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四篇:第11-15州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四篇:第11-15州

上一篇讲到美国的第6-10州,本篇讲美国的第11-15州。

第11州: 纽约(New York,NY)

纽约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帝国州”(Empire State)。

图1. 纽约:帝国州

在纽约州入口的指示牌上,也写着同样的别称。

图2. 纽约州入口的指示牌

每当人们在谈到纽约(New York)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多半是那个有自由女神,帝国大厦和(911事件之前的)世界贸易中心的地方。其实那是纽约市,而不是纽约州。纽约州比起纽约市,不但面积大得多,而且故事也多得多。下面是纽约州的地图。

图3. 纽约州(New York,NY)的地图

纽约州的东面是弗蒙特州,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克州。东南面是大西洋。南面边界的东段是新泽西州,西段是宾州,边界线是直线。北面的边界比较复杂:西段是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两湖之间是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东段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

纽约市的居民为了区别自己的所住地与本州广大的其它地区,把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一律称为“上州”(Up State)。相应地,纽约市及附近的地区,也就成了“下州”(Low State)。另外,纽约市的居民还自称为“纽约客”(New Yorker),以示自己的纽约市市民身份。

本文从现在起,所谓“纽约”,一律是指“纽约市”,其它地区强调一个“州”字。为什么叫纽约呢?其历史可追溯到1624年,荷兰殖民者建立了一个贸易站,取名“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此地被英国人占领,改名为“新约克”(New York),即“纽约”。

约克”是英国的一个地名,是为纪念当时的“约克公爵”,即日后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85-1688)。美国建国后的1785-1790年,以纽约为首都。1790年,纽约取代费城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州也成了美国最发达的州。

为什么纽约州的别称是“帝国州”呢?应该与纽约的“帝国大厦”有关。帝国大厦是纽约曼哈顿的一座摩天大楼,1930-1931年期间兴建。在“世界贸易中心”1970年封顶之前,帝国大厦是纽约最高的建筑,“911事件”之后,帝国大厦再度成为纽约最高的建筑。

下图是纽约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

图4. 纽约的“帝国大厦”

纽约的著名地标,首推“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是位于纽约港外的一座巨型古典主义塑像,1886年落成,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子,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由女神

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册子上用拉丁文写着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7.4),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也是对外来移民的欢迎的信号。下图是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图5. 纽约港口外的“自由女神像”

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是位于纽约曼哈顿岛西南端的建筑, 1966年开始建造,1970年完成封顶。由两座110层并立的塔式摩天楼所组成。曾经是美国纽约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可惜这么好的地标,被恐怖份子炸毁,现在没有了。

2001年9月11日,两架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两座大楼在两个小时内相继坍塌,导致包括其余五栋大楼,德意志银行大楼在内的多栋建筑物严重受损。还有很多人死亡或受伤。

本人曾经多次到过纽约,第一次是1987年的随团游。在到达纽约的第一晚,就登上“世界贸易中心”的楼顶平台,欣赏纽约曼哈顿的夜景,两天后去参观纽约港口外的自由女神像。下图是我从“自由女神像”平台上遥望“世界贸易中心”的天际线。

图6. 从“自由女神像”平台上遥望“世界贸易中心”的天际线

纽约这个美国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的确不同凡响,是一流的大都会。纽约下城的华尔街是全国的金融中枢,在股票交易所外面的大街上,人们都希望看到“牛市”,而不是“熊市”。下图是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Stock Exchange),再下图是华尔街上的“牛市”。

图7. 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

图8. 纽约华尔街的“牛市”

纽约另一个著名的商业中心是42街的“时报广场”(Time Square),一年四季都热闹繁华,每年新年之夜水晶球的“落球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下图是纽约42街的“时报广场”。

图9. 纽约42街的“时报广场”

首都华盛顿尚未建成之前,纽约曾经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总统就是在华尔街的“联邦大厦”里宣誓就职的。现在这座大厦开辟为“联邦大厦国家纪念地”(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

下面是“联邦大厦国家纪念地”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大厦门前华盛顿总统的站立像。

图10. 纽约“联邦大厦”的指示牌

图11. “联邦大厦”门前华盛顿总统的站立像

“联合国总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从1952年起就设在纽约。其中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每年都有各国的政要集聚在这里来商讨世界大事。1987年6月28日,我曾经跟随旅游团来参观联合国总部,下图是我当时拍摄的“联合国大会”会场。

图12. 纽约的“联合国大会”会场

纽约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有许多文化厅展览馆和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来的人,无论是留学访问,移民就业,还是观光旅游,不到纽约一游的恐怕不多。2011年9月18日,我曾经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下图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图13.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

1788年7月26日,纽约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11个州。但是纽约州的首府并不在纽约,而是在北边哈德逊河(Hudson River)西岸的奥尔巴尼(Albany)。

2011年9月27日,我来到奥尔巴尼参观纽约州议会大厦。一看,哇嗷!整个一个巨大的欧洲城堡。根本不像许多州的议会大厦那样,带有标志性的圆形穹顶(Round Dome)。下图是奥尔巴尼的“纽约州议会大厦”(New York State Capitol)。

图14. 奥尔巴尼的“纽约州议会大厦”

美国的独立战争,有三分之一的战役都发生在纽约州。发生在首府奥尔巴尼北边的“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in Saratoga),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77年夏,英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萨拉托加,企图消灭美国的主力部队。

美军先是在菲利普-斯凯勒将军(Phillip Schuyler),后是在霍雷肖-盖茨将军(Horatio Gates)的指挥下奋起反击。经过几次艰苦卓绝的较量,1777年10月17日,美军终于获得胜利。英军统帅约翰-伯高因将军(John Burgoyne)率部投降。

2010年7月15日,我专程从奥尔巴尼驾车到“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Saratoga National Historic Park)参观。公园里有一个十英里长的驾车道,以供游客驾车参观。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走完全程。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5. 我在“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在萨拉托加战场的遗址上,有一块纪念碑,主人叫“科斯丘什科”(Kosciuszko),虽然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雄,却是个波兰人。后来回到祖国,在抗击沙皇俄国侵略的战争中,成为起义的领导人。下图是萨拉托加战场上的“科斯丘什科”纪念碑。

图16. 萨拉托加战场上的“科斯丘什科”纪念碑

纽约州出生的美国总统有四个。第8任的(1837-1841)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1782-1862),他的家乡是奥尔巴尼东南方大约20英里的“金德虎克”(Kinderhook)。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那里开辟了“马丁-范布伦国家历史遗址”(Martin Van Buren National Historic Site),2012年8月28日,我参观了这个景点。下图是“马丁-范布伦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再下图是马丁-范布伦的故居。

图17. “马丁-范布伦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图18. 马丁-范布伦的故居

纽约州还有一个不太出名的第13任总统(1850-1853)米拉德-菲尔莫(Millard Fillmore)。我在巴法罗市政厅的大厅里见到过此人的雕像,当时不知道是谁。回家后一查资料,原来是第13任美国总统。下图是米拉德-菲尔莫总统的雕像。

图19. 米拉德-菲尔莫总统的雕像

1800年,菲尔莫出生在纽约州西部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佃农。他几乎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依靠刻苦自学成为律师。1828年,入选到州众议院,1832年,入选到联邦众议院1848年,当选为副总统。1850年,总统扎卡里-泰勒死在任上,他继任成为总统。

第25任总统(1897-1901)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1843-1901),在巴法罗召开的泛美博览会上被人刺杀,之后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递补上去。这是一件在纽约州发生的大事,当时震惊了全国。但麦金利不是出生在纽约州,而是出生在俄亥俄州。

第26任总统(1901-1909)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9-1919),出生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一座公寓里。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利无政府主义刺杀身亡,他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成为总统。罗斯福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由于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堂弟,富兰克林-罗斯福日后也当选为总统,所以在中文里常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老罗斯福曾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参加过美西战争,1900年当选为副总统,1901年继位为总统。

下图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标准像。

图20.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标准像

老罗斯福总统在纽约长岛的萨卡莫山有个别墅,人称“小白宫”。为了纪念老罗斯福总统,美国国家公园局在那里开辟了“萨卡莫山国家历史遗址”(Sagamore Hill National Historic Site)。2012年8月30日,我去参观了这个景点。下面的两图是我在那里拍摄的纪念照。

图21. 我在“萨卡莫山国家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22. 老罗斯福总统在纽约长岛的“小白宫”

老罗斯福还有一个纪念地,在纽约州的巴法罗,叫“西奥多-罗斯福宣誓就职国家历史遗址”(Theodore Roosevelt Inaugur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老罗斯福总统就职时,对公众发表演说的地方。据说他当时曾经与上千人握过手,创造了什么什么的历史记录。

下图是“西奥多-罗斯福宣誓就职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图23. “西奥多-罗斯福宣誓就职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2011年9月29日,我造访了这个大楼,在工作人员的怂拥之下,坐在办公桌前当了五分钟的“临时总统”,工作人员还热情主动地为我照相。下图是我在办公室里当了五分钟的“临时总统”。

图24. 我当五分钟的“临时总统”

第32任美国总统(1933-1945)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出生在纽约州的海德帕克(Hyde Park)。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兄西奥多,是第26任美国总统,所以在中文里常称富兰克林为“小罗斯福”。下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标准像。

图25.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标准像

小罗斯福总统是美国1920-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1933年至1945年间,连续出任四届美国总统,是唯一的一位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小罗斯福总统的家乡,纽约州的小镇“海德帕克”(Hyde Park),开辟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国家历史遗址”(Franklin D. Roosevelt National Historic Site)。该镇位于哈德逊河东岸,距离纽约大约80英里。

此处也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Franklin D. Roosevelt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的所在地。2011年9月20日,我曾经访问过那里。下图是这个纪念地的指示牌,再下图是他的陵墓和他的半身像。

图26. “罗斯福总统图书馆与博物馆”,“罗斯福国家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图27. 小罗斯福总统的陵墓和他的半身像

在文化教育方面,纽约州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的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坐落在一个叫“伊萨卡”(Ithaca)的大学城,位于纽约州中部手指湖中最大的“卡尤加湖”(Cayuga Lake)最南端。

虽然这座大学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但是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前来攻读,其中不乏中国留学生。2010年7月14日,我曾经到该校校园观光游览了大半天。下图是是该校创始人埃兹拉-康奈尔(Ezra Cornell)的雕像,再下图是我在大学校园里的留影。

图28. 康奈尔大学创始人埃兹拉-康奈尔的雕像

图29. 我在康乃尔大学校园里的留影

纽约州的另一所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纽约曼哈顿上城。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在此校执教多年。2010年7月19日,2011年9月17日,我曾经两次参观该校的校园。

下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再下图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的留影。

图30. 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

图31.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的留影

纽约州除了私立大学名校之外,公立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UNY),有几个分校在美国也颇有名气。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SUNY-Albany)和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SUNY-Buffalo),我都走马观花式地参观过。

位于纽约长岛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UNY-Stony Brook),是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教授杨振宁工作过多年的地方。2010年7月19日,我在去纽约之前曾经造访过该校校园。下图是我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校门口的留影。

图32. 我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校门口的留影

提到纽约州的大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西点军校”不可忽略。该校的正式名称是“美国陆军军事学院”(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陆军”两个字是我加上去的,因为美国还有单独的“海军学院”和“空军学院”,都在别的州。

西点军校位于哈德逊河西岸的“西点镇”(West Point),距离纽约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该校号称“将军的摇篮”,因为许多著名将领都毕业于该校。例如内战时期南军统帅李将军和北军统帅格兰特,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

还有二战时期的欧洲战区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前些年的沙漠风暴总司令施瓦茨柯夫和前国务卿鲍威尔等。2011年9月19日,我曾经到过西点军校,乘坐导游巴士参观了校内的所有景点。下图是我在西点军校游客中心门前的留影,再下图是西点军校的导游巴士。

图33. 我在“西点军校”游客中心门前的留影

图34. “西点军校”的导游巴士

第12州:北卡罗莱纳(North Carolina,NC)

北卡罗莱纳州的车牌上写着“第一个飞上天”(First in Flight)。

图35. 北卡罗莱纳:第一个飞上天

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中文简称“北卡”。自称为“第一个飞上天”,理由是:1903年12月17日,来自俄亥俄州(Ohio)的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北卡罗莱纳州沿海的“小鹰镇”(Kitty Hawk),成功地试飞了他们制造的飞行器。

下图是莱特兄弟在“小鹰镇”试飞他们的飞行器。

图36. 莱特兄弟成功地试飞了他们制造的飞行器

如今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到了太空,但追根朔源,祖师爷还是这兄弟俩。现在,国家公园局在这里开辟了“莱特兄弟国家纪念地”(Wright Brothers National Memorial)。

北卡罗来纳州的北面是弗吉尼亚州,两州的边界是直线,东面和东南面是浩瀚的大西洋。南面是南卡罗来纳州,西南面是乔治亚州,西北面是田纳西州。下面是北卡罗莱纳州的地图。

图37. 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NC)的地图

北卡的地理样貌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是西部地区,大陆型气候,冬季寒冷多雪。第二个是中部地区,人口稠密都市化。首府瑞利(Raleigh)和最大的城市夏洛特(Charlotte)都在此区。第三个是东部大西洋海岸平原,是个农业区,著名的棉花种植园都在此区。

1584年,英国的瓦尔特-瑞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1552-1618)曾经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后来又向内陆发展。许多英国移民从北边的弗吉尼亚来到这里,使此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多。为了纪念这位英国爵士,本州的首府瑞利(Raleigh)以他的名字命名。

1629年,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1625-1649)将该地与弗吉尼亚分开,并以自己的拉丁化名字命名为卡罗来纳。1729年,卡罗来纳被一分为二,南卡和北卡。1775年,北卡宣布脱离英国。1789年11月21日,北卡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12个州。

2004年圣诞节期间,我与我妻乘坐游轮到加勒比海度假。回来时的12月28日,驾车到北卡首府瑞利来参观。因为是圣诞节假期,州议会大楼关闭。大楼显得老旧,加上天气阴冷,地面满是积雪,人也抖不起精神。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此城,留个纪念吧。

下图是我在“北卡罗来纳州议会大楼”前面的留影。

图38. 我在“北卡罗莱纳州议会大楼”前面的留影

南北战争之前,北卡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黑人,以黑人为主要劳动力的棉花种植园是该州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当1861年内战爆发时,北卡马上加入南方联盟。虽然在内战时期发生在本州的战役不多,但北卡还是派出了很多军队参加战斗。

北卡有一个绰号叫“沥青脚跟州”(Tar Heel State)。原来内战时期,北卡军团的士兵们绝不后退和逃跑,说是他们的脚跟已经粘在沥青地上了。当时的南军统帅李将军高度赞扬北卡士兵的勇敢精神,称赞他们为“沥青脚跟青年”(Tar Heel Boys)。

首府瑞利与两个不远的城市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研究园区”(Triangle Research Park)。三个美国著名的大学各在其中的一个城市:杜若姆的公爵大学,瑞利的北卡州立大学,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2004年12月28日,我参观了“公爵大学”(Duke University)。

夏洛特市(Charlotte)位于本州中部的最南端,是个仅次于纽约的全美第二大金融中心。一些大银行的总部也设在这里,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等。1937年,还在这里建成一个‘美国造币厂”(US Mint)。

2012年9月9日,我来到此城转悠了大半天。到信息中心读到有关资料才知道,该城名字的来源是,英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1760-1820)之妻,德国梅克伦堡(Mecklenburg)的公主夏洛特(Charlotte)。

在市中心的四个拐角,各有一个高柱,每个柱上都有一个雕像,雕像讲述着该城的历史。第一个是淘金矿工,象征淘金的过去。第二个是纺织女工,代表该城的纺织业。第三个是铁路工人,显示其交通枢纽的地位。第四个是抱着孩子的妈妈,表达本市的未来和希望。

于是我找好角度,把这四个雕像全部纳入了我的镜头之中。下面的四张图,分别是这四个典型人物的形象。

图39. 淘金矿工

图40. 纺织女工

图41. 铁路工人

图42. 抱着孩子的妈妈

我在夏洛特市中心漫游了两个多小时,包括市政厅,会议中心,图书馆,艺术馆,造币厂,还有NASCAR的赛车场。虽然大部分没有入内参观,但对这个城市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图是夏洛特会议中心,再下图是夏洛特艺术博物馆,第三图是图书馆后面的“一摞书”。

图43. 夏洛特会议中心

图44. 夏洛特艺术博物馆

图45. 夏洛特公共图书馆后面的“一摞书”

北卡还出了一位美国总统,第11任总统(1845-1849)詹姆斯-波尔克(James K. Polk)。他出生和成长在南郊的小镇“潘维尔”(Pineville)。现在那个庄园被开辟为“波尔克总统出生地州立历史遗址”(President Polk Birthplace State Historic Site)。

2012年9月9日上午,我去那里参观,星期日博物馆关门,但是可以进到庄园里去照相。下图是我在“波尔克总统出生地州立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波尔克总统出生地州立历史遗址”的访客中心。

图46. 我在“波尔克总统出生地州立历史遗址”指示牌前留影

图47. “波尔克总统出生地州立历史遗址”的访客中心

第13州:罗德岛(Rhode Island,RI)

罗德岛州(Rhode Island)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海洋州”(Ocean State)。

图48. 罗德岛:海洋州

首先要明确,“罗德岛”其实并不是一个“岛”,甚至连“半岛”都算不上,只是“靠海”而已。它的西面是康涅狄克州,两州的边界是直线。北面和东面是马萨诸塞州,边界也是直线,而且都是大陆。只有南面对着大西洋延伸过来的罗德岛海峡。

罗德岛州的面积是美国50个州中最小的,只有1000多平方英里,阿拉斯加州的面积是它的400多倍。可能是它太小了,只配称一个“岛”而已。但是它的面积虽小,人口可不少,有100多万,每平方英里有1000多人,够稠密的了。下面是罗德岛州的地图。

图49. 罗德岛州(Rhode Island,RI)的地图

罗德岛州的地图很像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北边和西边都是直线,南边的海岸不太规则。长方形的东南角冒出一个很大的鼓包,鼓包里的海湾吞吃了大部分面积。大西洋海水灌入这个鼓包,使其成为一个海湾。远洋轮船可以通过这个海湾,直达首府普罗维登斯。

这个大海湾再加上其中的38个岛屿,使得本州的海岸线竟长达400多英里。因为与海洋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本州不仅获得了一个不是“岛”的“罗德岛”(Rhode Island)的正式名称,而且还获得了一个“海洋州”(Ocean State)的别称。

2010年7月18日上午,当我来到“普罗维登斯”参观“罗德岛州议会大厦”(Rhode Island State Capitol)。当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洁白的大理石建筑物,在蓝天绿地的背景下格外醒目,人也变得神清气爽,于是在州议会大厦前拍下了这一照片。

下图是我在“罗德岛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50. 我在“罗德岛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本州的地理样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英格兰高地,占本州面积的三分之二。大多是岩石森林和湖泊,不适和农耕。第二部分是海岸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沙的海滩,咸水的沼泽,肥沃的土壤,适合的气候,有许多葡萄园,可以酿制葡萄酒。

早在1614年,荷兰人就曾到过此地探险,但没有久住。他们看到海岸上遍地是红土,就以荷兰语高呼(Roodt Eylandt),意思是“红岛”(Red Island),英国人后来拼成(Rhode Island),即“罗德岛”,一直延续至今。

1636年,英国人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率众到此。他从印第安酋长那里买下了一块土地,命名为“普罗维登斯”。1663年获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60-1685)特许,建立罗德岛殖民地。下图是油画罗杰-威廉斯从印地安酋长手中买地。

图51. 罗杰-威廉斯从印第安酋长手中买地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这里开辟了一个“罗杰-威廉斯国家纪念地”(Roger Williams National Memorial)。2010年7月18日上午,我离开罗德岛州议会大厦后,就到这个景点去参观。下图是“罗杰-威廉斯国家纪念地”的指示牌。

图52. “罗杰-威廉斯国家纪念地”的指示牌

“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是本州首府,也是本州最大的城市。是全州的交通枢纽,也是本州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的中心。本市的“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是著名的长春藤名校之一。

2010年7月18日,我到该校的校园去参观。恰好赶上了一群准备秋季入学的预备生,我便随团参观了校园的大部分。下图是布朗大学的教学大楼,再下图是布朗大学的图书馆。

图53. 布朗大学的教学楼

图54. 布朗大学的图书馆

十八世纪,罗德岛的“新港”(Newport),在所谓的“三角贸易”(Triangle Trade)中获得暴利。商人们把木材运往西印度群岛,换回原材料来酿制兰姆酒,再把兰姆酒运往非洲去卖,同时买回黑人奴隶,从而发了大财。那时候该地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它殖民地。

罗德岛“新港”发达的原因一,是因为高利润的三角贸易。原因之二,是因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原因之三,是因为廉价的黑人劳动力。此后大量的欧洲移民蜂拥而至:爱尔兰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还有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

1776年,该殖民地第一个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虽然它在13个殖民地中是最早宣布独立的,但却是最后批准联邦宪法的一个州。直到1790年5月29日,宪法中加入“权利法案”后,罗德岛才批准了联邦宪法,成为美国的第13个州。

这个“权利法案”规定,每州不论大小,都有两名参议员(Senator)。众议员(Representative)的数目则根据每州人口的多少而定。这样,像罗德岛这样的小州,虽然众议员的数量少,但是也有两名参议员,投票时才不会吃亏。

美国的工业革命实际上也是从罗德岛州开始的。1793年,萨繆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第一个建立以水力为动力的纺纱厂。很快,纺织品生产变成了本州的经济支柱。到1815年为止,全州有100多个纺纱厂建立起来。

18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经营轮船铁路和矿山而发财的富翁,如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和卡内基(Carnegie)等望族。这些被戏称为“强盗男爵”(Robber Baron)的超级富豪们,在“新港”建筑了一些高大威猛的豪华庄园。

现在这些豪华庄园的大多数,已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2010年7月18日下午,我曾经驾车到“新港”参观游览了大半天。

首先去看“大理石房”,大理石房仅大理石材就用了50多万立方英尺,花费700多万美元。看过大理石房的内外之后,感觉很像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Versailles in Paris,France)。下图是新港的“大理石房”(Marble House)。

图55. 新港的“大理石房”

然后去看“榆树大厦”,在建筑物的台阶和广场上,有许多氧化得发绿了的人物和各种动物的青铜雕像,显得格外气魄非凡。下图是新港的“榆树大厦”(The Elms)。

图56. 新港的“榆树大厦”

最后去看所谓的“茶斗色魔”(Chateau-Sur-Mer),中文译名是我按英文发音给起的。其实这个词可能是法文,我不会读,就滥竽充数了。下图新港的是“茶斗色魔”。

图57. 新港的“茶斗色魔”

另外还有不同名称的豪华别墅,如“布瑞克尔别墅”(The Breaker),“玫瑰悬崖”(Rose Cliff)和“范德比尔特庄园”(Vanderbilt Mansions)等等。只要大门开放,我就进去参观了,照片就不出示了。

不远处有一个“布伦顿岬州立公园”(Brenton Point State Park)。很多人在海边戏水,看起来很热闹,我也去转了转。下图是“布伦顿岬州立公园”,再下图是我在“布伦顿岬州立公园”里的留影。

图58. 新港的“布伦顿岬州立公园”

图59. 新港的“布伦顿岬州立公园”

 

第14州:弗蒙特(Vermont,VT)

弗蒙特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绿山州”(Green Mountain State)。

图60. 弗蒙特:绿山州

1609年,法国探险家萨繆尔-查普林(Samuel de Champlain)曾到此地探险。当他看到这个布满稠密森林的绿色山脉时,情不自禁用法语大呼:(Vert Mont)!(Vert)是“绿色”,(Mont)是“山”,译成英语是“绿山”(Green Mountain)。

由此,本州不仅获得了“弗蒙特”(Vermont)的正式名称,而且还获得了“绿山州”(Green Mountain State)的别称。下图是弗蒙特州的地图。

图61. 弗蒙特州(Vermont,VT)的地图

弗蒙特州的东面是新罕布舍州,南面是麻萨诸塞州,西面是纽约州,北面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该州的地图像一个倒立的直角梯形。梯形的斜边是弯弯曲曲的康涅狄克河,是本州与新罕布舍州的分界河。如果把两州的地图合并起来看,正好互补,像一个竖立的长方形。

该州的地理样貌分为六个区域。第一个是东北高地,布满森林和岩石,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第二个是西部新英格兰高地,有岩石山丘和肥沃低地,有许多农场。第三个是绿山山区,是旅游活动地区,夏天爬山冬天滑雪,也是本州主要的采石地带。

第四个是弗蒙特谷地,有很多河流和小溪。第五个是塔科尼克山区,其中有许多山峰湖泊和小溪。第六个是查普林谷地,在查普林湖一带。这里土壤肥沃,有许多牛奶场和果园。弗蒙特州的气候是夏天短暂而凉爽,冬天漫长而寒冷。

1666年,法国人在此地建立了永久性贸易站和居留地。1724年,英国人也在此处建立了殖民地。两大帝国为争夺土地而打了起来(即所谓的法印战争)。最后在1763年,法国人撤回到加拿大,英国人独占了弗蒙特。

弗蒙特州的地理位置夹在纽约州和新罕布舍州之间,而两者都想吞并它,因而打了起来。弗蒙特怕被吞并,曾经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这不仅是为了脱离英国而独立,也是为了摆脱两个虎视眈眈的强邻。

然而,独立战争爆发后,弗蒙特马上站在抗英的立场上。1775年,占领了查普林湖边上的一个要塞,从而点燃了独立战争的火焰。参加这次战役的是伯灵顿(Burlington)的民兵组织“绿山青年军”(Green Mountain Boys)。

独立战争以后,弗蒙特曾经与加拿大谈判多次,但没有并入其中。最后在1791年3月4日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14个州,也被誉为美国最初13个州之外的第一个州。1805年,蒙彼利埃(Montpelier)成为弗蒙特州的首府。

弗蒙特州在经济方面,地理势态起到关键作用。全世界最大的花岗岩采石场大理石采石场都在这里。该州是最主要的建筑石材供应地。绿山的硬木支持家具业,软木可用于造纸。山区牧场便于放养牲畜,生产牛奶和乳酪。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为旅游业创造有利条件。

19世纪上半叶,本州从西班牙引进了“美林诺绵羊”(Merino Sheep)并且办起了毛纺织厂。从而使圈养这种绵羊成了本州的主要畜牧业。这里生产的羊毛产品主要运往纽约。1849年,铁路修到弗蒙特州,使其资源外运更加方便。

早在独立战争时期的1777年,弗蒙特在宪法中就废止了奴隶制。1834年,该州成立了反奴隶制协会,曾经帮助很多黑奴由此地逃亡加拿大。内战时期,本州也发生过几次较大战役。1864年发生在圣-阿尔班斯战役是內战中最北边的一个战场。

2011年9月25日,我来到蒙彼利埃参观州议会大厦(State Capitol)。虽然是下午4点多,但天空晴朗,阳光明亮。洁白的大楼和镀金的圆顶相映生辉。我的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在楼前拍了一张“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照片。

下图是我在“弗蒙特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62. 我在“弗蒙特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坐落在查普林湖畔的伯灵顿(Burlington)是本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工商业和文化教育的中心,还是通往加拿大东部的最大口岸。1998年5月28日,我曾经路过此城并且住过一晚。当时因为开会赶路,不便在此久留,只到湖边逛了一下,下图是我在查普林湖畔的留影。

图63. 我在查普林湖畔的留影

弗蒙特州还出了两位总统,第一个是第30任总统(1923-1929)开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872-1933)。1923年,前任总统沃伦-哈定突然病逝,柯立芝以副总统递补上去。两年之后竞选连任成功,一直干到1929年期满。

柯立芝的家乡是弗蒙特州的小镇“普利茅斯”(Plymouth)。现在已经开辟为“柯立芝总统州立历史遗址”(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State Historic Site)。2011年9月26日,我曾经到过此地参观访问。下图是这个景点的指示牌,再下图是柯立芝总统的故居。

图64. “柯立芝总统州立历史遗址”的指示牌

图65. 柯立芝总统的故居

另一位是第21任总统(1881-1885)切斯特-阿瑟(Chester Arthur,1829-1886),也是因前任总统加菲尔德突然逝世,以副总统递补上去的。加菲尔德不是病逝,而是被人刺杀的。不过阿瑟不太幸运,竞选连任不成功。家乡在北部山区偏远小镇,交通不便,我没去参观。

由于本州盛产大理石,所以建立一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弗蒙特大理石展览和博物馆”(Vermont Marble Exhibit & Museum)。其位置在US-4号公路北边的小镇“普若克特”(Proctor)。2011年9月26日,我曾经到此参观过,下图是这个景点的指示牌。

图66. “弗蒙特大理石展览和博物馆”的指示牌

进来后一看,哇嗷,果真是一片白色的大理石世界。连大门都是用粗犷的大理石块搭成的。里面有十来个展厅,其中有一个总统厅,展示着从华盛顿到老布什等41位总统的浮雕胸像,个个绚绚如生,神采奕奕。下图是林肯总统的大理石浮雕胸像。

图67. 林肯总统的大理石浮雕胸像

还有一个关于宗教内容的展厅,有“耶稣受难”,“最后的晚餐”等等。我手眼并用,相机闪个不停,逗留了两个多小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图是大理石浮雕“最后的晚餐”。

图68. 大理石浮雕“最后的晚餐雕”

就在同一天,我还发现了又一个“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Norman Rockwell Museum)。诺尔曼-洛克维尔是美国著名的插图画家,在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斯托克桥”(Stockbridge),有一个更大的博物馆。

我在同一次旅程的前几天曾经到过那里,想不到这里还有一个,就毫不犹豫地入内参观。这里的原作不多,基本上都是他在各种杂志封面,广告和日历上发表的作品,有2500多件。不过我还是买了一些画片作为纪念。下图是“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

图69. 诺尔曼-洛克维尔博物馆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本州所设的公园只有一个,位于该州的小镇“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公园的名字很长,叫做“马尔什-比灵斯-洛克菲勒国家历史公园”(Marsh Billings Rockefeller National Historic Park)。

由于事前准备工作不足,我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既然是本州唯一的国家公园,我又正好路过这里,没有理由不进去看看。进去后发现很大的一片,有好几处景点。访客中心设在庄园的大楼内,那天不开。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该景点的博物馆。

图70. 我在“马尔什-比灵斯-洛克菲勒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1. “马尔什-比灵斯-洛克菲勒国家历史公园”的博物馆

当天虽然在外面照了像,但还是不甚了然。回家后一查资料,哇嗷,里面还有好多故事哪!乔治-波金斯-马尔什(George Perkins Marsh)曾任国会议员和外交官,是著名的环保主义者。1805年,他建造了这个庄园。这是第一个人(Marsh)。

后来,弗列德里克-比灵斯(Frederick Billings)买下了这个庄园和农场。比灵斯是个企业家,慈善家和环保主义者。他不仅经营乳制品厂,还绘制了全国第一个管理森林的蓝图,对环境保护大声疾呼不遗余力。这是第二个人(Billings)。

后来他的事业由三代女人继续下去:他的妻子,女儿和孙女。他的孙女玛丽-法兰奇(Mary French)后来嫁给了大富翁劳伦斯-洛克菲勒(Lawrence Rockefeller)。这是第三个人(Rockefeller)。

因为两个家族合作都致力于环保,最后洛克菲勒把他的庄园和一大片林地全都捐献给国家。1992年,美国国家公园局在这里建立了全国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对外开放。

很早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弗蒙特州还有一个“冯-特拉普家族庄园”(von Trapp Family Lodge),庄园主人就是电影“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里的主人公,奥地利的海军军官“冯-特拉普”(von Trapp)。但就是不知道这个庄园在哪儿。

“音乐之声”的录影带我不知看过多少遍,每次都情不自禁地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对于扮演男女主角的影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和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更是钦佩之至。几十年后还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真是两颗不老的艺术常青树。

下图是“音乐之声”里的影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朱莉-安德鲁斯。再下图是朱莉-安德鲁斯在“音乐之声”里饰演的家庭女教师玛莉亚。第三图是她和七个孩子在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山麓的草地上欢唱“逗莱咪”。

图72. 影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朱莉-安德鲁斯

图73. 朱莉-安德鲁斯饰演的家庭女教师玛利亚

图74. 玛莉亚和七个孩子在欢唱“逗莱咪”

2002年,我与我妻曾随团到欧洲大陆旅游,到过奥地利的萨尔斯堡(Salzburg),就是音乐神童莫扎特(Mozart)的故乡。那里有电影“音乐之声”的现场拍摄地。“逗莱咪”的场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将来如果能够找到那个弗蒙特庄园,无论如何也要前去参观拜访。

下图是我后来在网上查到真正的“格奥尔格-冯-特拉普”(Georg von Trapp),当年奥地利的海军军官。后来移民到美国弗蒙特州的庄园,最后在那里去世。下图是奥地利海军军官格奥尔格-冯-特拉普。

图75. 格奥尔戈-冯-特拉普

 

第15州:肯塔基(Kentucky,KY)

肯塔基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蓝草州”(Bluegrass State)。

图76. 肯塔基:蓝草州

肯塔基州的别称为什么是蓝草州呢?“蓝草”是一种早熟禾属植物的名称,最为著名的是“肯塔基蓝草”。 肯塔基州中部和北部是著名的“蓝草地区”。蓝草地区的特点是:有漫长而温暖的种植季节,有营养丰富的多钙土壤,因此能够滋润遍地生长的蓝草。

正是这些遍地生长的蓝草,抚育了肯塔基的纯种赛马。这些纯种赛马,成就了本州独特的娱乐活动“肯塔基德比”(Kentucky Derby)。我在出国前的英语培训班就学过(Kentucky Derby)这个单词,英语托福考试也有这个题目,但是当时不甚理解。

直到2001年11月16日,我参观位于列克星顿的“肯塔基赛马公园”(Kentucky Horse Park)才明白,这是肯塔基人的骄傲。不信你看,“肯塔基赛马公园“的指示牌上,勾勒了出奔跑的骏马。下图是我在列克星顿“肯塔基赛马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7. 我在“肯塔基赛马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既然赛马节对于肯塔基人这么重要,那养育纯种赛马也就非常重要了。进而“肯塔基蓝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肯塔基州的别称“蓝草州”(Bluegrass State)就可以理解了。下图是肯塔基蓝草地区的两匹纯种赛马。

图78. 肯塔基蓝草地区的两匹纯种赛马

肯塔基州的东面是西弗吉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南面是田纳西州,西面是密苏里州和伊利诺伊州,北面是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本州的首府是法兰克福(Frankfort),最大的城市是路易维尔(Louisville),其次是列克星顿(Lexington)。下图是肯塔基州的地图。

图79. 肯塔基州(Kentucky,KY)的地图

2010年圣诞节加新年的长假,我决定到美国南方的各州自驾游。以前注重东西两岸忽略了南方,这次补上。作为这次出游的首站是肯塔基州的首府法兰克福(Frankfort)。下图是我在“肯塔基州议会大厦”(Kentucky State Capitol)前面的留影。

图80. 我在“肯塔基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因为12月23日是假期,大楼关闭,只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外边照相。天空灰暗,台阶积雪,树叶凋零,看来冬天的确不是旅游的好季节。不过议会大厦还是满雄伟的,据说是用弗蒙特花岗岩建造的,大楼的圆顶是按照巴黎“荣军院”仿造的(存放拿破伦棺木)。

本州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坎伯兰高原有一些河流,从高山上冲下来,把山地切割成一个又长又深的峡谷,称为坎伯兰裂缝,是山脉的一个自然缺口。东边弗吉尼亚居民可以通过这个缺口到达肯塔基,当时是弗吉尼亚的一部分,不过距离首府太远,被认为是边疆。

1750年,汤玛斯-沃克医生(Dr. Thomas Walker)曾穿过坎伯兰裂缝到达此地。1775年,丹尼尔-布恩(Daniel Boone)与他的追随者沿着沃克医生的足迹,也跨过这个缺口,建立了永久居住地。从此,拓荒者们不断源源而来,几年之内竟有20多万人通过这个山口。

然而,这些拓荒者们在这里生存并不容易,此地偏远孤立人烟稀少,遍地是野狼和熊罴。另外,当地的印第安人也不欢迎他们,称其为入侵者,在独立战争中竟帮助英国人打他们。因此,发生在本州与英军直接对垒的战役并不多,反而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打了很多年。

为了纪念这些传奇的拓荒者们,美国国家公园局在此地开辟“坎伯兰裂缝国家历史公园”(Cumberland Gap National Historic Park)。2013年6月19日,我曾经到过这个公园。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在山顶俯瞰山口,似乎还很荒野。

图81. 我在“坎伯兰裂缝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82. 我在山顶俯视“坎伯兰裂缝国家历史公园”

1792年6月1日,肯塔基摆脱了弗吉尼亚,以单独的州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15个州,首府设在法兰克福。说起来,首府的选择也是个折衷妥协的结果。大哥路易维尔和二哥列克星顿争执不下,才让这个位置在中间的小老弟法兰克福捡了便宜,被选择作为首府。

南北战争之前,蓄奴与废奴之争很激烈,大种植园主是蓄奴派,小农和手工业者是废奴派。本州最为著名的政治家亨利-克雷(Henry Clay)是个老练的调和主义者,他总想在蓄奴和废奴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位“土”先生(Clay英文原意是土),其实一点都不“土”。

他曾连任联邦参议员和众议员多年,他五次竞选总统,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是名气很大。他确实两次成功地制止过一触及发的内战。但在他去世后,内战终于爆发。在内战时期,该州虽然是蓄奴州,但仍站在北方一边,造成本州有两个政府。战后分裂为对立的两派。

最后两派冲突变成暴力行为,一些人冲进州政府大楼,把州长戈贝尔给打死了。事件发生的几个月之后,戈贝尔的搭档贝克汉(Beckham)及其政治对手泰勒(Taylor),都声称是该州州长,事情闹到最高法院。最后贝克汉获胜,泰勒离开去了印第安纳。

肯塔基州最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它的地下洞穴系统。在本州的中部偏西有个“猛犸象洞穴国家公园”(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是本州溶洞系统的核心。地下道长360英里,上下分五层,最深处达360英尺。大量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分布在洞穴之中。

不过“猛犸象”只是个名字而已,与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毫不相干。2003年4月19-20日,我与我儿用了两天时间,参观“猛犸象洞穴国家公园”。下图是我在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与我儿在洞穴里的合影。

图83. 我在“猛犸象洞穴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84. 我与我儿在“猛犸象洞穴”里的合影

路易维尔(Louisville)是本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州的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肯塔基人口的大部分都居住在路易维尔及其周边地区。1999年4月4日,2012年9月16日,我曾经两次到过这个城市,尤其是第二次,在市中心与俄亥俄河边转悠了好几个小时。

路易维尔的名称,来源于法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1793),就是那个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与其王后安托瓦奈特(Antoinette),一起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个倒霉的国王。他的雕像耸立在市政厅前面的广场上,下图是法王路易十六的雕像。

图85. 市政厅广场上法王路易十六的雕像

关于这个城市名称的发音,有的人读成“路易斯维尔”,包括中国官方的地图册《美国》。但也有的人读成“路易维尔”,显然是沿用了法语的发音。

我在出国前参加英语培训班时,除了向美籍教师学习之外,还经常收听“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VOA)。那个浑厚的男低音,极富磁性魅力,听起来令人着迷,他把这个城市的名字读成“路易维尔”,我也就跟着他读成“路易维尔”。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出国热潮方兴未艾,英语学习成为时尚,不论是英式的(如灵格风),还是美式的(如美国之音),都兼收并需,来者不拒。我们的英语培训班有个中国女老师,满口的英式英语,发音时硬硬的,听起来怪怪的。

我的目标是去美国,自然是遵照美式英语。既有美籍教师,又有美国之音,既方便又舒服。嗷,对了,我的美籍教师叫史蒂夫-博斯维尔(Steve Boswell),对中国人非常热情友好,他的家乡就在肯塔基州,所以我对肯塔基还真有“不了情”。

美国第12任总统(1849-1850)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死后就埋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墓地里,我两次来过路易维尔都不知道。

然而,最令肯塔基人骄傲的还是林肯总统的出生地。在肯塔基州的入口指示牌上,除了背景有奔跑的骏马之外,还特地标出了本州是“阿伯拉罕-林肯的出生地”(Birthplace of Abraham Lincoln)。下图是肯塔基州的入口指示牌。

图86. 肯塔基州的入口指示牌

1809年,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的小镇“霍金维尔”(Hodgenville),实际上是小镇附近的一个“小木屋”(Cabin)。现在,这个小木屋用一个像纪念堂似的大建筑物罩起来,成为“林肯诞生地国家历史公园”(Abraham Lincoln Birthplace National Historic Park)。

2003年4月18日,2012年9月16,我曾经两次到此参观,第一次是由我儿陪同,第二次是我自己。下图是我在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儿坐在小木屋外台阶上的留影。

图87. 我在“林肯诞生地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88. 我儿坐林肯地出生小木屋外台阶上的留影

记得在公园的访客中心里,还有一个林肯的家谱,一直追朔到他上五代父系和母系的先祖。下图是林肯家谱的图片。

图89. 林肯上五代父系和母系的先祖的图片

在霍金维尔小镇(Hodgenville)市中心的广场上,有一个林肯的坐像,与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里的坐像很相似,似乎出自同一个雕塑家之手。下图是我林肯坐像下面的留影。

图90. 我在林肯坐像下面的留影

最后说一句,许多国人对该州的认识,可能从美式快餐“啃他鸡鸡啃”(Kentucky Chicken)开始。有时妈妈为了哄小孩子:“听话,妈妈带你吃啃他鸡”。如今“啃他鸡鸡啃”走向全世界,但是还上不了本州的车牌,不好意思(Sorry)。

下图是“啃他鸡鸡啃”的招牌。

图91. “啃他鸡鸡啃”的招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