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节目近些年很少看,但《航拍中国》例外,几乎集集都看。最喜欢的是新疆、内蒙、黑龙江、云南、海南、西藏这些省份,最不喜欢的是京津沪。这些边境省份,土地辽阔、蓝天白云、山高林密,少有人工的雕琢,令人流连忘返。
4月29日,《航拍中国》的收官之作《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终于问世,一睹为快,观后平生了几处小小的感动。
1.《航拍台湾》简介
《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约50分钟的“空中旅程”从澎湖列岛开始,飞越至360余年前郑成功登陆台湾之处台南鹿耳门溪,来到位于花莲的清水断崖,在台湾公认的最美沿海公路间穿梭,于人口稠密的台北街巷中品味绵长多雨气候带来的独特生活节奏。画面最后停留在金门岛上。
A.传统与新意并存。既较完整地涵盖了日月潭、澎湖湾、阿里山、清水断崖这些台湾的地标性风景,激发出广大观众对台湾的最初印象与美好想象;又别出心裁地选取了鹿耳门溪、九份、龙山寺、月世界、石梯坪等人们不太熟悉的景致,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熟悉又陌生、全面而多元的台湾。
B.选址全面,详略得当。选址点位囊括了东西南北四大海岸(如: 东海岸花莲清水断崖、沿海公路;西海岸台中港、高美湿地;南海岸鹅銮鼻;北海岸野柳、金瓜石)、岛内几大山脉(中央山脉、阿里山脉、海岸山脉);核心城市(台北市、高雄市)、离岛(澎湖列岛、龟山岛、兰屿、马祖岛、金门岛)。再辅以详略得当的讲解(如离岛方面,对澎湖列岛、龟山岛和金门岛讲解较为细致,对兰屿、马祖岛寥寥数句带过),从地理区位、地貌特征等维度较为全面地勾勒了台湾的全景图。
C.人文与风景并存。在人文方面,既选取了台南孔庙祈福、屏东迎王平安祭典王船祭、高雄元宵灯会、台中大甲镇澜宫妈祖环岛巡游等人文风俗,体现出两岸同根共祖的文化传统;又选取了赤崁楼与郑成功塑像、沿海公路、狮球岭隧道铁路、以四四南村为代表的台湾眷村等历史文化景观,揭示了台湾归属的历史渊源,并弘扬了抗击外敌、金瓯无缺的家国情怀。而在风景方面,以台北与高雄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律动、以清水断崖与中央山脉为代表的台岛特有景致、以玉山圆柏、花莲鲸豚与湿地鸟类为代表的和谐生态景象、以鹅銮鼻与诸多离岛为代表的热带迷人风情,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台湾形象。人文维度与自然维度双元并行,有机统一,共同完成了台湾独特风貌的叙事。
D.色彩鲜明,配乐优美。在色彩方面,由于台湾本身是身处亚热带和热带的岛屿,海洋的蓝色与热带植被的绿色成为本片的主色调。在主色调之外,还夹杂着赤崁楼的红色、金瓜石的金色、龟山岛“牛奶海”的白色、兰屿民居屋顶的黑色以及王船祭和妈祖巡游的彩色。绚丽缤纷的色彩,无论是从狭义的画面配色上来说,还是从广义的景色丰富性上来说,都拼贴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台湾。而配乐方面,同样的乐器音色在不同的片段里传达的感情不尽相同,却都恰如其分。比如说,同样悠扬的提琴声,在讲述阿里山原始森林被日本侵略者砍伐殆尽时,是饱含了国仇家恨的哀伤;在讲述四四南村的眷村往事时,是寄托了民族离殇的遗憾;而在讲述兰屿的自然风光时,则烘托出热带岛屿的如梦似幻。再比如,承接沿海公路、开启阿里山片段运用的女声哼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居于台湾的众多原住民部落那富含原始苍茫与野性的民族音乐。总之,精彩的配色与配乐使本片含
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台湾的反应
大陆《航拍中国》台湾篇播出后,自然引起台湾媒体的广泛关注。总体感觉,台媒的反应比较复杂。美景及人文的全方位介绍,让他们感觉到了一些自豪,但对于片中体现的一中色彩,又心有不甘,多多少少有些酸意。对于大陆新的统战手段,台湾国防部展开反制,用短影音方式还以颜色,强调航拍内容都是中华民国自由民主下的成果,应该改名叫《航拍中华民国》才对。
更有不少媒体人发问,在两岸局势如此紧张及COVID-19政策下,是如何出动无人机飞遍整个台湾,而完成影片拍摄的?央视不太可能派人过来拍吧?台湾会批准吗?这是否涉及国安问题?有人推测应该就是从台湾找人帮忙拍摄的,台湾不少制作公司有相当的水准。也有人想到“一代空拍大师”齐柏林,“看过齐柏林拍的,非常美”。
3.《航拍台湾》的缺憾
该片介绍了台湾的历史、人文及风景,提及了孔庙及郑成功,但唯独落下了两蒋。台湾的历史少了两蒋,那还叫历史?老蒋收复了台湾,小蒋开启了台湾的现代化和民主化。两蒋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客观上将海峡两岸绑在了一起,也令台独人士刻骨仇恨。
独派团体“台湾国”屡次要求移除蒋介石铜像,4月26日又发动“枪击蒋介石铜像”行动,陈姓男子手持漆弹枪到中正纪念堂攻击蒋介石铜像,当场遭宪兵及便衣警察逮捕;陈因借端滋扰、污损公共场所等行为依社维法遭裁罚。
4.绝美的《航拍台湾》结语
全片以金门岛为终点,其结语堪称绝美:
“同是一家人,共饮一江水。大陆和台湾的距离,从来就是这么近。一样的红砖古厝,一样的闽南语,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祖先。金门岛虽小,但它的视野开阔。它可以久久凝视眼前的大陆,回眸看见浅浅的海峡,还时常远眺宝岛台湾。它的眼神里有光,因为举目皆是同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