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老是尊——中国养老现状及探讨(三)

用心灵诠释心灵
博文皆为
原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联想与建议:

既然绝大多数老人对家庭及熟悉的环境恋恋不舍,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践行社区养老模式

美国马里兰州的社区设有老人活动中心,凡是符合政府规定的低收入老人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可以到那里去托养,政府补助每人每天80美元(美国各州的规定不同),活动中心每天派车早接晚送,提供早餐和中餐,日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并组织他们去公园游玩和购物;工作人员负责带老人看医生并督促他们吃药。晚上老人可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一位忙于事业的美籍华人介绍说,他的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便开始了这种“日托”生活,几年之后其母丧失了自理能力,于是申请了“上门服务”,护理人员或志愿者上门为她做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

目前中国正在倡导社区养老模式,其类型主要三种,一是嵌入式:以资源、功能和多元运作方式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营运的养老机构;二是公租房式:在公租房社区建立托老所。服务多样化,在经营体制上较养老院灵活,类似于美国的“日托”;三是互助式:鼓励居民相互帮扶,满足老人的需求。社区建立联系制度,帮助社区内空巢老人相互之间联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社区养老的践行还处于设想和个别地区的摸索阶段(比如上海等大城市开始试行)。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人们翘首以盼社区养老的普及和完善。就在我伏案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听起来是一个佳音,老百姓希望早日落到实处。

 

“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上田耕一郎语)尊重和珍爱一个生命就须得关注其心理健康,这是呵护生命的关键所在。

人们常说老还小,同时人们通常误认为老小孩只需要吃饱穿暖,保证人身安全就行了,从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就带来老小孩的许多心理困惑及后患。住进养老院的老年人的心理困惑是多方面的。他们或许为老伴的离世忧郁成结;或许因为思念家人,不适应养老院的生活而焦虑不安;或许因为护理人员态度不好、与室友个性不合而闹别扭;或许为自身疾病和死亡的问题而忧心忡忡……这些都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疏通。因此,每一个养老院都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兼职或全职的专业人士来担任此项工作。

保持好心情,人体内的内啡肽就会更加活跃,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老年时要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有他的夜曲。”(康德语)

不少老人离异或丧偶多年,内心深处非常孤寂,如果他们能在养老院遇上一位合适的伴侣将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73岁的退休公务员D女士就是在养老院有幸找到另一半的。二老相处融洽,双方的子女都为他们祝福。由此看来,养老院如能设立交友婚恋中心,为有需求的身心健康的老人牵线搭桥,这将是一件功不可没的事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虽然已经进入黄昏,但绚丽的晚霞却是最令人陶醉和难忘的。

然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必然终结。临终的质量如何是生命质量的一个标尺。要让老人有尊严的体面地走完生命的最后路程,那么临终关怀这个环节必不可少。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病人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和痛苦的医疗护理。其中包括镇痛治疗、心理辅导和生命伦理等方面的舒缓照顾。

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其特点是政府重视,民众参与程度高。美国某些州、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将临终关怀以法令和法律的形式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此外,志愿者也广泛参与到临终关怀的服务中来,据英国国家审计署等机构调查,早在2007年参与这项事业的志愿者多达10万人。总工作时间达440万小时。这是西方国家临终关怀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终关怀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到中国,目前国内大城市的个别医院开设了这一项目,比如深圳市人民医院为晚期癌症病人提供上门临终关怀服务。此外,深圳的公益志愿者成立了一个“心济源心灵关怀协会”,这个团队以心理咨询师为主,医护人员为辅,专门参与临终关怀。

养老院如能开设临终关怀的项目,以减轻老人在临终前的痛苦,确保老人安详地离世,这无疑是老人的福音。

除了医护人员以外,还可邀请家属参与临终关怀,对那些没有亲属的长者,可以邀请年轻的志愿者帮助。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在长者的枕边和床边放一些清香的植物,比如薰衣草、玫瑰花、君子兰……同时放一些轻松柔和的音乐给老人听;然后伏在耳畔轻轻地为他(她)唱歌或柔声地说一些他(她)喜欢听的话。因为行将离世的人听觉是最后才消失的。

英国的缓和医疗机构就是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它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为此,它给家属提出了五个建议和要求:“要多抽时间陪伴病人度过最后的时刻;要让病人说出希望在什么地方离世; 听病人谈人生,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协助病人弥补人生的种种遗憾;帮他们回顾人生,肯定他们过去的成就。”这五条人性化的建议和要求,既反映了亲情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家属的责任。

子女们应该意识到,千万不能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一了百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绝大多数是在柔弱无助的情况下才离开家园,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开始晚秋的另一种生活的,这和青壮年时期离家闯荡时那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截然不同。就像秋天的落叶被无情的风儿刮到土地之上,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用依依不舍的目光仰望那棵让自己栖息了一辈子的大树,反复在心里咀嚼着过去在树枝上舞动的时光,直至融入泥土。倘若家人把他们作为累赘扔在养老院就不闻不问了,这无疑对他们来说是雪上加霜。可是就有极少数冷血动物,连假节日也不愿去探望一下父母,而这些没有良心的人往往还是父母最宠爱的那个子女。

养老院可以 给家属提出必要的建议和要求,请他们在假节日去探望父母;邀请他们参与父亲节母亲节的亲子活动和庆祝老人生日的活动。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为425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7.0%,据专家预测2030年和205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6290万人和9600万人,占比为17.0%和20.0%。鉴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迫切需要新的护理制度和政策应对风险,也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新的护理形式来解决现实矛盾。

为此,中国应该大力开办护理学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最近十年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不少养老院为了赢利仓促上阵,护理人员大多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偏低。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北欧国家学习,譬如瑞典政府规定陪护人员必须接受完整系统的技能培训,其资格必须通过医疗监管机构认证。根据瑞典政府网介绍,目前瑞典已投入10亿克朗,约合人民币7.84亿元用以培训专业陪护人员队伍。瑞典在1996年就创建了皇家护理学院致力于传播生命质量的知识、教育培训,这个学校的护理理念是“无论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病情程度有什么差异,都将公平地获得护理的机会。”它的四大基石是“以人为本、团队合作、亲属关怀、沟通和关系处理。”

在护理人员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智能机器人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处理某些事务,比如端茶喂饭、打扫清洁、理疗按摩等;同时采用智能家居技术使居家养老硬件得以升级。在丹麦奥尔堡老年公寓展示厅中,所有橱柜都可以自由升降以方便坐轮椅的老人自取;床单设有尿液感应装置,一旦被浸湿,系统会报警呼叫护工。房间内设置24小时运作的家庭医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态,老人急需医疗帮助时可通过系统联络社区医疗中心。医疗系统上同时存有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平时老人可以通过该系统与社区医疗中心沟通。也许读者会问,购置这些硬软件设备的巨额资金哪里来?是的,现在也许是天方夜谭,但应该各国养老机制完善的努力方向。政府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一步步去接近目标。

北欧志愿者的活动是老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重要部分。挪威拥有相当于10万名全职员工的老年护理志愿者,如果这些志愿者全部放弃他们的职责,那么这个国家的老年服务体系即将崩溃。

我国各级政府应该鼓励社会群体和机构组织志愿中心,招募志愿者到社区和家庭去开展对空巢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活动。包括拜访老人、陪同老人上医院看病、帮助购物、陪老人聊天等等。志愿者可定期定时到养老院和社区去参与工作。深圳市在这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义工联合会”实行的积分制是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它根据每一个志愿者所付出的时间来积分,那么当这个义工将来年老需要帮助时会得到同等的照护。

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纪伯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照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把老年护理志愿者的公益事业作为一个持久性的社会责任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将会大大促进中国的养老事业。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大力表彰和宣传那些帮助老人的志愿者中心及其优秀志愿者,并宣传和推广好的经验。

老年人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面对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形势,百姓希望政府能够凭借税收支撑、法律保障、专业化的医护队伍、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在积极探索中为中国的老人找到科学的养老途径。这是当前无法回避的挑战。

一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成果积累了老人们一生的血汗,他们为子孙后代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圣经》说:“白发是老年人的冠冕”。把尊重和关爱老年人视为责任和荣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反之,把老年人当成累赘,无视他们的痛痒,甚至离弃和虐待他们(自愿放弃抢救的除外),是一个社会走向堕落的表现。每一个人在生命的舞台上,都曾经扮演过青青园中葵的角色、都承受过朝露的宠爱,同时无法改变焜黄华叶衰的步履、无法阻挡茫茫冬雪的悄然降临。然而曾几何时,当青壮的你将嫌弃的目光投向面目枯槁、四肢萎缩、身体佝偻的老年人时,却浑然不晓那就是未来的自己;有的时候,我们为某一位亲友送葬,虽然悲伤和害怕,但却很难意识到死亡也属于自己。记住,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人平等。善待和尊重老年人,其实也是善待和尊重自己。

 

(备注:这篇文章完稿于在2021年12月17日,曾发表于中国国内的网站。今天之所以将这篇文章发表于文学城,基于三个原因:其一,国外许多同胞的父母长期居住在国内;其二有许多旅居国外的中国老人正在思考是否回国养老的问题;其三,我们这一辈人也正在老去,到了该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最后,非常感谢曾经督促和帮助我完成这篇报告文学的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西西美赞,祝中秋快乐!
xiaxi 发表评论于
六六爱心满满!
中秋节快乐!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祝各位新朋老友中秋节快乐!健康平安喜乐!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好的。没有关系。祝中秋节快乐!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我写两篇关于这次事件的新文章,请网友们过去阅读,谢谢。
不好意思,占用六六的宝地了,谢谢。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多谢丹哥一路跟读,愿主眷顾和保守你和家人!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多谢菲儿赞美,写作本身是乐趣,苦并快乐着。相信朋友们都有同感。呵呵……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umiao' 的评论 : 是的,这主要是再讲城市。博友说得对,中国农村老人的确可怜,值得同情和关注。然而,我辈无力回天啊。可悲可叹……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是的,老人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无论是刚生下的婴儿,还是垂垂老者都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身心都应得到关注,人格应该得到尊重。谢谢沈香点赞!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是的,老人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无论是刚生下的婴儿,还是垂垂老者都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身心都应得到关注,人格应该得到尊重。谢谢沈香点赞!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加拿大在养老机制方面有些什么政策和措施,还真不知道呢。很想听听水星这方面的介绍。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劳动自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还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如果取消所有老人的养老金,那就太霸道了,这完全是否认一个人毕生的劳动。但愿,这不是真的。是的,美国的养老机制是比较完善,不过养老院也分等次,那些“全管”的养老院,老人们虽然不愁没钱,但是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我近期访问养老院的切身体会。所以,大家好好保重身体,同时妥善安排晚年。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欢迎荷花来到客厅,要是我们搞一个文化沙龙,你一定是一个重要角色。呵呵……多谢认同,我的拙文权作抛砖引玉,相信每一位朋友都有许多素材和独到见解。
丹哥 发表评论于
赞六六的这个系列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1

老幺的系列对中国和海外的养老问题都有很好的总结,非常棒的系列,辛苦了!
wumiao 发表评论于
这只是城市有工作的养老机制,看看农村去吧,全部的老人只有一百多一点的养老金,伸手向儿女要是不可能的,有病看不起,吃穿就靠地里的微薄收成。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今天这篇六六老乡讨论了老人的心理健康关注,非常棒!现在老人抑郁症者也越来越多,我们切忌不能忽略关怀老人的心理健康!赞六六老乡深度好文!写得很好!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老幺好文,可惜我们这里没有相似的老人护理中心。要是有,我也去报名。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据微信上传消息称,中国政府养老研究机构专家建议取消所有老人养老金,转为劳动自助。我感觉这是谣言,不可信。但是,政府严控下,怎么还会有这样的言论堂而皇之登出,不可思议。美国纽约法拉盛老年中心比比皆是,Medicaid成员可以享受全免费医护,真好。老人确实安心,有钱自己买保险,没钱政府参与支持辅助或者叫全管,老了无忧虑。谢谢六六好文分享。
canhe 发表评论于
坐上六六家沙发来拜读老年人养老的调研报告。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全面!
北欧国家在唯老是尊上做得很好,很人性化,值得学习借鉴。
《圣经》说:“白发是老年人的冠冕”。把尊重和关爱老年人视为责任和荣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说得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必然终结。临终的质量如何是生命质量的一个标尺。点赞,老年人应该把活好当下每一天作为己任。学习了。谢谢六六好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