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森然与美丽/下—要塞城堡 海外篇之十四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山顶坚如磐石的要塞城堡(Festung Hohensalzburg),到情人桥上的万千情人锁……。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竟然被体制抛弃,关押古堡终其余生。

古堡要塞之最

萨尔茨堡三面环山,北面是平原。古代的萨尔茨堡占据交通要道,又坐拥盐矿和金矿,富得流油。回忆起在萨尔茨堡的行程,印象最深的也是这座城堡。

 萨尔茨堡要塞城堡,建造于1077年,是萨尔茨堡城的地标,也是中欧现存最大的一座要塞。

城堡建在垂直的陡峭山崖顶上,拔地而起的断崖有数百米高,崖顶是很大的一块平地。城堡的体量和高度,都令人望而生畏。想起长江边赤壁之战的军营、还有中国小说比如《水浒传》的“山寨”,和这座城堡相比,实在太小儿科;对比之下,才真正明白了“山寨版”是啥意思。

    

有人说,萨尔茨堡有三个“世界之最”:一是中欧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二是城堡中的“最强之盾”,从未被攻破过;三是有世界上最早的登山缆车(1515年)。

天险要塞古堡

那天我们吃完鸭肉午餐,天已经放晴;从圣彼得墓园沿着悬崖底部走,那座著名的要塞就高悬在峭壁顶上。旅行社并没有安排参观古堡,大概团中很多人并非第一次来萨尔茨堡。

在参观老城和莫扎特故居时,我已经看到了沿着陡峭悬崖爬行的缆车,远看竖着往上爬的缆车,有点吓人;  也没打算上去。但是午饭后雨过天晴,阳光明媚,从美丽的圣彼得墓园往外走时,发现缆车站近在眼前,于是临时决定买票上山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陡峭的要塞,远看就是一面垂直的岩石山崖,缆车的轨道应该超过70度,有些地方近乎垂直。缆车行进速度相当快,刚开始真有些紧张,但很快习惯了。想起古代的攻城者,如果没有攀岩的本领,根本别想接近山顶。这大概就是“此城堡从来没有被攻破”的原因了。

不过很讽刺的是,当年拿破仑大军压境时,巴伐利亚的君主立刻“认怂了”,不再依侍天险,反倒不战而降。可见“天险”还是比不过 “人险”。

要塞的来历

萨尔茨堡地处中欧的心腹,三面环山,又占据着水陆交通之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堡的悬崖虽然极其陡峭,山顶却有很大一块平整的地面。城堡长250米,最宽处150米,足够练兵演习的。

    这座超过900年历史的城堡要塞,完全继承了中欧城堡风格,建立在僧侣山(Moenchsberg)上。城堡也的确是由天主教僧侣建造的。

在11世纪初,当时的教皇与国王努力争夺对主教的任命权。忠于教皇的萨尔茨堡大主教格博哈德(Gebhard),于1077年在领地上建造了这座防御城堡。防御设施的全部完工,则是到了康拉德一世(1160-1147)时期。  

到了十五和十六世纪,在匈牙利战争和农民起义的混乱状态下,萨尔茨堡城受到了威胁,大主教们为了安全,都退到城堡中。城堡的主要建筑,也被加高了一层,并建造了兵械库。在1495-1519年,大主教雷翁哈德·克罗查赫(Leonhard von Keutschach)又对城堡进行了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外观。

 在1525年,又有一批试图驱逐总主教的矿工、农民和市民,围困这座城堡,未能最后攻克。在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期间,城堡被再次加固。直到拿破仑战争期间(1803-1815),这座坚固的城堡才不战而降。

要塞的设计和功用

从山脚搭缆车到达要塞,先进入的是城堡的内院(后面)。这里是天然的观景台,四面用围墙保护,景色非常壮观。游客可以俯瞰山下的河流与城区,还可以远观围绕着萨尔茨堡的六座山岭。 

要塞城堡是一座防御设施,又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市。要塞的城墙又高又厚,里面却开阔平坦。城内街道上有大主教举行盛大宗教仪式的厅堂、小型音乐厅、主教和贵族的住宅;城堡主庭院里有一个建于1539年的水槽,水槽边的一棵老树已有近350年的树龄;礼仪厅装饰奢华,有镀金的雕塑和华丽的彩陶壁炉。要塞博物馆陈列了中世纪的艺术珍品,其中有著名的“萨尔茨堡之舵(Salzburg Steer)”,是人手操控的机械风琴。城堡里面还有木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刑具博物馆和巫医展览馆……。

  这里也有军政机关、教堂、集市、大型盐仓;地下粮仓里面储备了千名士兵可以吃一年的粮食。粮和盐都是最宝贵的军事和民用物资。当年的运输是大问题,靠人拉肩扛,爬上爬下相当吃力。据说在1515年城堡修建了运货的缆车,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缆车。到1892年,又加建了载人的缆车,让人可以更方便地上到城堡中。

这座兵营自然会有兵器馆;还有法庭和监狱、有中世纪刑具展览馆等。直到一战期间,这里还关押过意大利战俘,1930年代,在德奥合并前还关押过犯人。要塞里的道路四通八达,便于调兵遣将。就算在风和日丽的今天,从塔楼的小窗和瞭望台四顾和俯视群山,还是可以感觉到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到要塞后,想要真正到达城堡的顶端,还要沿着螺旋楼梯往上爬,楼梯窄而陡峭,感觉像一只蚂蚁爬在一个螺旋钻头上,我头晕得差点吐出来。

城堡内部的空间很暗,窗口很小。不过爬到了城堡顶层,眼前豁然开朗,真有雄关漫道,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时看见一间好像装粮食的仓库,后来才知道是城堡监狱,关在这里,恐怕很难逃走;此外还有一个更阴森的大房间,我先生要进去看,我一到门口就感觉阴风阵阵,好似到了“白骨精”的洞口,心中非常恐惧,不肯踏过此门。也是回来之后,读了城堡介绍手册才知道,那是一间执行死刑(砍头)的行刑室。

当年萨尔斯堡的一把手、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Prince-Archbishop Wolf Dietrich 1559-1617),虽然修建了米拉贝尔宫殿花园,还与情妇生养了十五名子女。却被继任者(他的侄子马尔库斯·西蒂库斯)囚禁在城堡监狱五年多,直至1617年死在城堡中。

下山之前,我在城堡的礼品商店,买了一些此地特产的琥珀项链、耳环等小礼物,准备送给女儿和外孙,那深深浅浅的暖黄色,驱走了阴森,带回了人间温暖。

情人桥

在萨尔茨堡既可以上山看古代城堡的雄伟森严,又可以在山下典雅的花园或者教堂中,欣赏轻松美妙的世界一流音乐会。此外,山下还有一座情人桥。

阳光下,波光粼粼的碧蓝河水中,有年轻人在飙小艇。桥上的围栏挂满了爱情的信物、卡片、情人锁等。 城堡的阴森,被人之间普通的温情融化了。

记得欧洲不少城市都有“情人桥”,让人觉得到温馨和浪漫。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调查统计过,在桥上留下海誓山盟的情人,有多少终成伴侣,有多少相忘于江湖。年轻总是美好的,有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爱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潇洒走一回也不枉青春岁月。

离情人桥不远的一栋四层楼房,是音乐家卡拉扬的家,据说家人还住在里面。

神职与爱情

游览中欧,可感受到中欧历史的纷乱复杂,可以和中国的春秋战国相比。萨尔茨堡原属东法兰克王国;在1328年之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一部分;15世纪后直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大概类似中国的直辖市)。直到拿破仑战争之后,在1816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萨尔茨堡才被划归给奥地利。而奥地利做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则要等到二十世纪,这也是为什么怎么看萨尔茨堡也是“德意志范儿”(参考附录)。

在政教一体的状况下,大主教享有管辖区内至高的宗教和行政权利。按照天主教的教规,教士不可结婚。为什么萨尔茨堡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Wolf Dietrich 1559-1617),能安然享受男欢女爱,还养育了一大群孩子呢?

我看到研究教会史的学者说:中世纪的教会很腐败,当时德意志区内,很多神职人员都蓄妻纳妾。所以沃尔夫·迪特里希并非一个特例。

不过,我更认为这和宗教改革有关系。改教先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比大主教还早生了七十多年,在改教运动中公开挑战教廷,被教皇称之为“闯入葡萄园的野猪”。宗教改革的其中一条,就是教牧人员可以结婚生子,路德自己也和一位修女结婚。

这被算作路德改革实践的一项功劳、而非劣迹,也符合神职人员的个人意愿。

改教运动1517年开始,到1527年,薩克森已经將路德新教派定為官方信仰;1530年,德意志一半的地方成為新教的領地。1532年德国皇帝宣布,给路德派信徒以聚会崇拜的自由。此时,对教牧人员结婚生子,人们已然司空见惯了。

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是在1559年出生,在宗教改革四十年之后,才成为有了情人和孩子的大主教,这在教会内外,都已经不算什么事。最终他是因站错了队而却被体制抛弃,在奢华的米拉贝尔宫里只住了不到六年,就被关押古堡终其余生。

    

写萨尔茨堡的文字比较多,所以我把很多景点的细节略过,多写一些和音乐、历史、人文甚至宗教有关的文字。当地人把此城堡比作一头公牛,我却觉得城堡像一头雄踞在萨尔茨堡的狮子,不但守护着城市,也常在音乐和浪漫的河边徜徉。

附录:

关于奥地利的历史(来自百度资料):

奥地利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第一个定居点。

996年,奥地利(Österreich)的名称首次以 "Ostarrichi"作为巴伐利亚公国的一个边缘领地出现。

从1156-1453年,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里的独立公国。

而在1453-1806年为大公国。作为奥地利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广阔的领地,且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1804年,奥地利帝国(当时还包括匈牙利波希米亚)宣告成立。其西部地区在1815-1866年是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

从1867年起与名义上独立的匈牙利王国形成了奥匈帝国二元君主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战胜国阻止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于是现代奥地利的疆域在1918-1921年间出现。1934年,奥地利建立独裁政权;

1938年,它被纳粹政权并入德意志帝国1945年起,奥地利再次成为独立的共和国,1955年起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