰花男孩”,作为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他每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接近零下十度的天气里,他只有一件单薄的外套来御寒,等来到学校时,头发和眉毛已经沾满冰花。稚嫩的脸庞被冻得白一块红一块,手上长满了冻疮,皮肤也已经皲裂。
当年这个新闻感动了不少人,可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并不复杂,因为穷,他没有厚实的御寒衣物;因为穷,他只能在冰天雪地里翻山越岭去上学;因为穷,他坐不起车子只能每天徒步一个多小时去上学;因为穷,他买不起护肤品只能任由皮肤开裂。
就是这样一个心酸的故事,最后却还是被“正能量”了。看着官媒满屏的“为努力的男孩加油”“你吃得苦将照亮你的路!”,我只觉得恶心,恶心到让人反胃,如果有那个条件谁愿意经受这些苦难,如今却被当作正能量新闻来宣传,这是杀人诛心还不带血。
人民日报曾经还发过这样一篇报道:老人陪75岁丈夫捡垃圾15年,走了一圈赤道周长。你猜结尾处写着啥?“爱他,就陪他捡垃圾”...有些话到嘴边我硬生生憋回去了,要不是怕这篇文章被和谐,我真想好好问候他们的编辑。那么大的一家官媒,自己写出来的新闻,自己不想笑吗?
要我说,世界上最无耻的事,就是将穷人的苦难当作励志典型,来愚弄底层人。
首先,这是对苦难者的不尊重
对于当事人而言,苦难本就是一种痛苦与折磨,如果可以选择没人愿意经受苦难,你没有同情无法做到共情就算了,回过头来跑去歌颂苦难这就是对苦难者的不尊重和侮辱。
这就相当于你精疲力尽举步维艰地拉着千斤货物走在马路上,别人开着保时捷从你面前过去,摇下车窗对你说你很努力我们要向你学习,就问你这种做法不恶心吗?
其次,歌颂苦难并不能帮助苦难者。
歌颂苦难其实就是美化苦难,这会让人们产生苦难是个好事情的错觉,会让整个社会失去对苦难者的共情,以至于最后没人愿意去关心苦难者。
最后,歌颂苦难只会制造更多苦难。
当苦难在一次次的歌颂下,被动变成“美好的事情”后,整个社会都会改变对苦难的固有印象,甚至有人主动去寻找困难,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因为它会制造出更多的苦难。
王朔曾说:“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
深以为然。
所以,央视也好,人民日报也罢,如果你们觉得苦难是正能量,那么请你们的工作人员也去经历一遍,也去一天打好几份工,也去体验一下底层人的艰辛。
作者: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