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本书讨论"精神"话题。 认为"精神"概念是解决认识论中诸多难题的关键。而时至今日, 哲学界并未真正解决"精神"问题, 或者并未实际涉及到"精神"话题的本质。多数人仍然从所谓"物质基础"出发讨论"精神"概念。 这样当然不可能有理想结论。

"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立的概念, 或者叫"精神"不是"物质"。哲学上必须承认"精神/物质的互非"概念。 精神可以分为"意识"和"思维"两大部分。 

"意识"部分与医学上的"意识"定义有重叠部分, 但是应该明确, 哲学上的"意识"属于"精神", 而医学上的"意识"偏重于从"物质运动"角度进行解释。 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思维"则是"精神"的最重要的部分。 许多时候, 甚至可以将"思维"称为"精神"。 而"思维"则可以分为"分析"和"判断"两个部分。 实际行为中, 人是由"判断"来指挥行为的。 而"判断"则必须经过"分析"过程。因此"判断"是"分析"的结果。 而"分析"过程中, "逻辑"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内容。就是说,"逻辑"是思维得以进行的关键, 无逻辑则无思维。 而本书所言"逻辑", 是指"思维逻辑", 而不是指的现在已经广泛流行的"逻辑推演方法"。从本质上说, "逻辑推演方法"是"思维"的产物, 而非"思维"的过程。 

本书还从"盲人摸象"寓言,讨论了认识论中的问题。 

本书还专门讨论了"存在"(或者"不存在")概念, 引入了中国老子的"有/无观念"。 认为"无"观念远优于"不存在"概念。 解决了"不存在"概念的弊端。 

本书首次论及"实原"观念。 从"万有引力"出发, 提出"引力非力"的观点。

《精神论》第二版序

一.

精神, 应该分为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虽然二者联系密切, 仍然区别很大。 本书着重讨论其哲学意义。

“精神”, 必将是永恒的话题。 而所谓“永恒”, 首先必须包含“现在”。或者可以说, 所谓“永恒”,就是“现在”。 通常说的“将来”, 就是“将来的现在”。

就是想说,“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所谓“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有一点必须在开篇言明, 本书只是在讨论“精神”问题,或者是提出关于精神问题的一些看法, 并不是要“解决”精神问题。 本质上说, “精神”是人类无解的问题。 有人说“目能视人, 不能自视”, 是非常恰当的比喻, 人们通过“精神(思维)”来思考和解释世间众多问题, 却无法解释“精神是什么”的问题。 这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限度问题。

承认这个限度, 是继续讨论“精神”问题的必要前提, 而不承认这个限度, 其实是无法将“精神”问题的讨论正常继续下去的。

本书所讨论的“精神”, 必须申明, 并非“物质”。

许多哲学观点中, 力主说明“精神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试图将“精神”归于“物质”, 这是很奇怪的。

比如唯物主义有著名观点“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 这已明确表达为“意识不是物质”,(或者“物质”不是“意识”)。 但是唯物主义理论又坚持“意识是物质运动的结果, 精神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因此, 唯物主义理论是无法解释清楚“精神”问题的。

只有将“精神”区别于“物质”, 才有可能将“精神”话题继续下去。 而将“精神”归于“物质”, 只是想结束这个话题。

其次, 说“永恒”, 也是在说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比如, 如果精神不是物质, 那么精神是什么呢? 实际上, 我们除了说“精神”之外, 不能再有其他类似定义的解释。

实际生活中, 我们经常说“有精神”, 甚至使用“精神生活”的说法。 因此, “精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尽管我们不能使用一段尽量短的文字来解释它。

从哲学出发, 说不清楚的事情, 仍然可以讨论。

实际上, 哲学界从来不缺对“精神”问题的讨论, 或者说, “精神”也是哲学界永恒的话题。

即便“精神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未能解决, 哲学上也必须提出“精神”概念。

即在哲学上, “精神”是与“物质”相并列的而且是不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立的。

“精神”与“物质”的对立, 不同于物质之间的对立, 比如“水与火”的对立等等。 “精神”与“物质”的所谓“对立”, 是哲学意义上的“对立”, 哲学上的“对立”除了明确二者是“并列的”“不同的”以外, 包括强调“精神”不是“物质”。

而所谓“精神不是物质”, 当然包括反推, 即“物质不是精神”。

而“精神”与“物质”的“互非”, 是二者关系在哲学上的“灵魂概念”。

这里必然引起争论。 因为现实世界中, 能够用“是”来指谓的, 通常同时是实际“存在”的, 而此处的“存在”一般是指的“物质性质上的存在”。

所以, 必然产生“如果精神不是物质的, 那么精神是什么呢?”的问题。 “精神”是虚无吗?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即便将“精神”理解为“物质的”, 仍然还要面对“精神是什么?”或者“精神是什么物质?”的问题。 即将“精神”归于物质并未实际解决“何为精神”的问题。

所以, 无论基于何种理解, 对“精神”的探讨都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曾经非常流行过一句话“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实际上, 没有了精神, 其实就不是人了。 所以, “精神”对于人尤其重要。 从“重要性”上说, 精神是要超过物质的。 精神重于物质。 就是说, 人们应该将“对精神的追求”摆在更高的位置, 高于“对物质的追求”。从这个角度说, 仍然必须认定“精神不是物质”。

二.

当年牛顿发出疑问: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

人们将此疑问视为“现代科学振聋发聩之问”,视为现代科学的标志之问。

但是,从此以后,人们似乎就停止发问了,似乎认为不会再有关于科学的标志性疑问产生了。

我的问题是:牛顿能够发出这个疑问,是因为他的头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当然不是。这只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的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就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由一个标志性人物发出这个标志性疑问。

我的疑问是:牛顿发出这个疑问,他的“思维基础”是什么呢?

牛顿的这个疑问的令人惊奇之处,是在他之前没有人会这样提问。

但是,他提出疑问的“句式——XX为什么会XX”却早已形成了。

就是说,使用“XX为什么会XX”句式发问,已经是人们的通常行为了。

所以,我的疑问其实是:人们为什么会使用“XX为什么会XX”句式发问呢?

或者,牛顿为什么会使用“XX为什么会XX”句式发问呢?

实际情况是:

人们一定是认为,使用这个句式发问是“正确”的。或者,

牛顿一定认为,使用这个句式发问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使用这个句式发问是正确的。

只是,我们却不会对此发问。即,我们不会对“XX为什么会XX”进行发问。

如果将“XX为什么会XX”简称为“X句式”,就可以结论,其实,人们统统都是这样发问的,所以牛顿也是这样发问。或者说,X句式本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

这种人人都如此发问的情况,犹如人人都熟知苹果落下的情况一样,不会再对此发问。

牛顿只是问了一个“人人都熟知,却不会对此发问”的问题,大家会因此将牛顿高高捧起。

所以,我们也可以步其后尘,接着提问,继续对“人人都熟知,却不会对此发问”的问题发问。

“发问”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认为,“发问”是思维活动的起点。

“发问”就需要“回答”,而“回答”就是重要的思维过程。

而人们的全部社会活动都必须基于人们的“发问/回答”的过程。如果丧失了这个“发问/回答”的过程,则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而使得人类即无法继续生存。

因此,人类的生存是完全要依靠“人类的思维活动”的。

所以,再回头检视牛顿的“发问”,那当然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

而思维活动本身,又实际充满了奇妙之处。就是人类可以对“思维”进行再发问。

虽然有人可能会做“无限循环”的联想,但其实那不过又是一种“发问”而已。

所以,由牛顿的苹果之问而引发的科技浪潮,实在也应该引发人们对此的反思,如果没有牛顿的发问,后来的科技浪潮是否就不会发生?

就是说,人们的实际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成果,是与他们的思维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认为,“思维”才是人们实际社会行为的真正原因。

这里可以引用黑格尔的说法,“思维思维”。尽管黑格尔将“对思维的思维”描述为“空思维”。而我却认为“对于‘思维’的更深入的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并不亚于牛顿对于苹果落地所引发的深入思考。

在笔者这里,思维是精神的主体,而逻辑又是思维的枢纽。

这里需要说明,现代哲学中,“逻辑”已经有了近乎完备的解释,所以,我只是沿用这个词汇。但是,我对“逻辑”的理解,是不同于现在的通常解释的,比如“形式逻辑”或者“辩证逻辑”。主要是因为这些关于“逻辑”的理论都不去针对“思维”进行讨论,而只是像数学等理论一样,将“逻辑”处理成一种方法进行叙述和讨论。

从本质上说,哲人们并未实际讨论“逻辑”对“思维”的关系。

我的观点是:思维因逻辑而成为思维。正是逻辑才使得思维得以运行。

所以,回到本文的开头,牛顿是如何实现他的发问的呢?当然就是“逻辑”。牛顿只能在“逻辑地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他的发问。而人们当然也是在“逻辑地思维”的基础上理解了他的发问。“逻辑”是这一切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所以,“逻辑”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是精神的基础。

三.

这是本书的第二版,基本保留了第一版的内容,再增加了新的内容。特别是关于逻辑部分的内容。算是笔者的新的体会。

第二版中还是保留了关于“引力”(实元)部分的讨论,还增加了一些关于光的讨论,虽然那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内容,似乎不应该算作“精神”,不知为什么,对于这些内容的兴趣,使得我仍然坚持写入本书。即在我的内心中,隐隐觉得它们与“精神”有着某种联系。

笔者

20239月于纽约

第一章: 精神概论(节选)

1.1       精神的表现形式:

从人类的认识出发,精神可以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意识, 思维, 性格。

从“与精神相对应的存在”出发, 精神则是可以对存在作出规定的一方。从“与存在相对应的精神出发, 只有在(由精神)作出规定之后, 存在才具备其一般意义。 或者, 如果没有精神对其作出规定, 那个(连名称“存在”都没有的)任意的实在对人类并没有任何意义。

精神的基础是“意识”;

精神的主体是“思维”;

精神还有“性格, 情感, 记忆”等表现形式。

1.2.意识

1.2.1    意识是精神的基础。

意识是精神的基础。

可以认为“意识”是精神活动的基础, 即必要条件。 没有“意识”, 精神活动就无法进行。

科学中对“意识”有比较严格的定义, 或者已经规定出了很清晰的概念。 但是, 科学(比如医学)中对“意识”的解释是以“意识是人体器官的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科学中的“意识”实际上是“人体的活动”, 这样的解释直接导致“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的结论。 这个结论与哲学中的“精神”完全相反。 从这种科学观念出发, “意识”就是“物质”的, 而不是“精神”的。

而科学中对“意识”的解释, 甚至只能延伸为“精神也是物质的”, 而直接导致哲学讨论无法继续下去。

意识甚至可以经由专业手段得以“观察”到。 因此, 意识的这个重要特点, 使很多人据以断言“意识”是人类(脑部)的细胞组织的活动结果, 他们中也有人推论,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

然而, 虽然很明显, 至少可以看到, “意识”是与人脑的细胞组织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 还是不能由此断定“意识就是人脑细胞组织活动的结果”, 如果从“证明”的角度说, 就是“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因此尚不能宣布证明成功。

从这个角度说, “人脑细胞的活动”是“意识”的必要物质条件, 却无法得出结论“人脑细胞的活动就是意识”。 即“意识”必须伴随“人脑细胞的活动”, 但“人脑细胞的活动”还不是“意识”, 或者不是“意识的全部”。

所以, 无论是否承认科学中对“意识”的解释, 都必须明确: 意识是精神的, 不是物质的。

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意识是精神的基础”的概念。 即“意识”并不是“精神”的物质基础, 所谓”意识是精神的基础”只是我们对“精神”的一个解释,目的对是为了更清晰地解释“精神”……

作者简介:王家辉 1955年生于沈阳,祖籍北京。热爱哲学, 亦已涉猎中国儒家经典。 1995年来美。2010年起构思此书, 2016年完成第一稿。

《精神论》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精神论》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精神论》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09.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书中更多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5909.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