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
在平遥古城,偶然听到关于双林寺的介绍,便决定去探个究竟。
这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和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差不多大的院子,20年前,还没有开发成景点。没有人算命,也没人卖香火,连僧侣都没有几个。 他特别的地方在于寺院内的雕塑,活泼生动,栩栩如生,都似凡人。 模糊的记忆中,一些清晰的影像,每个娘娘头上都带着真的珠宝,地摊货的成色,有些还披上了大红的衣裳和亮黄的流苏,就是包装盒里内衬用的那种肉眼可见的低档缎面材质。大娘娘们的额头上都有个小洞,是原本镶嵌宝石的地方,也许他们头上的其他首饰原本也是货真价实的宝物,被偷梁换柱成了如今的廉价货。这里的雕塑不光有神佛,还有平民,个别雕塑的模样,真是俊娇又香艳,不知是否当地的首富花钱让人塑造成了他爱妾的模样,好像Jeff Bezos 那样(他将爱妻雕塑成女神,或者说把女神雕塑成爱妻的模样,高悬于船头);或者是工匠们眼馋当地的头牌美人儿,便塑造一个,好供自己把玩欣赏。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里的雕塑风格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并没有远播,仅限于这小庙之内。美中不足的是每个雕塑身上都盖着厚厚的黑灰,遮盖着原本鲜艳的彩绘, 是离煤窑太近了的缘故。
那天,正好有一帮美术学校的学生在写生,带队的老师顺便兼职了我的免费导游, 一个小小的寺庙,也细细逛了一个下午。 临出门前,转身回望,古树下低头专注扫地的僧人,雕塑前散坐着的静心画画的学生, 学生身旁弯腰指点的老师,和两位刚刚走进来的手指雕塑的游客, 好一副众生相, 我按下快门,那天我最满意的照片。只可惜存储照片的硬盘坏了,丢失了很多早年的照片。但这一幕深深刻入脑海。
走出寺门, 夕阳慷慨得洒在麦田里, 耳边传来信天游的歌声,寻着歌声,一辆三轮车行进在远方的田间小路上,男的昂着头边蹬边唱,歌声里尽是欢喜畅快, 女的穿着红色的上衣,带着红色的头巾,是新媳妇回门结束准备回夫家吗?看不见她的表情,想必她正痴笑着看着她的爱人,两颊绯红。夕阳照在他们身上, 和那两行清瘦的白杨,白杨整齐得排列在路上,如直尺的格子, 他们穿梭在白杨的光影之间, 一格一格渐行渐远。 我的视线模糊了,仿如看见梵高眼中的画面。
门口等待多时的出租车司机,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车门,又诧异的看着我,背过身去。我原来已经泪流满面。曾经有一个少年,站在长江大桥上,高歌许愿,他将骑着自行车,领着他的哥们儿,浩浩荡荡地跨越长江,来娶我……
平遥
本是为平遥而来,却没有太多的印记了。 只记得,这是一座阳刚的城,没有小桥流水,碧波翠柳,连花花草草都罕见,他们把全部的力气花在坚固的城墙和同样坚固层层递进的庭院里。 那些朴实又豪气的宅院仿佛粗旷的西北汉子, 连成一大片,像一帮结集的兄弟,秀着肌肉,仗着人多势众,一副你敢过来试试的架势。 这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是他不需要我的喜欢,在这片盗贼横行的贫瘠土地上,冒出一个土豪,他只能用这样的姿势,保护着他走南闯北幸苦得来的资产,和那些被他们藏在庭院最深处的女人们。
那时平遥古城已经开发成了景点,走了几个餐厅发现卖的菜式都一摸一样,连价格和菜单都一样,一打听,说是为了防止店家欺客,当地政府统一制作食品,分发到各个餐厅,所以,所有餐厅提供的都是预先做好的吃食,再热一下而已。我相信走南闯北的平遥人,对吃一定是讲究的。 但,平遥是我吃得最不满意的地方。 以为我们好的名义,剥夺了美食应该有的多样性,背后的利益不得而知。不知道现在是否还这样。
在一家“古董”店,店家发现我能说英语,便跟我说, 只要我能帮忙把他的宝贝卖给那几个跟我交谈了几句的老外,就给我分成,五五分,不愧是生意人的后代。
应县木塔
寂寞的千年木塔,我可能是那天唯一的游客,不记得是当地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旁边悠闲的大叔,非常热情的给我讲解了木塔的历史: 没有用到一根铁钉,而是利用木头的凹凸精密的咬合在一起,这样的“榫卯结构”非常稳固抗震,这木塔经历过多次地震依然巍然挺立。当时,塔的一角,已经有点倾斜。 大叔说,你来的真是时候,再晚来,就上不去了,政府正在积极的筹措资金准备大修木塔。 学工科的我自然会珍惜这个机会,一层楼一层楼细细的看,一块木头一块木头仔细的在脑海里拆解,甚至拿小本子画下来拆解图,好像要挑战那些学建筑的专家一样,似乎这塔矗立了千年就为了等我来解密,这种快感比解几何题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样一层层到达塔顶,已是夕阳时分,整个县城和周围的农田尽收眼底。 无法言喻的感动,这是一群什么人,在一千多年前,就拥有了这样的智慧? 还能够筹措的足够的资金,启动如此巨大的项目。斗转星移间,人是如此渺小, 哪怕没有留下名字,但留下这传世之作,也算是不枉来人间一趟。
现在回想这座塔,它应该类似Lego,是由N组标准件搭建而成的。拆分成一个角,一层楼就可以举一反三,构建出整座塔。不知道他们后面是怎么维修的。如果我来做这个项目,我应该会先做出20:1 的模型,先搭建好模型,确定好方案,才实施。(这样说有点大言不惭,哈哈,外行看啥都简单,还站着说话不腰疼)
从木塔上下来,大叔感动于我的感动,说: 这么喜欢我们的木塔,我给你介绍个后生,嫁来我们应县,保证你365天,天天吃的面不重样。 我爽快的答应:好。
那一趟,我还去了太原的晋祠,云冈石窟和悬空寺。看过木塔之后,再看悬空寺,因为是同一种结构,就没有那么感动了。而且人多,路窄,很多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所以总是被后面的人催促着。便草草的到此一游而已。云冈石窟也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石像上很多煤灰。当时我就想,需要跟煤老板们征文物保护费,来维护这些文物。
我尝试着找回当年的照片,只找到几张因为法国同事要去云冈石窟,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给她的照片。没有木塔,没有双林寺,没有关系,他们深深刻在我脑海里。在悬空寺,我居然还请人给我拍了张照片。
多谢山水先生的太原怀古,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记忆,絮絮叨叨,就写了20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