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23 ~ 10/18/2023
10月16日
虽然对韩国没什么期待,到了本土,总还觉得应该干点儿什么。所以,昨晚从市政厅回来之后,我们去梨泰院地铁站的游客中心咨了个询,问问首尔什么地方值得一去。
工作人员推荐了景福宫和韩国民俗村。她说,想要了解韩国的历史文化,这两个地方是最好的切入点。所以,昨晚回到旅馆,我上网订购了民俗村的门票,打算今天进村看看。
蒋先生却是病倒了,半夜起身找泰诺。他说他头痛,浑身无力,可能新冠了。早上十一点,他还在睡觉。我没有催他,只是出门买早餐,招呼还健康的那一群。
旅行就是生活,难免遇见头痛脑热的时刻。喝水吃药睡大觉,通常就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我都打算好了,这一天就待在旅馆里了。孩子们玩游戏,我也玩游戏。留蒋先生一个人生病,有点过意不去。不过,总不能我也跟着躺倒?虽然我也感觉不太舒服。
蒋先生十二点醒来,却说他好多了,坚持要出门。他看不得孩子们沉迷游戏的模样。可是窝在旅馆里,又没什么其他娱乐的方式。孩子们还没到爱读书的年纪,尤其蒋小诗,长到五岁还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
我说,那就去景福宫吧,比较近。
从梨泰院出发,地铁六号线转三号线,到达景福宫站。
下了地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镜子。孩子们玩起了哈哈镜。
寻找去往景福宫的出口时,我们误打误撞,闯进地铁站内设的一个艺术中心:Seoul Metro Art Center。里面除了传统书画,还有两个展影厅,主打数码影像秀。
展影厅的墙壁和地板都是高清显示屏,每隔三五分钟切换一次主题,一屋绚烂:要开花,就漫山遍野,要苍穹,就一路星辉,观众全程沉浸式体验,在艺术中感受自然,漫步世界。某些主题之下,观众还可以与屏幕画面实时互动,用脚扫开一地落英,或踩出一路繁花。
此间乐,不思蜀。一家人玩得如此开心,完全记不起我们坐地铁干嘛来了。(事实上,这里的吸引力如此之大,两天后我们还特意返了次场。)网上说,这里适合市民们静坐,疗愈,放空,我倒感觉,这里更适合年轻人约会,因为它纯美,浪漫,欢快,魔幻,还免费。
就是电视屏的辐射有些厉害,在屋里待久了会嫌热。
等所有的影片开始滚动播放第二次,我们终于想起,我们是来看景福宫的。
景福宫又称“皇宫”,它在韩国人民心中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故宫。它被称作朝鲜王朝的第一宫殿,也是韩国五大宫阙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一个。景福宫始建于1394年,由朝鲜开国皇帝李成桂主导,其初始设计参照了中国《周礼》和《考工记》两书所描述的宫殿式样。“景福”一词,也出自中国的《诗经》,“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意为“世世代代永享福禄祥瑞。”
景福宫展现了高规格有内涵的王室文化精髓,建成后一直被当作朝鲜王室的居所。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景福宫被烧毁,王室移居昌德宫,景福宫就此被废弃了两个世纪。1868年,高宗时期,景福宫得到了第一次重建,加入了大量19世纪才出现的新设计和本土元素。宫殿中的7700间房间全部得到了翻新,另外还扩建了40多公顷,新增了约500座建筑物。1911年日本侵略朝鲜,景福宫又被摧毁。最近一次的修复工程,始于1968年,并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初。
截止2023年,景福宫建筑群已成为全首尔市参观人数最多的旅游景点。
景福宫人山人海,游客近半数作民族传统装扮:女人们穿色泽柔美质地精良的长裙,齐胸曳地,发髻上别着华美晶亮的发箍或头饰;男人多数着青灰长褂,带高沿黑帽,或佩剑,或给女伴拎包。盛装的游客中,不乏老外,他们装扮起来明明兴高采烈,拍照时却总要腾起满面杀气,挥臂呲牙,一看就是东方武打电影中行将落败的反角鬼佬。
满城尽戴锦缎甲,是因为租用民族服装的价格非常亲民。景福宫旁的一家店铺打出招牌,一天租赁成本不过9900韩元,还附赠化妆。听说,穿着韩服在下午四点前进入景福宫,还可享有免门票的优待。要不是小朋友们一天到晚扯我的裙摆,踩我的脚背,我肯定也是要去凑这份热闹的。
我们1:56步入宫城,刚巧赶上了两点的门将换班仪式。门将们穿着色彩亮丽的传统服装,身佩复古兵器,扛着彩旗,在擂鼓声中庄严步入,列队,换班,喊震天响的口号。整套过程大约20分钟,仪式感拉爆,又极具传统特色,让观众一眼穿越几百年。
只是我们买椟还珠,看完换班仪式就走了,并没有真正进入主殿。天气热,人又多,满场挤挤挨挨,我和蒋先生对着宫门口的彩绘屋顶多拍了几张照,孩子们就不见了人影。我俩在人堆中不停找小孩,找完这个找那个,心浮气躁,沟通基本靠吼,还怎么愉快地玩耍?只能撤退。
出了景福宫,蒋先生问我还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我想起在地铁站寻找出口时,看到景福宫与青瓦台同路,就提议去青瓦台转转。
就跟去了华盛顿要参观白宫一样,来了首尔,也得看看青瓦台。倒不是我对政治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实在是这个原本应当神圣和庄严的地方,在媒体报道中带足了八卦气息。我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个入主青瓦台的总统,前脚从这里出去,后脚就进了牢房。我是带着风水先生般的好奇,想看看这个地方究竟是阴气太盛,还是犯了路冲。
从景福宫到青瓦台,很漂亮的一段路。一侧是宫墙,另一边种满了银杏树。树上还挂着花篮。
半路经过民俗博物馆,就进去瞧了瞧。馆里有古代民居,传统服饰展览,还有古董式的电视电话等,非常有历史感。
这是长栍,朝鲜半岛农村常见的守护神,没有胳膊腿,只有古朴滑稽的人面。人们供奉长栍,以求风调雨顺,避邪消灾。
民俗博物馆里设了个免费的儿童博物馆。一层是卡通游乐场,适合小小孩。
二楼有点像科学馆,知识趣味性比较强。孩子们可以做手工,也可以听歌听故事,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这种地方,最讨孩子们的欢心了,他们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博物馆打烊,根本不想走。
他们开心,我也就开心了。老实讲,我对社会形态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一个国家,如果能普遍开设这样的场所,为儿童启智,让他们感受到健康欢愉,并且能把这样的机会公平敞开给每一个有儿童的家庭,无论贫富贵贱,对我来讲,它就无限接近理想社会的模式了。
走到青瓦台,发现四周有围墙,门前有守卫,并不是一个想进就能进得去的地方。
本来呢!难道我还指望能进去跟尹锡悦合个影,握握手?
晚餐我们是回到梨泰院才吃的。
上午出门时,我在旅馆旁边看中了一家砂锅店,图片汤汤水水,看着很适合中国胃。回到梨泰院是下午六点,很正的晚餐时间。我们探头进店,发现里面空无一人,立刻很有默契地退了出来。
图片再好看,抵不过食客们身体力行的缺席。
接着往前走,看到一家小店人头攒动,而且一看就是本地的年轻人。男男女女挤在狭小的座椅上,一个个吃得红光满面,面前的碗碟堆成了小山。
蒋先生说:“就这里了!”
我说:“都是年轻人诶。”
他说:“年轻人好啊。年轻人通常没钱,说明这里够便宜。人多,说明又够好吃。”
我想跟他科普一下东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年轻不代表没钱花。又觉得只是一顿饭而已,没必要。就跟着走了进去。
店里的装修风格也很年轻,还有点屌。
我们看不懂菜单,服务员又不会说英文,只能硬着头皮盲点。选了菜单上置顶的那一项。
上来一盘辣火锅,里面又有面条又有鸡肉又有土豆,还有香肠。
其实味道还不错,就是辣了点。还有,香肠实在太特别了,肠衣里裹的百分百都是肥肉,也不知道韩餐里为什么会混入这么一项黑暗料理。像我这种蛮能吃肥肉的人,吃了两截也已腻到了嗓子眼。其他人当然碰都不碰。
还好点了一大盘薯条,这就成了他们仨的晚餐。
10月17日
这一天的安排,是参观韩国民俗村(Korean Folk Village)。
韩国民俗村旨在向世界展示韩国传统文化。据资料介绍,民俗村是根据实际存在的古董房屋而建成的朝鲜村落,里面有民居,有医院,有作坊。。。它会根据四季变化展现民俗生活,为游客引入农家生活体验,并提供街头巡演等娱乐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真正的朝鲜时代的生活。
民俗村位于首尔东南郊外的龙川市,网上有多条交通线路,耗时多为一个小时以上。我们选择从梨泰院步行至Sooncunhyang医院。医院附近的长途公交4101,可以直达民俗村。
只是4101不好找。我们从医院一路问过去,问过药剂师问医生,问完医生问路人,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终于搞对方向,赶到车站时,4101刚巧迎面开来,我们顺利上了车。
我跟司机说要去民俗村,司机很好心,到站时特意离开驾驶座,走到后面来提醒我们。给敬业的司机一百个赞。
民俗村里黄土地,茅草房。如果下雨天来,肯定一脚泥泞。
我说:“怎么办,有点失望啊。”
蒋先生却是最近几天少有的神采奕奕。他说:“这才真实啊!你难道指望几百年前的村里铺水泥路吗?”
想想也是,这两天去过的王宫,多半也是泥土地。
古时代的朝鲜,中文随处可见。
这是结婚用的礼堂吗?这么大一个双喜。
村里有座庙,香火不旺。我们在的时候,是庙里唯一一组游客。
村里其实活动不少,看看这张娱乐时间表,要过足一天,不愁没有安排。
这是2:00pm,路边的歌舞巡演,展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猜的)。锣鼓热热闹闹,女主羞羞答答。
村里还有个小剧场,观众席地而坐,看一场带了故事情节的脱口秀。我得说,音乐放之四海而皆通,这本土小品秀,全是韩语,还没有翻译,外国游客就很为难了。我们一家四口干坐了半个小时,啥也没听懂,尽跟人瞎鼓掌。
感觉语言不通的人,来到这个本应“沉浸式”的地方,就像去死海游泳,完全浸不下去啊。
也怪我们自己,来到韩国毫无准备,除了“谢谢”,come’some mida,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听不懂。其他来这旅行的外国人,或多或少都懂点韩语。在小品秀现场,好几个来自德国的姑娘跟演员们热烈互动。我们在公共场合遇见听不懂的韩文要求,也时常会有金发碧眼的老外站出来替我们解围。活到老,学到老,是正解。
孩子们本来走得无精打采,后来走到一个鬼屋,里面有小火车,就带劲多了。
再往后走,发现村里还有一个amusement park。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组织,欢欣鼓舞着,把每个能坐的rides都坐了一遍。
不得不说,这是我坐过的最缓慢的旋转木马了,慢慢悠悠,像是骑了头毛驴。想起之前在釜山坐滚动电梯,也是慢得嘞,让人想跳楼。
这就有点刷新我的认知了。我一直以为韩国是个很卷的地方,人民自当争分夺秒,我只配过来看看。记得二十多岁时去香港,看到地铁站的滚动扶梯唰唰上下,速度奇快,一脚不慎就能踩空;十字路口过马路,人潮像被按了快进键,哗啦一下聚过来,黑压压涌过人行道,又哗啦一下散开去。只是行个街,我就觉得我在这种卷的地方完全没有办法生存。这不,才来到慢慢悠悠的加拿大。
大概地处郊远,我感觉龙川市的气温比首尔低了有十几度。逛着逛着就冷了。我们决定离开,赶回首尔吃晚饭。民俗村食物一般,一家人午餐吃得非常潦草,没有勇气再吃一顿。
回程等4101,足足等了45分钟,冻得我,感觉自己成了一截冰棍。蒋先生亲爹本色,再冻也不能冻幼崽。
从4101下来,往医院方向走时,路过一条街。整条街上都是灯火通明的烤肉店。
我们进的那家店,门面不算豪华,但敞开式的店堂里坐满了食客。我们被直接领上了二楼。
实在是饿急了,我们点了菜单上最贵的那盘烤肉,又给孩子们点了一大锅方便面。我还给自己追加了一份牛肉泡饭(后来发现纯属多余,店家送了冷面和牛肉汤,吃完就集体扶墙了。)
这是大人小孩都满意的一餐。就是吃的时候没想到要写游记,忘了看店名,没法跟大伙儿推荐了,Sorry。不过,那条街人气很旺,生意兴隆的店家也多,但凡路过,应该不会错过。
10月18日
按计划,这是我们在韩国的最后一天。早起,我把去往河内的航班在线check in了。
check in细则上明确要求提供越南签证的纸质文本。我们住的旅馆连个前台都没有,别说打印了。所以这一天的任务,就是找个地方打印签证和登机牌。
蒋先生比较乐观,说打印而已,不用担心,去哪都行。他说,还有半天时间,不如去景福宫附近的Angkur,那里有韩国版的吉他一条街,还能带孩子们再去看一回数码影像秀。
中午,一家子拖着行李出发了。
都有些头痛脑热,走得像一队衰兵。
吉他街看到了,影像秀也重温了,就是找不到打印的地方。
连续跑了好几条街,任何有可能提供打印的地方都进去问过了,什么办公楼,柯达胶片打印室。找了将近两个小时,还是没有结果,特别泄气。 (语言不通,可能真正能打印的地方倒被我们错过了。)
吃午饭时,借用面馆的Wi-Fi,蒋先生搜到景福宫对面有一家Kinko’s。走到那里,只见一栋八层小楼,一层与二层都是出租民族服装的店面。我们也不知道kinko’s在哪一层,只能坐着电梯,一层一层上去碰运气。
在四楼电梯间,遇见了一位好心的韩国姑娘。她跟我们说,这个楼里没有可供打印的地方,但是十分钟步程外,有一家officedepot,那里提供打印服务。听说我们需要打印的只是越南签证和登机牌,她直接就去办公室请示了领导,帮我们原地打印了出来。
奔波半天,终于搞定这件事,我们简直感激涕零了。出了办公楼,蒋先生说,这个韩国姑娘,与我们去年在丹佛酒店遇见的前台,是同一类天使姑娘。她们雪中送炭,让人感觉无比温暖。
下午六点多到达机场,我们把行李规整了一下,每人留足七公斤。剩下的塞进蒋先生的行李箱里,打算托运。
万事俱备,只等登机。
然后。。。
然后,你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果有人读到这里不明所以,请参见本游记系列第26~29篇:是否真有守护神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150/202310/23996.html
=================
写完这一篇,“我们的一年”就进入到了中场休息的阶段。
后半年的行程已经开始规划,我们大概会在二月中上旬出发。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的安排会比较灵活,边走边调整,不再像前半年那样,旅馆一订半年,还具体到每一个晚上。出了意外,又得一家一家取消。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写后半程的游记,还未作打算,可能会等到游完再说。带小娃外出,留给自己的时间非常有限,什么都要兼顾,难免力不从心。最近补写日韩游记时,就深有体会 —— 在日韩旅行时,但凡惦记着补写北美游记,当天的日记就非常潦草。三个月后对着那些只言片语,写起日韩游记来真是费了牛劲,细节都靠照片回顾,像小时候的看图说文。所以,之后的行程,一切以家人为先,有空会把日记写得周到一点,日后转作游记就会容易许多。
感谢大家一路跟读。过几天我会写写维多利亚的见闻与体会,毕竟,这里也是“我们的一年”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感谢文学城编辑,每次都热心把我的小作文推上城头,最近还把我升级成了“热门博主”。真是不好意思,刚被捂“热”,就得冷一阵子了。
不过,我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