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美国车牌背后的故事》第十一篇:第46-50州
上一篇讲到美国的第41-45州,本篇讲美国的第46-50州。
第46州:俄克拉何马(Oklahoma,OK)
俄克拉何马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原住民的美国”(Native America),车牌背景是一个开弓射箭的印第安武士。
图1. 俄克拉何马:原住民的美国
在俄克拉何马州议会大厦的圆顶的上,有一个印第安武士的立像。在大厦内部的大厅里,站立着同一个武士的雕像。在大厦外面的广场上,还有一个印第安妇女的立像。这些都说明该州与印第安原住民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下图是印第安妇女的雕像,再下图是印第安武士的雕像。
图2. 大厦外边印第安妇女的雕像
图3. 大厦内部印第安武士的雕像
十九世纪时,美国东北部的美洲原住民,大约有12万5千人。分别居住在乔治亚州,田纳西州,阿拉巴马州,北卡罗莱纳州以及佛罗里达州。但是白人移民想要在这些州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因此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案》。
1930年代,美国政府根据这个法案,把居住在东部的五个已开化了印第安部落强行迁到了这里。1838-1839年的冬天,动用军队驱赶他们。一万六千多男女老幼,竟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死在饥寒交迫的风雪路上,所以此路被称之为“血泪之路”(Trail of Tears)。
现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原住民人口大约有28万。原住民部落有67个,分别讲25种不同的语言。有39个部落的总部设在本州,是美国原住民最多的一个州。所以该州别称是“原住民的美国”(Native America)。
俄克拉何马州的正式州名也与原住民有关。(Oklahoma)一词,是由当地印第安语言音译而来(Okla = People,Homa = Red),(Oklahoma)的意思是“红色人种”。
俄克拉何马州的地图很容易识别,像个“大菜刀”,有一个“把柄”在西北部。该州的西面是新墨西哥州,以西经103度线为界。北面是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以北纬37度线为界。东面是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边界是折线。南面是德克萨斯州,边界西段是直线,边界南部是一条河。
下面是俄克拉何马州的地图。
图4. 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OK)的地图
俄克拉何马州的地理景观多种多样,既有稠密的森林,又有稀疏的草原。东部是高原,与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所共有。这个崎岖的地区由于风霜的侵蚀,有许多大河小溪。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山区,西北部的“大菜刀把柄”区域是丘陵和平原。
该州的气候各地不同,东部地区是湿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西部则干旱少雨。南部靠近德州的红河河谷,是主要的农业区。种植小麦,花生,棉花和蔬菜。由于多变的气候和平坦的地势,全州都是龙卷风的多发地,频率和强度仅次于德州。
1541年,西班牙人来到此地寻找黄金之城,但是无功而返。从此之后,俄克拉何马地区被西班牙和法国轮番控制。然而他们都并不太在意这片荒凉的土地。1803年,由于路易斯安纳购买,此地归属美国。1820年,美国国会派斯蒂芬-朗少校来到这里调查。
结果朗少校的报告说,此地是炎热荒凉的大沙漠,不适合居住与农耕。这个印象一直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没有人愿意往此地移民。为了安置当地的印第安人,美国政府在这里设立了印第安人的领地,允诺他们在此地永久居住,当时不允许白人到此地殖民。
1889年,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早年的允诺食言了,在这里建立了俄克拉何马领地后,把无主土地免费赠送给白人新移民,从而引发一个叫做“地跑”(Land Run)的风潮。1889年4月22日,一天当中几个小时之内,就有五万多人投入第一轮的“地跑”。
有些人大叫“快跑,快跑”,意思是说“别晚了,晚了就没有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后来这些人被叫作“快跑者”(Sooner),这个颇具忽悠意味的称呼,竟然被保留了下来,变成了本州的另一个别称“快跑者州”(Sooner State)。
1907年,印第安领地与俄克拉何马领地合并,一起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6个州。首府设在本州中部的俄克拉何马城(Oklahoma City)。俄克拉何马城建于1889年,是俄克拉何马州第一大的城市。1928年,俄克拉何马城附近发现了油田,所以就更加开始兴旺起来。
俄克拉何马州议会大厦(Oklahoma State Capitol),是俄克拉何马州议会的开会和办公地点。现在的俄克拉何马州议会大厦是第二代议会大厦,竣工于1917年。修建时由于资金不足,并未修建圆顶。现在的圆顶,2000年始建,2002年竣工。
2016年8月3日,我来到俄克拉何马城参观州议会大厦。天空湛蓝,万里无云,于是在州议会大厦前方拍下了一张照片。下图是我在俄克拉何马城的“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图5. 我在俄克拉何马城“州议会大厦”前面的留影
另外还有一件可能是你想不到事情,在州议会大厦外边一片草木青青的地皮底下,竟有一个正在工作着的油井。把石油源源不断地泵上来,输送到不远处的炼油厂。下图是这个油井的井架。
图6. 议会大厦外边的石油井架
1897年,俄克拉何马州发现了石油,并钻了第一口油井。后来发现还有更多的蕴藏量,本州东北部的城市塔尔萨(Tulsa),就是开采,输运和加工是有的地方,甚至号称“世界的石油之都”(Oil Capital of the World)。
2008年5月26日,我曾到过 “塔尔萨博览中心”(Tulsa Expo Center),在“中心”外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个高达76英尺的钻井工人巨幅塑像。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左手叉着腰,右手扶井架。好一派威武雄壮的豪迈气概。下图是钻井工人的巨幅雕像。
图7. 钻井工人的巨幅塑像
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没有找到“黄金之城”,如今“黑金之城”(Black Gold City)就在眼前。当初的那些西班牙人如果活到现在,不知会作何感想?同样在塔尔萨市,我还参观了奥拉尔-罗伯茨大学(Oral Roberts University)。
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教育水平不知道怎样,但校园的建筑却是一流。有一个高达200多英尺的钢筋玻璃瞭望塔,有一个钻石形状的图书馆,还有运动场,音乐厅,大教堂,甚至学生宿舍。所有的建筑风格都是与众不同,很难用恰当的语言把这些建筑物准确地描绘出来。
2008年5月26日,我稀里糊涂歪打正着地闯进了这个大学的校园,光是照片就拍了二十几张。下图是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玻璃瞭望塔,第三图是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图书馆。
图8. 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指示牌
图9. 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瞭望塔
图10. 奥拉尔-罗伯茨大学的图书馆
俄克拉何马州的旅游资源乏善可陈,只有一个国家公园还是悲剧性的。1995年4月19日,恐怖主义分子炸毁了俄克拉何马城市政府的行政大楼,造成168人死亡。为了纪念死难者警示后人,在事件的现场开辟了“俄克拉何马城国家纪念地”(Oklahoma City National Memorial)。
纪念地造型很简单,两面长方的黑色高墙,中间各开一个大门。象征着爆炸开始和结束的时刻。方形水池中反射出建筑物的倒影,十分均匀对称。旁边还有一颗爆炸时幸存的老榆树,据说已经80多岁了。2008年5月26日,我参观了这个纪念地。看过之后心里很难过。
下图是“俄克拉何马城国家纪念地”。
图11. 俄克拉何马城国家纪念地
第47州:新墨西哥(New Mexico,NM)
新墨西哥州的车牌上写着本州的别称,“迷人之地”(Land of Enchantment)。
图12. 新墨西哥:迷人之地
新墨西哥州的入口指示牌上也写着同样的别称。
图13. 新墨西哥州的入口指示牌
新墨西哥州很“迷人”吗?我曾经三次到过新墨西哥州(1996,2011,2023),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新墨西哥州人特别喜欢拿车牌搞事情,把车牌弄得花里胡哨的。把人们搞得眼花缭乱,谈不上“迷人”(Charming),而是“迷惑人”(Confusing)。
2023年7月9日,我在汽车旅馆外面拍摄了五,六个不同式样的新墨西哥车牌,下面请看。
图14. 新墨西哥州车牌之二
图15. 新墨西哥州车牌之三
图16. 新墨西哥州车牌之四
图17. 新墨西哥州车牌之五
除了新墨西哥州的别称“迷人之地”(Land of Enchantment)外,还附加上“第二别称”,例如图4中的“与野生动物共享”(Share with Wildlife),图5中的“世界辣椒之都”(Chile Capital of the World),还画上两只辣椒,一红一绿。
新墨西哥州的地图差不多是一个方块。西面是亚利桑那州,以西经109度线为界。北面是科罗拉多州。以北纬37度线为界。东面是俄克拉何马州和德克萨斯州,以西经103度线为界。南面东段是德克萨斯州,以北纬32度线为界,南面西段是墨西哥,呈台阶形,像个靴子的脚后跟。
下面是新墨西哥州的地图。
图18. 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NM)的地图
新墨西哥州的西北角,该州与亚利桑那,犹他和科罗拉多等三州,构成一个“四角十字标志” (Four Corner Cross),下图是从新墨西哥方面看过去的“四角十字标志”。
图19. 从新墨西哥州方向看过去的“四角十字标志”
新墨西哥州东部的1/3,是个大平原。中北部地区有两座山,中间夹着一个深河谷,里约-格兰德河(Rio Grande River)从科罗拉多高原流下来,穿过中央腹地一直向南流。到德克萨斯州后,成为该州与墨西哥的边界河,最后注入墨西哥湾。本州的西部是山区,南部大部分地区是沙漠。
新墨西哥州几乎没有天然水源,该州的景观是宽阔的沙漠,破碎的台地,以及白雪皑皑的山峰。尽管新墨西哥州的形象是干旱的,但是茂密的森林覆盖了该州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该州北部,是落基山脉的最南端。新墨西哥是人口稀少的州,人均收入排名靠后,各项指数都是倒数。
早在1万多年以前,此地就曾经有人居住过。公元700年,当地的原住民在这里烧制土砖造房,引水灌溉种地,有过一段繁荣的时期。当1500年代西班牙人到此地探险时,遇到了这些原住民,把原住民部落称为“普埃布洛部落”(Pueblo Tribe),如今这个部落还在。
1541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寻找传说中的七个黄金之城。但是没找到,一些马却跑了,这些马的后代,就和这里原住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1598年,西班牙人胡安-德奥那特(Juan de Onate)征服了普埃布洛部落的印第安人,建立了西班牙的新墨西哥省。
他向当地人灌输天主教,但是遭到抵制,因为不愿意被同化。1680年,普埃布洛人在其精神领袖波普(Pope)的率领下,把西班牙人赶走了。1692年,西班牙人卷土重来,又征服了这个地方。但是这次改变了策略,不再强迫他们信奉天主教。
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后,此地归墨西哥所有,并与美国人有贸易往来。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墨西哥提高了警惕,两国时常发生冲突,最后终于导致“美墨战争”(American-Mexican War)。美墨战争后的1848年,此地变成美国的领土。
此后美国新移民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开矿(Gold & Silver),放牧(Cattle & Sheep)和种地(Wheat & Corn),逐渐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1912年1月6日,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7个州。首府最先在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后来迁到圣菲(Santa Fe)。
圣菲(Santa Fe)的名字来自西班牙语,意思是“神圣的信仰”。圣菲在美国的首府中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1610年,是“西班牙所属”新墨西哥的首府,以后又是“墨西哥所属”新墨西哥的首府,最后才是“美国所属”新墨西哥的首府。
“新墨西哥州议会大厦”(New Mexico State Capitol),是新墨西哥州议会的开会地点,位于首府圣菲。新墨西哥州议会大厦是美国州议会大厦中唯一的一个呈圆柱形的建筑。2023年7月10日清晨,我去参观州议会大厦。时间太早,不开门。就在大楼外面照相纪念。
下图是新墨西哥州议会大厦的正面,再下图是新墨西哥州议会大厦前面“游戏的小孩”。
图20.“新墨西哥州议会大厦”的正面
图21. 州议会大厦前面“游戏的小孩”
1943年,美国政府为了实施曼哈顿计划,在新墨西哥荒凉孤独的沙漠地区,建立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发核武器。1945年7月16日,在这里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二十天之后轰炸日本,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1年6月14日,我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观了那里的科学博物馆,看到了那两颗轰炸日本原子弹的复制品,1945年8月6日轰炸广岛的“小男孩”(Little Boy)和8月9日轰炸长崎的“胖子”(Fat Man)。下图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指示牌。
图22.“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指示牌
博物馆的大厅里站着两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关键人物,实验室行政领导人布拉德伯里(Bradbury)和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下图是布拉德伯里和奥本海默站在实验室大厅里的雕像。
图23. 布拉德伯里与奥本海默的雕像
下图是原子弹“小男孩”(Little Boy)的模型,再下图是原子弹“胖子”(Fat Man)的模型。
图24. 原子弹“小男孩”的模型
图25. 原子弹“胖子”的模型
在新墨西哥州的东南部,有一个“白沙导弹发射场”(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发射场的外边开辟了一片场地,作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场地上竖立着许多导弹和火箭,任凭游人拍照。下图是我在“白沙导弹发射场”的留影。
图26. 我在“白沙导弹发射场”的留影
在这个导弹发射场的附近,还有一个“白沙国家纪念碑”(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其实这是一个公园,里面是一大片雪一样的白色沙丘,有60多英尺高。这是一种很稀有的石膏沙(Gypsum Sand),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下图是我在“白沙国家纪念碑”的留影。
图27. 我在“白沙国家纪念碑”的留影
这两个景点我原先不知道,是我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当教授的同学开车带我去的。时间是1996年10月26日。上午到 “白沙导弹发射场”去参观,下午到“白沙国家纪念碑”去游玩。
十五年之后的2011年6月15日,我再次光顾这个白沙公园,这次仔仔细细地在公园里玩个遍。下图是“白沙国家纪念碑”的指示牌。再下图是我在“白沙国家纪念碑”的留影,请注意,这里的白色是沙,不是雪,天气很炎热,不寒冷。第三图是人们在沙堆上,爬上爬下,欢乐无比。
图28. “白沙国家纪念碑”的指示牌
图29. 我在“白沙国家纪念碑”的留影
图30. 人们在白沙堆上爬来爬去,欢乐无比
美国国家公园局在本州开辟了十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纪念碑,我没有时间都去参观。但在2011年6月13和14日,我一口气参观了沿高速公路 I-25 的四个景点:卡普林火山国家纪念碑,联合要塞国家纪念碑,佩考斯国家历史公园和班德利尔国家纪念碑。下面是这几个景点的指示牌。
图31. 卡普林火山国家纪念碑
图32. 联合要塞国家纪念碑
提33. 佩考斯国家历史公园
图34. 班德利尔国家纪念碑
然而该州最吸引人的还是“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Carlsbad Caverns National Park)。2011年6月3日,我花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在那里,溶洞里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在灯光的照耀下,花花绿绿,五彩缤纷。有个叫“大房间”(Big Room)的空场,天蓬竟有255英尺高。
面对如此美景,灯光闪烁,连番拍照,最后连相机里的电池都耗光了。下图是我在“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面的两图是“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里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图35. 我在“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36.“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里的“钟乳石”
图37.“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里的“石笋”
图38. “卡尔斯巴德溶洞国家公园”里的“石柱”
第48州:亚利桑那(Arizona,AZ)
亚利桑那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大峡谷州(Grand canyon State)。
图39. 亚利桑那:大峡谷州
亚利桑那州的入口指示牌上,也写着同样的别称。
图40. 亚利桑那的入口指示牌
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由于几百万年的地壳上升和风化侵蚀,出现一个一英里深的大断层,称为“大峡谷”(Grand Canyon)。整个大峡谷走向为东西方向,总长454公里,宽度从最窄处的6公里到最宽处的25公里。
1919年,美国国家公园局把这里开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公园分为南缘和北缘。大峡谷国家公园每年吸引着五百多万人争相目睹这一大自然的奇迹。这一景观为该州赢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别称,“大峡谷州”(Grand Canyon State)。
我曾经三次到过大峡谷国家公园。第一次是1996年10月24日,我与我妻来参观到大峡谷。当你站在高高的悬崖边缘,面对着深深的峡谷断层,眼望着湍急的谷底大河,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下图是我站在悬崖边缘上的留影。
图41. 第一次来到大峡谷,我站在悬崖边缘上的留影
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大峡谷里的合影。
图42. 第一次来到大峡谷,我与我妻在大峡谷里的合影
十年之后的2006年9月6日,我第二次来到大峡谷,第一天还是参观大峡谷的南缘。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大峡谷指示牌前的合影,再下图是我妻在大峡谷里的留影。
图43. 第二次来到大峡谷,我与我妻在大峡谷指示牌前的合影
图44. 第二次来到大峡谷,我妻在大峡谷里的留影
第二天,2006年9月7日,我们到大峡谷的北缘去参观。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大峡谷北缘指示牌前的合影,再下图是我妻在大峡谷北缘观察点上合影。
图45. 第二次来到大峡谷,我与我妻在大峡谷北缘指示牌前的合影
图46. 第二次来到大峡谷,我与我妻在大峡谷北缘观察点上的合影
又是十七年过去了,2023年7月7日,我以79岁的高龄,第三次来参观大峡谷。这次是由我儿陪我前去参观的。下图是我在大狭谷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儿在大狭谷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第三图是我在大峡谷边缘的留影。
图47. 第三次来到大峡谷,我在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48. 第三次来到大峡谷,我儿在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49. 第三次来到大峡谷,我在大峡谷边缘的留影
亚利桑那州的北面是犹他州,以北纬37度为界。东面是新墨西哥州,以西经109度线为界。南面与墨西哥有很长的一段边界,最南边大约是北纬32度线。亚利桑那州的西面是内华达州和加州,边界的北段是西经114度线,边界的南段是蜿蜒曲折的科罗拉多河。
亚利桑那州的东北面以“四角十字形”(Four Corner Cross)与新墨西哥,科罗拉多和犹他等三州分界。下面是亚利桑那州的地图。
图50. 亚利桑那州(Arizona,AZ)的地图
该州的地理概貌可以分为三部分。1)科罗拉多高原:位于本州中北部,最富盛名的是大峡谷国家公园。2)沙漠地区:在本州中部,夏季异常炎热,生长很多仙人掌类旱生植物。3)高山地区:位于亚利桑那州南部,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科罗拉多高原,呈蛇形向西流穿过大峡谷谷底。在赌城拉斯维加斯附近被胡佛大坝拦腰截断,憋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米德湖。过了大坝后改向南流,形成了本州与内华达州和加里福尼亚州的边界,最后注入到加里福尼亚湾。
亚利桑那州的正式名称,来源于印第安人的称呼(ali shonok),意为“很少有泉水的地方”。这个名称的确名副其实,炎热少雨的气候和干燥多沙的地形,使得大部分的河流和小溪只在有限的日子里有水,其余的时间只是干枯的河床,所以水源保护自始至终都是本州的头等大事。
亚利桑那州的历史一直与西班牙和墨西哥联系在一起。早在1535年,西班牙探险家德瓦卡从西南方穿过亚利桑那。1540年,另一个西班牙人科罗那多率领士兵,土著,教士和黑奴,穿过亚利桑那到新墨西哥和堪萨斯去寻找黄金七城,但是无功而返。
1692年,西班牙传教士基诺建立了第一个修道院,向印第安人传教,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勘测绘制西南地区地图的人。1772年,在图巴克建立了第一个白人村庄。1776年,在图森附近建立了第一个要塞。1821年,墨西哥在独立战争中取得了对西班牙的胜利,亚利桑那成了墨西哥的领土。
1846年,美墨战争爆发。1848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条约,得到吉拉河以北的地区,1854年,美国付给墨西哥一千万美金,买下了亚利桑那的南部地区。1861年,亚利桑那的南部地区脱离了美国,加入了南方联盟。1864年,美军上校卡尔森(Carson)征服了纳瓦霍印第安部落的领地。
1869年,内战结束后的退役军人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来到了大峡谷,成功测绘了大峡谷地图。为了纪念这位有功之臣,把位于该州北部的全美第二大的水库命名为鲍威尔湖。1877年,美国政府公布了沙漠土地法令,从而引发了新的一波来此定居的移民潮。
1886年,与墨西哥人和美国人打了30多年仗的阿帕奇印第安人首领向美军投降,结束了美国与印第安部落之间的战争。从此以后局势稳定,大量拓荒者从东部过来。铜矿开采可以雇工赚钱,廉价土地可以种植放牧,温暖气候可以不必再怕严寒,所以本地区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
1912年2月14日,亚利桑那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8个州,也是美国本土大陆加入联邦的最后一个州,凤凰城被选作州的首府。二战以后,本州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原来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农村,后来人口都向凤凰城和图森这两个大都会地区集中。
“凤凰城”(Phoenix)是亚利桑那首府名字的意译,它的音译是“菲尼克斯”。是亚利桑那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菲尼克斯”在纳瓦霍印第安语言中被称为(Hoozdo),意为“炎热之地”。 2015年10月28日,我来到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去参观州议会大厦。
亚利桑那州与其它州不一样。这座大厦曾经是亚利桑那领地的首府。但是在建州之后,在这座大厦的两旁,各建了一座办公大楼,左边是州参议院,右边是州众议院。而大厦本身改为博物馆。下图是我所拍摄的“亚利桑那州议会大厦”博物馆。
图51.“亚利桑那州议会大厦”博物馆
本州的气候和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新居民和退休者。晴朗的天空和开阔的原野,提供了许多军事上的用途,特别是空军的军用飞机。另外,还有沙漠研究,在本州也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
在古代亚利桑那的大地上,曾经居住过三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后来全都消失了。也可能被后到来两个部落,纳瓦霍和阿帕奇合并了。全州四分之一的土地是印第安保留地,21个印第安保留区,以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地(Navajo Indian Reservation)最大。
超过300,000人在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地居住。佩吉(Page)是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地的一个小城,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城市,靠近羚羊谷,鲍威尔湖和格伦峡谷大坝。2006年9月6日,我在去参观大峡谷北缘之前,曾经在佩吉住过一晚。
第二天,在去大峡谷北缘的路上,经过一个大桥。大桥旁边有个“纳瓦霍大桥解说中心”(Navajo Bridge Interpretive Center)。下图是我在这个景点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52. 我在“纳瓦荷大桥解说中心”指示牌前的留影
后来我才知道,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地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风景点羚羊谷。“羚羊谷”(Antelope Canyon),是亚利桑那州印第安纳瓦霍族保留地的一处狭缝型峡谷。羚羊谷由洪水冲击和雨水渗透的侵蚀而形成,因为发现时附近有大量“羚羊”游荡而取名。羚羊谷分为上下两部分。
与其他砂岩狭缝型峡谷相同,羚羊谷也是由暴洪侵蚀而形成。该地在季风季节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的情况。暴增的雨量导致暴洪流速加快,但狭窄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而侵蚀力也相对变大,便形成了羚羊谷底部的走廊,还有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想寻找机会去参观羚羊谷,最后终于机会来了。2023年7月6日,我参加了“啃死兔儿死”(Kens Tours)旅游团,到“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去参观。下图是“啃死兔儿死” 旅游团的办公室,再下图是我在下“下羚羊谷”进洞前的留影。
图53. “啃死兔儿死”旅游团的办公室
图54. 我在“下羚羊谷”进洞前的留影
下面的两图是我在“下羚羊谷”谷底拍摄的“浪淘沙”。
图55. 我在“下羚羊谷”谷底拍摄的“浪淘沙”
图56. 我在“下羚羊谷”谷底拍摄的“浪淘沙”
这种红褐色的“沙”,并不软,而是坚硬的“砂石”。与南犹他州景区里的“砂石”完全相同。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我们在洞里连走带爬,整整花了一个小时。
结束羚羊谷的游览之后,我们去参观“格伦峡谷大坝”(Glen Canyon Dam)。下图是游客中心的招牌, 叫“卡尔-海登游客中心”(Karl Heyden Visitor Center)和“大坝旅游信息中心”(Information,Tour to Dam)。
图57. “卡尔-海登游客中心”的招牌
下图是“格伦峡谷大坝”下游的大桥,大桥横跨科罗拉多河。桥上可以行车,行车道的两旁还有人行道。游客可以从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与科罗拉多河。下图是“格伦峡谷大坝”下游的大桥。
图58. “格伦峡谷大坝”下游的大桥
我在游客中心参观完毕之后,直接走上大桥上去观光。下图是我从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的上半部(大坝太深,镜头不广,需照两次)。大坝的前方是“鲍威尔湖”(Lake Powell),即大坝的蓄水库(Reservoirs),水是蓝色的。下图是格伦峡谷大坝的上半部。
图59. 我从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上半部)
下图是我从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的下半部,大坝的底部是科罗拉多河,河水是绿色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坝上游的湖水与下游的河水是不同的颜色?
图60. 我从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下半部)
下图是我从大桥上俯瞰格伦峡谷大坝的下游。绿色的河水是“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直奔“亚利桑那大峡谷”(Arizona Grand Canyon)。
图61. 我从桥上俯瞰大坝下游的“科罗拉多河”
该州的南部和西部,是低矮平坦的索诺兰沙漠。气候干燥,炎热少雨,夏天的平均气温达到华氏100多度。在这里只有仙人掌才能存活。尤其是那种高大的,像一个人一高一低举起双臂的树状仙人掌(Saguaro),是本地所独有。甚至连本州的车牌上,都画上这种树状仙人掌为背景。
在该州南部的图森(Tucson)附近,有个“树状仙人掌国家公园”(Saguaro National Park),图森城东和城西各有一片。2006年9月3 - 4日两天,我与我妻分别到东西两个公园参观游览。下图是我在公园东半部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公园东半部“树边”的留影。
图62. 我在“树状仙人掌国家公园”东半部指示牌前留影
图63. 我妻在“树状仙人掌国家公园”东半部“树边”的留影
第二天,我们到公园的西半部去参观。我妻向来活泼乐观,照相时举起双臂,一高一低,活脱脱一个会喘气的树状仙人掌。再看看招牌的右边,不仅画的树状仙人掌双手一高一低,而且水泥墙也是左右一高一低,多么有趣儿。
图64. 我妻在“树状仙人掌国家公园”西半部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65. 我妻在“树状仙人掌国家公园”西半部仙人掌簇前的留影
在亚利桑那州高速公路I-40的第311号出口处,有一个很奇特的风景区“石化森林国家公园”(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这个地区有许多石化了的圆木。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沼泽地里的大树倒在河里,掩埋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树的木质被二氧化硅所取代。
就这样,一直到整个大树变成石头,但是大树的纹理还在。所以看起来像大树,实际上是石头。由于各种矿物质的渗透,呈现出五颜六色。这个“石化森林国家公园”很出名,我曾经两次游览过这个公园(2006,2023)。
第一次是2006年9月2日,我与我妻在一条28英里长的自驾车道上玩了半天,在访客中心还买了不少化石作纪念。下图是我在“石化森林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坐在石化树上的留影。
图66. 第一次到“石化森林”,我在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67. 第一次到“石化森林”,我妻坐在石化树上的留影
第二次是2006年9月2日,我与我儿沿着同样的路线再走一次。下图是公园中的一颗“大树”,再下图是我在“大树”根部前面的留影,第三图是我儿在一段“大树”后面的留影。
图68. 第二次到“石化森林”,公园中的一颗“大树”
图69. 第二次到“石化森林”,我在“大树”根部前面的留影
图70. 第二次到“石化森林”,我儿在一段“大树”后面的留影
2006年9月4 - 5日两天,我与我妻沿着I-17号州际公路由南向北开。从图森市,经凤凰城,直到旗杆市。途中经过了四五个古代印地安人的遗迹,我们都去转了转。其实它们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废墟,现在这里罗列如下。
1)“卡萨格兰德废墟国家纪念碑”(Casa Grande Ruins National Monument)
(Casa Grande)的意思是大房子,房子四层楼高,用一个大棚罩上,只能在外看,不能走进去。下图是我在“卡萨格兰德废墟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1. 我在“卡萨格兰德废墟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2)“蒙特祖马城堡国家纪念碑”(Montezuma Castle National Monument)
“蒙特祖马城堡”是公元12-13世纪建在悬崖上的城堡。实际上,这个城堡是一些住人的房子,建在悬崖峭壁上,有四五层楼高,只能用梯子爬上去。下图是我在“蒙特祖马城堡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2. 我在“蒙特祖马城堡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3)“核桃峡谷国家纪念碑”(Walnut Canyon National Monument)
这是一些古代印第安人在峡谷侧壁上修建的山洞式的房屋,建于公元1000至1200年。游客可以沿着小路走下去,看完后再走回来,有点坡度但难度不大。下图是我在“核桃峡谷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3. 我在核桃峡谷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4)“乌帕特基国家纪念碑”(Wupatki National Monument)
这是一些分散的建筑物废墟,虽然附近的火山曾经爆发,但却没有把它们掩埋掉。“乌帕特基”是古代印第安部落的名字,据说是现今某个印第安部落的祖先。下图是我在“乌帕特基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4. 我在“乌帕特基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5)“日落火山坑国家纪念碑”(Sunset Crater Volcano National Monument)
就在前述的“乌帕特基国家纪念碑”附近,这是一个1000英尺高的火山口圆锥。最近的一次爆发是公元1064-1065年。下图是我在“日落火山坑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75. 我在“日落火山坑国家纪念碑”指示牌前的留影
在亚利桑那州,这样的历史遗址有十几个,我们只参观高速公路I-17沿线上的几个。要想再看其它的,需要更多的时间,走更远的路。
在亚利桑那州高速公路I-40的第233号出口处,有一个更为奇特的景区“流星弹坑”(Meteor Crater)。大约五万年前,一颗尺寸160英尺的陨石,以每小时两万五千英里的速度落到这里。陨石砸出一个很大的弹坑,深度560英尺,周长2.4英里。下图是流行弹坑的卫星照片。
图76. “流星弹坑”的卫星照片
由于周围地形与月球表面相似,所以美国宇航局(NASA)曾经在这里训练过阿波罗号(Apollo)的太空人。目前在“流星弹坑”的周围建起一个观察点,游客可以沿着环形步道和阶梯,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观察这个“流星弹坑”。2015年10月28日,我曾经到过“流星弹坑”去参观。
下图是“流星弹坑”的指示牌,再下图是“流星弹坑”的观察点,第三图是访客中心里摆放着的一颗陨石。
图77. “流星弹坑”的指示牌
图78. “流星弹坑”的观察点
图79. 从流行弹坑里发掘出来的陨石
另外,访客中心还有一个雕塑,是一个报童高举着一份报纸正在叫卖,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写着:“天塌下来了”(The Sky is Falling)。
图80. 报童叫卖报纸“天塌下来了”
该州北部的旗杆市是通向大峡谷的门户,我曾几次路过这里,却没有仔细看看这座城市。这次,当我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该城有个“劳威尔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我参观了这个天文台,恰好当天有一个讲座,我也跟进去听了。
因为亚利桑那州的天空总是晴朗透彻,很适合天文观像,所以成绩斐然。1930年,天文学家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最后一个,冥王星(Pluto)。冥王星虽小,却有五个小月亮(卫星),最后的一个卫星是在2012年才发现的。
图森市的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在美国名气不大,排名也不太靠前,但是却与我有些渊源。我在国内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曾经在那里当过客座教授。他回国后,给我们讲了许多亚利桑那大学的故事。
另外还有一位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曾经在这所大学工作过多年,最后病逝在这里。2006年9月4日,我曾经到该校的校园里转了一圈。尽管他们早已不在那里,但我总算是来过了,了却了心愿。
第49州:阿拉斯加(Alaska,AK)
阿拉斯加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别称,最后的边疆(Last Frontier)。
图81. 阿拉斯加:最后的边疆
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部,三面环海,呈大半岛形状。北面是北冰洋,西面是白令海和太平洋,南面是太平洋和和阿拉斯加湾,东面是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东南部有一个像炒锅把柄的部分,紧靠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阿拉斯加半岛西南部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长达1200英里,一直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甚至超过夏威夷群岛的经度,从而成为东半球的一部分。阿拉斯加的州名来自’阿留申语”的(Alyuska),意为“很大的陆地”(Great Land)。
阿拉斯加不是“最后的”州,夏威夷才是。但夏威夷是群岛,不是“陆地”,不能称“边疆”。阿拉斯加是北美大陆的一部分,是“陆地”,所以可以称为“边疆”。因此,它的别称可以是“最后的”(Last)“边疆”(Frontier)。
下面是该阿拉斯加州的地图。
图82. 阿拉斯加州(Alaska,AK)的地图
阿拉斯加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州,面积57万平方英里,占全美总面积的1/6。比排第二的德克萨斯州的面积大一倍,比美国最小的罗德岛州大400多倍,但是人口只有63万。阿拉斯加与本土大陆分离,周围几乎都是水。总海岸线特别长,比本土大陆各州海岸线的总和还要长。
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到阿留申群岛西端的总长度,等于美国从东边迈阿密到西边洛杉矶的总长度。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由本州向东南延伸,其中最高的麦金利峰高达20230英尺,是北美大陆的最高峰。阿拉斯加州的西南地区和阿留申群岛,有很多活火山。
阿拉斯加区域宽广,地势起伏,州内气候多种多样。南部沿海和阿留申群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盆地属亚温带气候,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白令海沿岸属极地海洋性气候,北部地区属极地气候,常年冰冻。
由于全州处于高纬度地区,夏季时白昼长而黑夜短,冬季时白昼短而黑夜长。本州最北边城市巴罗(Barrow),夏季有84天太阳不落,冬季有67天不见太阳。另外,北极光是阿拉斯加天空中的常见现象。下图是阿拉丝加的北极光。
图83. 阿拉斯加的北极光
阿拉斯加土著是几万年前经百令海峡大陆桥走过去的亚洲人。他们大部分人或者向东,或者向南发展。只有少部分人留在了这里,以渔猎为生。1741年,丹麦航海家白令(Bering)受俄国沙皇的派遣,率领探险队在阿拉斯加登陆。1784年,开始向此地移民。1790年,正式建居民点。
1799年,沙皇俄国宣示阿拉斯加的主权,那一年恰好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和中国的乾隆皇帝去世。1867年,美国国务卿苏厄德(Seward)从俄国廉价买下阿拉斯加,平均每公顷土地只花2分钱。但是仍然遭到许多人的批评,认为阿拉斯加是一片冻土,到处都是冰川,不适合农耕。
他们说,阿拉斯加与本土又不相连,只有因纽特人和北极熊才住在那里。他们说苏厄德是个干蠢事的傻瓜(Seward Folly),花钱买了个冰盒子(Ice Box)。所以多年以来,苏厄德真是“压力山大”。下图是美国国务卿苏厄德。
图84. 美国国务卿苏厄德
但是后来这些人就不抱怨了,因为1880年,在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从而引发了淘金热。不止是金矿,又发现了铜矿和锌矿,还有木材和鲑鱼,都能为本州赚大钱。因此苏厄德的地位看涨了。1912年,设立了阿拉斯加领地。
1942年,日本人攻陷并占领了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的战略地位更重要了,所以又修建了横跨阿拉斯加到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作为提供军事物资的补给线。1959年1月3日,阿拉斯加正式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首府设在本州东南部的朱诺(Juneau)。
其实朱诺也只是个小城,而且位于一个岛上,无法驾车到达。之所以选作首府,是因为早在美国从俄国买来之前,它就已经是阿拉斯加的首府。现在,每年夏天的6-8月份,每天都有上百条游轮停靠在朱诺,带来了上百万的游客,为本州增加了可观的财政收入。
2011年7月份,我与我妻乘坐“荷美公司”(Holland America Line)游轮,去阿拉斯加旅游。7月6日,游轮到达朱诺。上岸之后我直奔“阿拉斯加州议会大楼”(Alaska State House),拍下了一张照片。下图是我在州议会大楼前的留影。
图85. 我在“阿拉斯加州州议会大楼”前的留影
1968年,在阿拉斯加州的北部发现了石油。1977年,铺设了原油输送管道,一直到南部的不冻港瓦尔迪兹(Valdez)。从此阿拉斯加成了美国石油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个矛盾的两面体。1989年,在瓦尔迪兹的外海,发生了一起油船漏油事故。
艾克森的油船将1100万加仑的原油撒在威廉王子湾的海面,海洋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联合国有关组织和美国政府严令出事的石油公司艾克森和相关部门应急处理。艾克森公司设立专门的项目基金加强研究,我本人曾经参加过这项工作长达5-6年之久。
阿拉斯加的经济在历史上主要是采矿业,渔业和林业,近年来又加上旅游业。州内有65% 的土地归联邦所有,用于开辟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共计有17个。这些保护区分布在全州各地,每个保护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迪纳利国家公园及保护区”(Denali National Park & Preserve),建于1917年。位于本州的内地,横跨阿拉斯加的山脉,高耸的麦金利峰屹立在其中,峰顶冰雪终年不化。本地土著人称此峰为“迪纳利”,意思是“第一高”(The High One),
这是阿拉斯加州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该公园置于原始的荒野之中,既有五颜六色的苔原,又有清澈宁静的湖泊。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据说有39种哺乳动物,167种鸟类。2011年7月11-12日,我与我妻曾经随团到此公园参观游览。
下图是我在“迪纳利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我与我妻在“迪纳利国家公园”游客中心门前的合影。
图86. 我在“迪纳利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87. 我与我妻在“迪纳利国家公园”游客中心门前的合影
印象最深的是与野生棕熊的近距离接触。这些熊若无其事地在路旁寻食,毫不在乎停在路边的旅游大巴和我们这些坐在车里的大活人。司机关掉了发动机,导游叫我们不要出声。我屏住呼吸,仔细观察,拍了很多难得一见的好照片,下面就是透过车窗拍摄的一张。
图88. 我们与野生棕熊近距离接触
“冰川湾国家公园”(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在本州东南部炒锅把柄地区的沿海地带。是本州最具特色,最为漂亮的风景区。巨大的冰川从山间流进峡湾,其中最大的有50多英里长,10英里宽,500英尺厚。由于缓慢流动的巨大压力,冰川的密度远大于平常的冰块。
冰川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非常漂亮的蓝白色。同时还不断地发出噼啪的爆裂声,破碎的冰块掉进了峡湾的水面上,下图是典型的阿拉斯加冰川。
图89. “冰川湾国家公园”里的巨大冰川
蓝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水面上点缀着大小浮冰,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呀!我们乘坐的游轮,干脆在峡湾里停下来面对着冰川,让游客们观赏拍照。我与我妻立刻跑了出来照相,忙得手脚不停,一下子拍了20多张。能有机会一睹巨大冰川的风采,实在是不枉此行。
下图是我妻在“冰川湾国家公园”的留影,再下图是我们在“冰川湾国家公园”的合影。
图90. 我妻在“冰川湾国家公园”的留影
图91. 我与我妻在“冰川湾国家公园”的合影
冰川风景是阿拉斯加州的一大特色,在首府朱诺附近也有一个“门登哈尔冰川”(Mendenhall Glacier),冰川源头是“朱诺冰原”(Juneau Ice Field)。我与我妻在前一天也随团参观了。虽然比不上“冰川湾国家公园”精彩,但因为是先看到的,所以还是感到很惊奇。
下图是我与我妻在“门登哈尔冰川”的留影。
图92. 我与我妻在“门登哈尔冰川”的合影
“肯奈峡湾国家公园”(Kenai Fjords National Park),位于阿拉斯加湾里的肯奈半岛,环绕着海岸山脉。由于冰川的切割,海岸山脉很陡峭。山上有一片巨大冰原,冰原里流出一个冰川,冰川出口是主要的观光景点。
2014年7月5日,我与我妻来到阿拉斯加的“肯奈峡湾国家公园”去游玩。下图是我在“肯奈峡湾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93. 我在“肯奈峡湾国家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我们这次体验是,可以最近距离接触冰川,差点伸手可及。但是一到景点,马上感到冷风嗖嗖,牙齿打颤。巨大的冰川几乎吸走了身上所有的热量。所以匆匆地看了几眼,照个相后赶紧走人。下图是我与我妻在“肯奈峡湾国家公园”冰川出口处的合影。
图94. 我与我妻在“肯奈峡湾国家公园”冰川出口处的合影
安克雷奇(Anchorage),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城市北边的高山像一座天然屏障,挡住了寒冷的空气。所以这里的气候相对温和,港口终年不冻。安克雷奇的毛皮市场世界闻名。2011年7月13日,2014年7月4日,我与我妻曾经两次到过这里,城市不大,半天时间就可以逛上一圈。
对这个城市印象最深的是,西北角有个“建州纪念碑”(Statehood Monument),纪念阿拉斯加在1959年获得州的资格,成为美国第49个州的重大事件。中央还放置了一个建州时担任总统(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半身像。下图是我在他旁边的留影。
图95. 我在艾森豪威尔总统雕像旁边的留影
2011年7月份,我与我妻乘坐“荷美公司”(Holland America Line)游轮,去阿拉斯加旅游。7月5日,游轮到达凯奇肯(Ketchikan)。下图是我在“凯奇肯欢迎拱门”(Welcome to Ketchikan)下面的留影,再下图是我妻在“淘金工人雕像”旁边的留影。
图96. 我在“凯奇肯欢迎拱门”下面的留影
图97. 我妻在“淘金工人雕像”旁边的留影
7月7日,游轮到达斯卡格威(Skagway)。下图是我妻在“淘金工人雕像”旁边的留影,再下图是我与我妻在斯卡格威城外观景点的合影。
图98. 我妻在“淘金工人雕像”旁边的留影
图99. 我与我妻在斯卡格威城外 “观景点”的合影
第50州:夏威夷(Hawaii,HI)
夏威夷州的车牌上写着它的昵称,阿罗哈州(Aloha State)。
图100. 夏威夷:阿罗哈州
“阿罗哈”(Aloha),是夏威夷语中的一个词,本有希望,爱慕,和平以及幸福的意思。十九世纪中期被英文词汇吸收,后来变成了问候语,并开始广泛应用。现时(Aloha)可解作(Hello, Goodbye, I love you)等意思。(Aloha)已经成为夏威夷州的昵称。
(Aloha)之词,源于原始波利尼西亚语的词(qalofa),萨摩亚语的词(alofa)及毛利语的词(aroha),它们都有“爱”的意思。现今的夏威夷亦有不少企业将(Aloha)作为其名称。单在瓦胡岛电话簿内,以(Aloha)作为名称的公司就占了三页资料。
夏威夷(Hawaii),位于太平洋的中部,赤道以北,属于海洋性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再加上白净如霜的海滨沙滩,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到那里度假。因此旅游业成为夏威夷的支柱性产业。游客们一到夏威夷,立刻就会感受到夏威夷的热情好客。
在机场和游轮码头,(Aloha)欢迎之声此起彼伏,鲜花编织的花环会套在你的脖子上。这样场景在热门游览场所屡见不鲜。度假结束回家后,(Aloha)之声会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重现。事实上,在夏威夷建州的同一年(1959),州议会就决定将(Aloha State)定为该州的官方昵称。
因为夏威夷气候温暖湿润,火山岩形成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宜菠萝等热带作物的生长,菠萝种植也是该州的重要产业。著名的多尔公司出产的夏威夷菠萝,在美国各超市都有出售。因此夏威夷还有一个非官方的昵称“菠萝之州”(Pineapple State)。
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部,与美国本土完全分离,距离美国大陆2300多英里。全州由132个火山岛屿所组成,其中夏威夷岛最大,称为大岛(Big Island),瓦胡岛(Oahu Island)最发达,是本州首府城市火奴鲁鲁(Honolulu)的所在地。该州面积6400平方英里,人口140万。
夏威夷岛上的火山,至今仍然活动频繁,由于火山不断的喷发,岩浆不断的向海里堆积,岛屿的面积也就不断的扩大。夏威夷虽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气候温和,只有高山上才有积雪。火山灰使当地土壤非常肥沃,再加上充沛的雨水,使本州的植物茂盛,海鸟昆虫蝴蝶花卉种类繁多。
由于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北美,亚洲和大洋洲的飞行航运中枢,而且还是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在太平洋活动的中间站,所以美国在这里建设了很大的军事基地。
夏威夷州地处“西十区”,夏天不设日光节约时间,全年时间不变。夏季时,晚于美西3个小时,晚于美东6个小时。冬季时,晚于美西4个小时,晚于美东7个小时。
下面是夏威夷州的地图。
图101. 夏威夷州(Hawaii,HI)的地图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南太平洋海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就乘坐独木舟漂流到这里定居。1778年,英国的库克船长曾经在考爱岛登陆。1782年,卡美哈美哈一世在夏威夷岛上崛起称王,1810年,统一了全部群岛,建立了夏威夷王国。1842年,美国承认夏威夷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下图是位于火奴鲁鲁的夏威夷王宫,王宫前面的立像是卡美哈美哈一世。
图102. 夏威夷王宫与卡美哈美哈一世的立像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大量移民涌入夏威夷,其中以中国,日本,朝鲜和菲律宾人数居多。这些移民及其后裔的人数远远地超过原来的波利尼西亚人。1893年,美国推翻了夏威夷王国末代女王的统治,扶持亲美的临时政府掌权。1898年,美国正式吞并夏威夷,设置夏威夷领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军事基地,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被迫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实行跳岛作战,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日本,最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也就是最后的一个州,首府设在瓦胡岛上的火努鲁鲁(Honolulu)。1993年,美国时任总统(1993-2001)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为100年前推翻夏威夷王国的行为道歉。
夏威夷州经济以海洋运输为生命线,主要出口产品有檀香,鱼类,甘蔗和菠萝。本州有很多菠萝种植园,菠萝的产量占全世界的3/4。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是联邦的国防预算,美国军事基地需要大量的财政开支。第三个经济支柱是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本州赚取了大量外汇。
夏威夷州的交通主要靠航空,火奴鲁鲁国际机场是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不仅州外的交通靠飞机,就是州内各岛之间,也离不开飞机,或者轮船。州内的高速公路不多,但自成系统,于本土大陆完全不同。
该州的风土人情可以用如下三件事为代表:穿夏威夷衫,佩戴花环和跳草裙舞。夏威夷当地居民的着装很随便,一套夏威夷衫便可到处通行。夏威夷衫的色彩鲜艳,裁剪简单,图案选自花鸟虫鱼蓝天海浪等大自然的元素。夏威夷衫也叫“阿罗哈衫”。
佩戴花环是夏威夷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迎宾礼节。花环可以用鲜花,树叶,藤条等来制作。一般是挂在脖子上,也有戴在头上的。草裙舞也称“呼啦舞”,来源于古代波利尼西亚人的宗教仪式,如今是人人参与的喜庆活动。鲜艳的服装,摇摆的身体,舞动的手臂,尽情享受舞蹈的快乐。
2001年的圣诞节加新年的长假,因为儿子在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鲁鲁(Honolulu,中文称檀香山)工作,我与我妻决定到那里去度假。2001年12月25日圣诞节,我们决定在瓦胡岛上全家出游。从东边开始,先向北,再向西,沿着海岸玩,最后经中间的高速公路回来。
海滩上处处有盛景,蓝天白云,碧水黄沙,椰林摇曳,巨浪翻花,要多美有多美。儿子夫妻犹如再次度蜜月,温馨而浪漫。我妻童心大发,头戴遮阳花帽,身穿夏威夷衫,脖子卦上五色花环,又跑又跳又唱又笑,天堂我没见过,此情此景不就是人间天堂么?
下图是我儿夫妻在海滩上的合影,再下图是我妻在海边戏水。
图103. 儿子夫妻犹如再次度蜜月
图104. 我妻在海边戏水
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菠萝园,以前只在超市里见到“多尔”(Dole)商标的菠萝,但是却不知道“多尔”在哪里,眼前就是大片的“多尔菠萝园”,无论如何也要买点最新鲜的菠萝回家尝尝。
图105. 我妻在多尔菠萝种植园的留影
12月26日,圣诞节后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夏威夷州议会大厦”(Hawaii State Capitol)。该州议会大厦与其他州不一样,既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也没有标志性的圆顶,更像一个大礼堂。下图是“夏威夷州议会大厦”。
图106. 火奴鲁鲁的“夏威夷州议会大厦”
然后我们到“瓦基基”(Waikiki)的海滩,去乘坐潜水艇“阿特兰提斯”(Atlantis)观赏海底风光。潜水艇沉下去不知道多少英尺深,看见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和各种海底生物,在奇形怪状的珊瑚礁中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还参观了“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这是奥巴马的父母求学,相爱,结婚和生子的地方,尤其是优秀的母亲,培养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2008年,夏威夷出生的巴拉克-奥巴马(Barak Obama)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2009-2017)。
下图是奥巴马的标准像,再下图是我妻在“夏威夷大学”校门口的留影。
图107. 奥巴马总统的标准像
图108. 我妻在“夏威夷大学”校门口的留影
12月27日,我们去西海岸游玩,途中经过“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公墓坐落在一个山坡上,面积很大,山顶上有个巨大的花岗岩雕像,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大地。旁边的墙上镌刻着太平洋战争的地图和说明。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前的合影。
图109. 我与我妻在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前的合影
瓦胡岛的西海岸并不比东海岸差,黝黑的海边礁石,金黄的沙滩海岸,洁白的翻滚浪花,碧绿的岸边草地,再加上随风摇曳的椰林倩影,景色似乎还略胜一筹。下图是瓦胡岛的西海岸。
图110. 瓦胡岛西海岸的风光
12月28日是重要的一天,参观珍珠港。我们一大清早就赶到“亚利桑那纪念馆”的访客中心,首先看电影纪录片,关于日本人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的。然后再看图片和实物的展览。最后邀请当年的老兵签字合影。
下图是我邀请当年的老兵签字留念。
图111. 我邀请当年的老兵签字留念
从访客中心到“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USS Arizona Memorial),坐小船可以到达。当年被日军击沉的那艘战舰残骸,在水中依稀可见。上方建造一个大厅作为展览馆,馆内详细介绍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况。
下图是我与我妻在“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指示牌前的合影,再下图是“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的全景图。
图112. 我与我妻在“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指示牌前的合影
图113.“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的全景图
在亚利桑那号战舰的不远处,还停泊着另一艘战舰密苏里号(USS Missouri)。这艘已经退役的战舰曾经参加过二战韩战和海湾战争,如今停泊在这里,供人参观。这艘战舰名气很大,1945年9月2日,在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主持下,日本投降仪式在这艘战舰上举行。
下图是停泊在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舰。再下图是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第三图是在受降书上签字的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
图114. 停泊在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舰
图115. 麦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仪式
图116. 徐永昌将军在受降书上签字
12月29日,我们全家一早就起飞,到大岛(Big Island)去游玩。在希洛(Hilo)刚下飞机,马上租车直奔“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这个公园有两座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其中之一的火山,自1983年爆发后,至今仍然不息。
由于夏威夷的火山不是爆发型而是溢出型的,因此相对比较安全。人们遇到火山爆发时,不是赶快躲避,而是接近观察。我们的时间有限,只到远处观察点去看火山爆发。下图是我们从远处观察点遥看火山爆发,再下图是我妻在黑色熔岩山欢呼跳跃。
图117. 我们从远处观察点遥看火山爆发
图118. 我气在黑色的凝固火山熔岩上跳跃
然后再返回游客中心,去看火山爆发的电影。眼看着鲜红的融浆喷射,耳听着轰隆的巨大声响,感觉到十分震撼。爆发的熔岩是红色,凝固的熔岩是黑色。红色黑色,黑色红色,胶卷用得很快。跑来跑去爬上爬下,一天玩得很累,回到宾馆倒头就睡。
下图是电影里火山爆发的景象。
图119. 夏威夷火山爆发的景象
第二天12月30日,我们在大岛又玩了整整一天,上午去参观夏威夷的“热带植物园”(Hawaii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园中各种热带植物和鸟类,花花绿绿,万紫千红。下图是我们在夏威夷的“热带植物园”门前合影留念。
图120. 我们在夏威夷的“热带植物园”门前合影留念
夏威夷的名花“天堂鸟”(Bird of Paradise),以前只是听说,如今亲眼所见。又有长嘴又有头冠又有双翅,还真的像一只鸟。尽管飞机携带可能不便,还是买了几株带回家去。下午游览了大岛的北岸和西岸,天黑之前才回到希洛,搭机返回瓦胡岛。
下图是夏威夷的名花“天堂鸟”。
图121. 夏威夷的名花“天堂鸟”
12月31日,是本年度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到瓦胡岛东北海岸参观去“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这个文化中心实际上是个民俗博物馆,由来自7个太平洋岛屿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组成了7个村庄,每个村庄都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12月25日,我们来过一次,但是时间不够,没有入内参观,这次补上。下图是我们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门前的合影。
图122. 我们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门前的合影
我们一个个地参观这些村庄,最后被河上表演的的“草裙舞”所吸引,达到了这次活动的高潮。河中有7-8条小船,每条小船上有7-8个小伙子和姑娘,他(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草裙,伴随高音喇叭里播送的舞曲,放声高歌,翩翩起舞。
游客们或坐者在亭子里,或者站在河岸边,或者挤在小桥上鼓掌助兴。更有一些歌舞的粉丝们,随声唱和,随舞摇摆,现场气氛十分欢快和热烈。
下面的两图是河船上的草裙舞。
图123. 河船上的草裙舞是活动的高潮
图124. 河船上的草裙舞是活动的高潮
时间过得真快,一周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是我们最愉快的一个假期。再见了,夏威夷(Aloha,Hawaii),如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