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结束快二个月了,录取工作也到了扫尾阶段,关于高考的话题也渐近尾声;夏暑溽热,蜗居陋室,有问儿子复读事,于是便想来说几句。反正是闲扯,不干外人事,故无文责可负。
关于读书,总觉得人们有几个普遍性的错误观念,不能说彻底去纠正这些陈腐的理念,但至少要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去规避一些社会问题。
首先,读书不是社会唯一的“事业”。古人说“唯有读书高”,今人说“知识改变命运”。可见这古今都是鼓励个人读书,重视文化教育,这是对的。但是,重视读书并不等于否定其他行业,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耕还列于读的前面呢。因为民以食为天,国之大事在于农也。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构成了社会行业的丰富性;人类社会没有文化不行,但大家都去“文化”更不行,均究“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过去说“书中自有黄金粟”,话虽没错,但必须要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社会一定有种粮的农夫。就是到了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也同样需要农夫驿卒管道工,只不过比过去的农夫驿卒多了一些现代技术。古代农夫用犁耙驿卒骑马,现代农夫用机械驿卒驾车而已。
其次,读书不是界定智商的尺度。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会读书的人聪明,智商高,这是不准确的。只能说会读书的人有着读书的聪明,但其他方面未必聪明,甚至还是白痴。人的智商有差异,但不能用读书来界定;人上一百,武艺周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北大高材生做不了名厨师,当不了驯兽师;就算都是读书人,但你长于语文,我精于数学,差异很大。本来具备做根雕的高智商,却硬逼着孩子去考清华,人生不失败才怪。据说长春一母亲晒出她姑娘高中三年的清单,总支出62万,其中房租10万,补习16万,一对一补28万,结果考了286分。显然,这姑娘的聪明不在读书上,也许她的智商优势在剪纸上,做母亲的为什么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女儿,硬是要劳民伤财一条路走到黑。小孩不能读书,可以养猪;小孩上不了清华,可以上蓝翔。得之失之,祸之福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我自己为例,天性喜欢古典文学,如果能拜在陈寅恪、程千帆门下,说不定能成为古典文学专家;但是,让我师从谷建芬、金铁霖,苦学八十年,也唱不好一首歌。无他,智商区间不同也。给我一篇文章,颂之十数过,背下来应该不是大问题;但在一个城市待了二十年,市中心繁华处却找不着北,你说我是聪明还是愚钝?
再次,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不是说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而是说,改变命运除了读书之外,还需要“时也,运也,命也”的客观条件。可以说,1979年恢复高考第一届中专生毕业到1995年最后一届包分配,是中国历史上“读书改变命运”的黄金16年,甚至超过了科举取士的时代。的确,马云,雷军,俞敏洪等成功人士被人们当作“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但是,他们如果是80后90后,也许不是这样的人生。而这样 “包分配,吃皇粮”的机遇绝对不可复制,随着社会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读书改变命运”变得越来越困难;要知道,高考改变命运最关键的是将你拥有的资源变现,这是需要客观条件的。有报道说,15次参加高考的唐尚珺放弃第二次补录,自称“梦想跟现实还在斗争”;说句难听的话,这已经是走火入魔了。这里不作评析,很容易被误会是对高考“勇士”的不尊重。
这里还必须要明确一点,读书与知识不能划等号;简言之,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但知识并非全从读书中来。所以,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知识一定能改变命运;校园读书,社会有知识。
最后,读书的关键不是读而是用。尽管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似乎只要读书够多,一切便可OK;事实上,广义的读书还包括生活实践之所得,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王阳明力主“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人的主观世界。行,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主客观世界统一,则知行合一矣。阳明先生虽是从道德修养立论,但实践出真知是普遍的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是今天教育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读书多不一定会写文章。知识转变为能力,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还一定要有热度,有悟性。所谓的高考分数线,并不能说明什么,能考上都不容易,考上了也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证明刚刚站在了一个新的出发点。考上了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会给我们的将来带来什么,这真是不确定的,最终是要看个人的发展与修行。
两位朋友,各有一子,均是少年才俊,聪明活跃,今年高考仅接近本科线。询之于吾,吾说服二友,力主一子读高职,一子复读。盖前者读书的智商已竭,而技能的智商发展空间却很大。后者读书的智商全用在《英雄联盟》中,只要戒除游戏,复读一年,必上重本。我坚信自己的判断,待之岁月,二位才俊,一个可能会是出色的工程师,一个可能会是优秀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