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就是国策:美国这样走出孤立主义(历史回眸)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很难想象没有美国参与的二战会是何等景象,因为, 恐怕连仇视美国的人也无法否认美国是支撑二战走向胜利的定海神针这个事实。 然而,在 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人对于美国在二战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一直存在严重分歧。 即使到了希特勒在40年代初已经吞噬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时候,美国对于如何应对仍没有清晰的共识。
美国对战争的矛盾心理源于孤立主义情绪,这种情绪长期以来,甚至即使是在今天,也一直是美国政治格局的一部分。
孤立主义弥漫了整个美国,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那场战争造成了数十万美国人死伤,而如此代价,仍未能让 威尔逊总统通过国际合作和美国领导确保永久和平的理想主义计划成为现实。 对此美国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认为 1917 年如此深入地参与一战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这构成了当时的主流意识, 因此,无论是希特勒的崛起还是日本扩张主义的升级,都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孤立主义情绪。 大多数美国人仍然认为, 几千公里之外的战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值得美国年轻人的鲜血。远离外国冲突并关注国内问题,尽快走出大萧条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困境,才最符合国家利益。 于是,国会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通过了一系列中立法案,旨在通过禁止美国公民与交战国家进行贸易、贷款甚至旅行来防止在未来卷入战争的偶然性。对此, 即使是贵为总统而骨子里主张参战的罗斯福也只能干瞪眼干着急。
这就是民主社会的政治! 没办法, 民主国家的国策和法律,就必须首先代表本国人民的民意、首先致力于改善本国人民的福祉。罗斯福总统无法改变, 电影《至暗时刻》中演到了这个桥段:被战争打得焦头烂额,怀着大火烧屁股心情的丘吉尔急着向罗斯福求救, 等来的却只是罗斯福几句不咸不淡的彩虹屁!
这里插几句题外话:民主国家公民权力的集中体现就是那一张选票。 一个老百姓连选票都没有的国家,草民就是做韭菜、顺风接屁的命运, 想让 掌握金钱和权力的人看重无异于梦呓。人家懒得搭理你非常合乎逻辑!大道至简, 极权国家宁肯让自己的百姓饿得要死, 也要加大对外的无偿援助力度,大把送粮食送银子,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那些接受金钱和粮食的国家可以在联合国为极权国投上一票, 或者说上几句好话!所以有幸成为民主国家公民的华人,真的应该 珍惜自己手中的选票!如果一个族裔被社会认定是无视自己投票权的群体, 则这个群体就一定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成为被人怜悯的可怜族群, 更糟一点则是沦入被主流社会轻视甚至鄙夷的命运, 甚至发展成露骨或变相的欺凌也不无可能, 这是人类社会因果层面的自作自受。凡我华裔应该对此儆醒!
言归正传。
但到了 1940 年,孤立主义的文化就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了。 因为那时候国际局势严重恶化了, 纳粹德国已经不仅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征服了波兰、比利时、荷兰和法国。 英国是欧洲唯一抵抗着希特勒战争机器的强国。 眼看着与美国文化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的希特勒就要做大,成为世界的霸主, 这种紧迫的局势让美国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考孤立主义, 于是关于袖手旁观还是介入战争哪一种更符合美国利益的争论开始波澜起伏。
孤立主义者坚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归根结底是外国之间的争端,美国没有充分的理由卷入其中,美国最好的政策是建立自己的防御并避免与任何一方对抗。 中立,加上美军的力量以及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护,将在欧洲人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同时保证美国人的安全。当时有所谓的 美国第一委员会等孤立主义组织,为此大量发布印刷品、并通过广播和群众集会来影响公众舆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是 首位成功完成单人不着陆飞行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 此君英俊潇洒,口才极佳, 一直被美国人视为心目中的英雄, 因此他关于孤立主义的主张非常有蛊惑力。
但尽管孤立主义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主流民意, 主张参战的干预主义者的主张, 还是渐渐在社会占有了一席之地。干预主义者主张, 美国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理由参战,特别是在欧洲。 因为欧洲的民主国家是抵御希特勒快速增长的实力的关键防线。 如果没有欧洲力量继续制衡纳粹德国,美国可能会在一个海洋以及大量领土和资源由一个强大的独裁者控制的世界中变得孤立,情势一旦走到那个地步,太平洋和大西洋提供的缓冲将毫无用处,美国就 等于在枪口之下生活。 罗斯福总统的一句名言, 最能代表干预主义者的精髓:“危险临头, 把脑袋埋在沙中,是无济于事的!“
不过干预主义者意见也并非整齐划一, 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派则认为,如果放宽中立法案,允许联邦政府向英国运送军事装备和物资,美国仍然可以避免派遣军队到外国领土上作战。 为此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名为“援助盟国保卫美国委员会”的干预主义组织,主席威廉·艾伦·怀特向听众保证,帮助英国的目的是让美国远离战争。
干预主义的主张渐渐获得了人心, 1940年 1 月,民意调查88% 的美国人反对向欧洲轴心国宣战。 截至 6 月,已经有 35% 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政府应该冒着战争的风险来帮助英国。不久之后,随着法国沦陷和德国空军于对英国进行的全面轰炸,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用英勇和机智击退了德军猛攻的实际战绩,证明希特勒并非无敌之后, 1940 年 9 月的民意调查,过半数(52%) 的美国人已经认为美国应该冒战争的风险来帮助英国了。 随着英国与德国对峙的继续,这个数字稳定增加。 至 1941 年 4 月,68% 的美国人赞成对轴心国发动战争,尽管, 这个民意在表达上还留了一个尾巴:这只能是万不得已时的选项, 即它已经成为击败轴心国的唯一途径。
而这个尾巴, 到了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 就彻底剪除了: 国会仅以一票反对票通过了向日本帝国宣战 。
美国二战前孤立主义到干预主义的民意变革, 生动演绎了民主社会的民意逻辑: 经过岁月和风雨磨砺整合后的民意, 不仅一定是在最大程度上反应了民众的利益, 而且也一定是道德的, 因为 广大民众的利益, 正是人类道德文化的来源。尽管这个民意在整合的过程与极权国家的痛快淋漓的令出如山比起来,似乎确实反应迟滞, 效率低下, 但这种经过充分讨论、整合了各种合理因素的民意,一旦形成,则在民意的执行和体现过程中, 民众展现出的才智和热情的爆发力和持久性,又是极权国家所绝难比拟的。
二战给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遗产,二战是死亡和灾难,也是壮美的牺牲、灿烂的希望。在这场战争中, 美国打出了人类的骄傲,展现了正义的伟力, 几十万焕发着青春阳光的美国儿女为人类的自由和平等勇敢地献出了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发展的技术,如雷达、原子弹,甚至批量生产的青霉素等无数其他创新,引领世界走入了现代文明。
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