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正统教义与密契灵修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基督教正统教义与密契灵修

——选自王志勇《福音、国度与文化:三化异象与基督徒侍奉的天国战略》

具有基督教正统信仰的人士有时之所以常常显得面目可憎,一是因为大多数人虽然认信某种宗教,但都是稀里糊涂,不求甚解,不冷不热,对于正统神学难免有憎嫌之感。二是因为这些以信仰正统自居的人士,往往他们所竭力保守并捍卫的乃是教条性真理,缺乏密契灵修的经历和爱主爱人的美德。如果那些正统教义的保守者和传递者缺乏生命的经历,自身缺乏来自心灵深处的因经历上帝而发出的灵光和馨香,就会发生“信仰的畸变”,即把永生的上帝以及上帝活泼的话语变成没有生命力的字句符号,然后根据自己的一得之见进行解释,并且固执己见,排斥异己,伤害别人,各种形式的以理杀人甚至异端邪说都是如此产生的。他们若不转向密契灵修,真正经历上帝,最终他们的信仰不仅没有活力,甚至会始终停留在误入歧途、自欺欺人的层面。使徒保罗所传递的就是这种来自基督的“馨香之气”:感谢上帝,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上帝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林后2:14-15)。使徒约翰也同样强调这种生命的经历:“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一1:1-2)。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人都在传递自己的信仰。对于基督教信仰而言,关键是对于主耶稣基督的认识和经历,这种认识和经历始终是神秘的,保罗最精湛的分析就是:“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哪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2-18)。要除掉这使得我们不能得见摩西脸上之光的“帕子”,必须由圣灵在我们灵魂深处发出光照,这样我们才能得见摩西脸上的荣光,更能通过摩西脸上的荣光得见上帝的大光,使得我们的生命得到转化,使我们的脸上也能像摩西那样发出光来。沃格林认为:“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继承的关于普世人性的各种符号体系正在解体,原因就在于这种具有畸变作用的教条化(the deforming doctrinalization)在社会中已经变得比那些在经验中得到的洞见更加强大,本来这些符号是要保护这些洞见的。当前的问题就是从这些已经丧了意义的符号再次回归构成意义的经验,这是大家普遍承认的。”[1] 真正的先知绝不是在文字符号的丛林中得到亮光,而是穿越文字符号的丛林,直接得蒙上帝的光照。没有这样的内在经历,我们都会在文字符号的丛林中迷失自己,即使我们接触的是正统教义也是如此。因此,在雅和博经学中,我们不仅强调“归回圣经,访问古道”,更是强调“通达时务,圣灵内证”,最终使得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分辨真假、洞烛幽微的仍然是圣灵在我们心中的光照。

沃格林的历史与政治哲学虽然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求索秩序,破除障碍,归回真理,正如他自己所概括的那样:“这种回归所面临的巨大障碍来自累计的众多符号——包括次级和再次级的符号——所构成的巨大壁垒,这一巨大的壁垒遮蔽了人居于间极状态的生存实在。使人意识到该壁垒及其结构的存在,并且通过清除这一壁垒帮助人归回实在的真理,正如真理在历史之中所显明的那样,一直是《秩序与历史》一书的目的。”[2] 另外,沃格林晚年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诸神的语言充满了这样的问题:将对于不可经验的神性实在的经验符号化。”[3] 信仰的历程绝不能止步于各种形式的符号,而是在哲学符号的指引下真正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正如保罗所见证的那样:“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 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林后12:1-4)。此处保罗谈及“主的显现和启示”,他自己又承认,这种显现和启示“是人不可说的”。此处语言符号的困境就是言说那不可言说的!藉着这种困境,作者的本意就是让我们超越语言符号,经历语言符号本身所要表达的那种人与上帝相遇的经历,这种经历当然绝不能仅仅靠研究文本就能达到,仅仅强调正统神学的人一定是不正统的,必须通过密契灵修的方式才能真正经历上帝的显现。因此,使徒约翰明确强调:“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使徒约翰用语言符号写成《约翰福音》,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层面,而是带领我们真正认识耶稣基督,使我们的心灵中对于他在生命中经历的耶稣基督产生同样的经历。这是宗教信仰中最难说明的部分,甚至是无法说明的部分,只有当我们亲自追求上帝并与上帝相遇的时候才能豁然贯通。

经验化为符号,符号传递经验,但经验和符号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之间甚至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再逼真的骏马图也不是真正的骏马,我们应当按图索骥,到草原上,到马棚中,到战场上,才能见到图画中所描画的真正的骏马。因此,正统神学绝不是让我们执着于文本和子句,而是指引我们进入世界、社会和文化之中,在治理全地、爱主爱人的实践中经历并享受上帝的同在。当然,正统神学也必然在灵修神学上为人明确路径,使人能够在心灵深处真正经历上帝。因此,雅和博经学倡导的是两大行动与秩序,一是内在的行动,就是静观心祷,从而重塑个人性的心灵秩序;二是外在的行动,就是治理全地,从而重塑群体性的社会秩序。前者是密契神学,后者是克修神学,而教义神学不过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理体系——教义神学、密契神学、道德神学与克修神学——的一部分。虽然这一部分非常重要,但仅仅强调这一部分,忽略其他部分,肯定导致头重脚轻,随时跌倒。

 

[1] Voegelin, The Ecumenic Age, p. 107.

[2] Voegelin, The Ecumenic Age, p. 107.

[3] 沃格林,《求索秩序》,85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