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寻陶 --- 摩洛哥 Rabat - Fez

《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概览》终于出版。为第一手资料我曾经踏遍天涯海角。在偏远的乡村联系到一位陶艺家或学者,进而结识了许多陶艺家朋友,甚至发现了原住民陶村。好多次我在飞机降落时举目无亲,数天后登机告别时却又与众多朋友依依不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一早离开拉巴特,临走之前去了一下国家工艺美术馆,不起眼的门面和一个小小的陈列室,却有不少上乘的作品,很多展品因为场地有限无法摆放,有点“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感觉,看完后拼命鼓动耐福向政府部门建议扩展这个地方。

离开首都拉巴特向东北进发,渐渐有了乡村的气息。高速公路二边可以看到懒洋洋的羊群和坐在板车上赶着小毛驴儿的人们,气温也逐渐上升。

中午来到南部大城非斯(Fez),据说在法国人把摩洛哥首都搬到拉巴特之前,非斯一直是最富影响力的城市,它不仅有保留完好的非斯老城,也是摩洛哥知识和精英的发源地。据说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而且创立人还是一位阿拉伯女性,感觉很有故事,而且一定是一段传奇。这里也是传统艺术大城,各地瓷砖画的原材料大多出自于此。

今天是周五,按照当地传统要吃 couscous,(一种粗麦粉蒸制而成的米),餐馆里都会有提供,那么我们就“入乡随俗” 吧!这么一大碗包括了蔬菜和羊肉加上牛肉香肠,实在吃不完啊!

吃饱以后我们去了这里的陶瓷工厂之一 “Art Naji”,观看了完整的瓷砖画制作过程。

摩洛哥陶工们将设计成几何图形陶砖铺地面、墙面,粘在天花板上数百年不掉,堪称世界陶瓷工艺界的绝技之一。这些丰富多彩的低温釉面陶块平均尺寸约四公分宽、两公分厚。釉面陶块已经烧好以后才进行敲击切割。整个过程由手工完成。

摩洛哥釉面陶砖采用的是先烧后割、一片一形一色、几何图案、小块组合,有点“舍近就远”的意思。它的优点就在于釉面的平整度。烧制成型后的陶砖进行琢刻显然要比湿软的陶土切割成形困难得多,然后小片陶砖粘贴需要很多时间。多色印刷、先割后烧的釉面陶砖无法达到如此的平整程度。摩洛哥陶瓷马赛克亦称为 Zellige。

在菲斯(Fez),马赛克图案设计制作是一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需要数十年的经验,每幅图案需要化数月时间。工艺知识代代相传。

我们还看到了工匠们如何用古老的脚动转轮 wheel 来制作陶瓷器皿,还有用焊条制作装饰花纹,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焊接电路板有木有? 展品室里琳琅满目,惊叹艺人们的巧夺天工。

(J)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