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滋生之道,始于心仓,终于离,散于辄,明于醒。
群书【释译】离:迷离
辄:专擅,自以为是
醒:自省
养生之道,从心开始。若心迷离,那就是种失败。自以为是的人不会明白,只有清醒的人才会明白这些道理。养生并不是所谓的功与神法,养生是从心中开始的,生活之道也是相同道理。“醒”是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追问为什么错。
风之光注:
醒者,觉醒也,明也。知晓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为觉醒。
第一句话和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互相呼应的。
最后一句是,识己心者,自有为,谓之滋也。
能识己心,是为,醒!
【原文】体玄若缚,心玄若浮,自觑之所,道之归属。
群书【释译】缚:束缚
浮:浮动,轻盈之意
身体易被束缚,但心是自由的,不会让限制。所以,心之归处,就是道之去处。
身能拘束,心何拘束?但事实上,人们教育孩子、管理企业,有几个能做到“心玄若浮”呢?多半是在自己骗自己。
风之光注:
觉醒了,自然能做到,没觉醒,就做不到。
【原文】蛟相亦有困,戾相亦有时,生有,死有,别有。
群书【释译】蛟相:是指较为丑陋的人或事
戾相:不开心的人或事
丑陋的人或事,总会出现的,不顺之时也一定会有。生会有,死会有,离别亦会有。
风之光注:
蛟相亦有困,戾相亦有时,生有,死有,别有。
直译:蛟,龙之属也。戾,凶也。时,天时也。
即使是蛟龙,也有遭遇困境的时候,人生,也是如此,有时会遭遇凶象,这种情况,生的时候会出现,死的时候也会出现,离别的时候还是会出现。
【原文】困吾者,皆万相之磨魔,强吾者,皆吾之心数。
群书【释译】困着我们的,都是万相的魔性,我们要把它当成磨难。能使我强大的,是我的心境。“困吾者,皆万相之磨魔”,困扰你的只不过是你的魔性,魔性越强,问题越多,实际上这种心境与道之根本背离。有求知欲虽好,但要从欲望中走出来,走入自然之境。
一味地求解,一味地钻牛角尖,本身就是一种魔性。玄女说的思考是自然之道,而不是让你一味纠结问题的答案,那不是自然。自然之道,就是随心。很多事不是人一时半会就能想明白的,要时机、要心静、要机缘的。所以,顺着自然之道走,很多问题自然而然会解开,并不是一味追求答案,因为很多事情没有答案。
救人、做好事也是一种自然之道,但一味只追求做好事、救人,就成了魔性。为了功德而救人,那是魔,不是神。
“强吾者,皆吾之心数”。能够强大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心境,任何人都帮不上你。自然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却做不到。
【原文】有爱者,诚于人;有爱者,诚于心。己心他心?自吾之心,何思哉。
群书【释译】世间有爱。有的爱,是基于看中一个人或东西;有的爱,是发自内心。但是你的心还是他的心?其实都是人自己的心罢了。
某知名品牌上市一款新包,评价极高。但同样的包,若出自地摊,恐怕更多的人会觉得丑。所以有些喜欢,只是看个表面。也就是说,所谓的爱是自私的。诚于心也好,诚于人也好,全是人自己所想罢了。
好多好多的人,都有过同样一个问题——他爱我吗?
其实这是个很傻的问题,爱本身就是种魔性。她(他)爱不爱你,你自己还不知道吗?如果你说不知道,只是自己不愿面对真实。
更多的时候,你想知道为什么,其实是自己的欲望。为了自己的欲望睡不好,吃不香,这又是何苦呢。
【原文】故为世者,仓圆而方,量少而平。
群书【释译】所以生活在世间,心中要有方圆之道。心不能要求太多,心要平静。心若求太多,多问则多欲望。欲望一多,问题就会出现。
【原文】偿有念者,满仓而归,气者盈,失载,若消之矣。偿以万玄之医解化之,终无路。
群书【释译】曾经有个人,心中要求很多,万事都要做好做全,什么都想得到。因为心中太满了,再也放不下了,所以他得了重病。他四处求医,试图用各种医术来解决问题,但最终是死路一条。
一味想着弄清楚某事某人,本就是种错误。《滋仓经》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境界不同,有人能解这个,有人能解那个,不是所有人都能解决所有问题。
风之光注:
碰到失败,有上中下三策。
下策打消目标。
中策降低目标。
上策改变方法。
【原文】常有管之,缚于人,理之法。智之处,世人莫称。迂之腐,世人难识。爱莫传之,法之成矣。然,终智?非也。
群书【释译】有人喜欢管理,用制度、法律把人规制起来。合理之处,大家都默默赞成,但迂腐之处,却很少有人发现。于是世人高兴地传来传去,就成了公认的法律俗成。但这些法律真的公平、理智吗?并不是。
【原文】吾为而为,为不为而为,为为而为,皆非上道。识己心者,自有为,谓之滋也。
群书【释译】我们为了做而做,为了不做而做,为了有作为而做,这些都不是最佳的。综合来说,刻意做某事,或刻意不做某事,都是不可行的。要遵循自然之道。只有明白自己的内心,自然而行,才是真正有为。这才叫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