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录之出版感言

从繁杂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将历史的脉络梳理井然,并用心理学原理透析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风云诡谲且又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本套节选稿是应美国某中文报社之邀写成的。当时约定每周出一期,每期字数不超过3000字,分一年刊登。于是,我大致将《民国风云录》原稿一章的7000至9000字压缩为节选稿的一期。现今报社已按计划刊登了约定的节选稿,也就是本博客所发的节选内容。

有阅读过《民国风云录》原书的朋友反映,这套节选稿的水准明显不及原稿。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删减了这么多字数,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相当的损失。为了让读者对原书的整体内容和写作动机有所了解,现将书尾的《出版感言》转贴于下,作为在本博客连载的结尾。

如有读者希望继续阅读《民国风云录》,欢迎直接下载民国风云录 on Apple Books,本人将不胜感激!

《民国风云录》出版感言

写成这本书算是我的一个额外收获,应该说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兴趣。

我最早接触历史纪实文学是在文革当中。小学三年级时(1972至1973年),父亲不知从什么渠道买来了一套《三国演义》,分上中下三册。这在书籍极其匮乏的年代和西北国防工厂的环境下太不容易了。那时,父母禁止我读任何小说,因为我的眼睛因阅读过度已经近视很深了。但也没有人想到我能读懂它,因为它不仅是文言文的,而且是我从未读过的繁体字竖排版印刷品,对于那个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它太不友好了。正因如此,父母没有把它锁起来,就放在桌子上,所以我得以偷偷地翻阅它。

当时那种好奇和渴望,让我在翻阅《三国演义》当中无师自通地认识了繁体字,并且揣摩出了那些文言文的含义。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小说的内容,实在太精彩了,我觉得所有看过的小说都不能与之相比。于是,我不仅把一百二十回的全书都通读了,而且很多章回读了无数遍,以至于好些文字都背得出来。这就是我在历史和纪实文学方面的启蒙教育,让我后来对这方面一直保持着兴趣。

尽管我在后来的大半生中常常以阅读作为消遣,但直到10年前,还没有自己从事文学写作的想法。来美国后,我对台湾出版的关于近代史的书籍产生了兴趣,因为从中得到了在大陆时(1990年以前)闻所未闻的信息。经过仔细的揣摩和分析,我判断海峡两岸关于近代史的叙述都被政治化了,均失之偏面和情绪化,因而十分感慨,但仅此而已。

在我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之后,对历史人物的心理产生了兴趣。我有时想,如果能够解析一个时代所有重要人物的心理,那么这个时代的历史真相也就呼之欲出了。在我写完专著《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清华大学出版社)之后,看到了关于蒋介石日记的资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正可用来检验我的上述设想,遂萌生了写一部近代史纪实文学作品的念头。

当然,我不可能获得那个时代所有重要人物的日记资料,因此对其他人物的心理分析就不可能像对蒋介石一样细致。不过,对比现有的纪实文学作品,我在人物介绍方面仍然感到自豪。对历史主角蒋介石、毛泽东的描写贯穿全书;对重要辅角汪精卫、李宗仁、张学良、张国焘、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人的描写均有数万字的份量;对同时代有影响的国内外政治军事人物,本书花费1000字以上所介绍的就有130位之多。通过人物和事件来龙去脉的介绍,读者还可从中了解更早期的很多事件。

我认为,中华民国的历史高潮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日战争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历史同时也与世界历史紧紧交织在了一起。在这一阶段,描述中国的事件已经无法不交代当时的世界时局。我进而认识到,这才是历史当事人所见所闻的真实信息,与只看国内时间轴或国外时间轴的历史叙述有根本的区别。所以,我在全书贯穿了国内与国外之间相互影响的概念,这种全球视野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色。

在叙述中穿插评论,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色。虽然从整体上看,此书属于编写的作品,但如果不贡献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就不值得我如此大动干戈。读者从序章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在此后的叙述当中,这种态度的评论随处可见。有朋友笑言:“这书名应该改为《陈氏民国风云录》。”我则并不以为那是一种贬义的名称。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20年就是战争的20年,中华大地上没有哪一年是和平的,战争此起彼伏,甚至同时进行着多场战争。因此,战争描写无法不贯穿本书的始终,否则就有回避历史之嫌。更何况,这20年的战争中出现了很多载入史册的经典战例,对军事学的影响极大,对中国后来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无法替代的经验和理论。作者在书中力图平衡对战争描写的比例,以期适应不同读者的口味。

至于为什么选定主要记叙这20年,而不是更长的民国时期,我是有很多考虑的,这里恐怕太罗嗦,就不详述了。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以为,任何一个现代人只要读懂了这20年的中国历史,就能理解为什么当今中国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特色,为什么中国式的历史复兴无法仿制。

本书中所参考的资料是多方面的。各种人物传记、回忆录、年谱等史料是参考来源的主体;历史研究专著和论文虽然在数量上不及上述史料,但书中的记叙更偏向这些研究结论;学术性较强的网上资源是参考来源的补充,包括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当然,这些参考资料经常是矛盾的,我不得不花费极大的精力加以鉴别,做出令自己最信服的判断。我以为,纪实文学不需要像历史学专著那般严谨,允许适当的文学加工,而本书对史料的尊重,足以超过“七分历史、三分演绎”的程度。因此,本书的书名中采用了“录”而不是“演义”,比较好地表达了对历史参考文献的态度。

在我编写这本书的时候,与撰写心理学专著时孤身奋战的情形不同,了解并有兴趣探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多得多,因此我有幸找到了一些亲人和朋友愿意作它的试读者。在这里,我要重点感谢我的三位清华校友:顾耀文学长,郭岩同学和赵学林同学。

顾耀文学长比我大17届,曾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老领导。1986至1990年间,我们在深圳同一家公司创业,他和我既是直接的上下级,又如同忘年交之朋友,不仅在工作上合作无间,而且在爱好上也有很多共同语言。顾兄的文学功底不仅在学理工科的同胞中傲视群雄,就是在学文科的人群中也鲜有匹敌,他写的散文集《明日黄花》令人拍案称奇。顾兄对我每一章的文稿都进行了点评,其文笔之精彩令我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历史的深厚知识和宏观视野,经常能对文稿的叙述方向提出重要建议,让我受益极多。

郭岩同学与我在大学期间同班且同宿舍。郭兄思维敏锐,乃吾之诤友,并且博闻强记,交往广泛,对各种读者的趣味相当了解。因此,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经常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内容的重点,指点写作的方向,令文稿内容更为有趣,描述更为生动。

赵学林同学是我大学同班的知己。赵兄乃天生的优秀编辑,尽管他一生都没受过这一职业训练。他的阅读既快速又细心,那些文字错误很难逃出他的火眼金睛。不仅如此,他对上下文中的时间、地理等等都能注意到,甚至跨过章节都能发现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令我叹服不已。多亏了他的帮助,书中的错误才减少到了现有的水平。

其他参与试读的亲人和朋友也对本书有不同的贡献,没有你们的反馈,就没有本书目前的质量。本人在此一并表达衷心的感谢!

十年前,我出版了平生第一本书,是一部十几万字的、颇为深奥的学术性作品;恰好十年过后,又出版第二本书,是这部过百万字的、雅俗共赏的普及性作品。非有意为之,实为时间巧合。

       陈志飞

       二〇二二年秋 于美国

民国大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我尊重你的观点,尽管我并不同意。有那么多读者对这个系列感兴趣,说明很多人不满足于两党各自演绎的版本。
格利 发表评论于
蚂蚁兄说得对,国共两党是一脉相承的两个党组织,都是左派起家,没有最左,只有更左。没有北伐,日本就不会乘虚而入。北伐之后的历史国共两党至今各说各话,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也没开放全部封存的资料。既然这样,模糊的历史难以辨识,说什么“七分历史,三分演义”也就是自说自话,不如就让其两家各自演绎则罢。
民国大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风森读书声' 的评论 :
谢谢您有意购买本书。因为本书采用了简体汉字,Amazon不支持。很对不起!
风森读书声 发表评论于
在Amazon上没找到,为什么不在Amazon上卖?不是每个人都用苹果,起码一半的人不用苹果产品
民国大史 发表评论于
谢谢评论。历史有很多解读方法,只有新鲜可信的解读才能赢得读者。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段历史和新西班牙/大墨西哥历史,或者奥斯曼土耳其历史相比较,就会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东亚处于文明的边陲,最终没有能继续共和政体,而恢复了独裁政体。其转折点就是苏联大规模援助下的北伐战争。以此为界的民国实际上可以说是两个国家。七差别之大,除了国名,甚至大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差距。实际上共产党可以说是国民党的精华版。国民党开始了列宁式统治,而共产党完成了这个转变。如果没有北伐战争就不会有日本大规模入侵,更不会有国共内战。所谓军阀战争的烈度是极低的,比黑帮械斗高不了太多。对社会的卷入也是非常有限的。六七十年代的平均生活水平不如一二十年代是有原因的。这也算是为统一(皇位)付出的代价和赌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