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1 血壮山河之枣宜会战 宜昌溃战 7

打印 被阅读次数

7

 

陈诚4日到了宜昌前线,一上岸就接到日军在宜昌正东方向渡过襄河的报告,日军北、东两个方向夹击宜昌,战况立刻复杂起来,不过陈兵团长并不担心日军的两路夹击,而是准备两路日军都全部吃掉,“本兵团以确保宜昌,并相机歼灭已渡河之敌之目的……同时以有力部队,滞阻由宜城、武安堰方面南下之敌,以主力保持于当阳、远安间地区,相机求敌而歼灭之。”

日军重兵集团两路夹击宜昌,完全出乎国军的预料,真是做梦都没有梦到,此时“部队混乱,不仅没有攻击能力,也没有完整的阵地线,而日军处于绝对优势。”按照抗战三年来的经验看,即便是有准备的大型作战,除了去年所谓的“湘北战胜”之外,无一不是一败涂地,不用脑子想也知道,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打法,这一次宜昌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

以前的打法就是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至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啥的都不会用,类似于平常唾沫星子乱飞的考生到了考场一看试卷就傻眼。日军来进攻、咱们就顶上去硬干,然后就是败退,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规律,而且从来还不记打,这次陈诚急三火四往宜昌周边调兵,企图建立阵线阻挡住日军,这种手忙脚乱的调动,如何能挡住日军的三个师团的两路夹攻?肯定是再一次的大败亏输而已。

其实日军此次进攻宜昌已是勉强,如果战法得当,未必不可以打一个所谓“不大不小的胜仗”。

进攻宜昌之前,日军第11军内部的反对意见非常激烈,即便最后决定继续发动战役,也是停滞10天进行物资补充,从杭州警备部队第22师团调来3个大队一个炮兵大队予以增援,而且只好让第3、第39师团渡过襄河之后放弃后方,这一切都说明此次作战已是非常勉强。

早在一个月前的5月5日,军委会已有判断,认为日军兵力“且皆由其他方面拼凑而成”。现在打了一个月,即便是日军一路顺风顺水,那无论如何也会有消耗的,此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兵力那就只能更加窘迫,而不可能宽裕,只能从其他方面调兵加强前线,后方必定空虚!

“围魏救赵”啊,现成的计策啊,都说了两千年啦。日军重兵集团夹击宜昌,何必与日军在此地硬顶?况且也顶不住是不是?江防军在适当时机放弃宜昌,然后在宜昌周边与其周旋;汤恩伯第31集团军在襄河西岸尾追日军,两军任务是尽量留置日军,等待日军撤退时予以打击;第11集团军负责收复随县,然后向广水发展,威胁安陆、孝昌;藏在大别山的第21集团军负责收复黄安、麻城;第1战区派出部队负责收复信阳;此时日军兵力集中在宜昌,后方各处防守兵力极其薄弱,只要敢于出击,没有拿不下来的道理,只要中国军队出现在江汉平原,日军必定放弃宜昌撤退回防,如此宜昌不守而守;日军仓促撤退必定会有疏漏,这就是战机,特别是汤恩伯第31集团军,极有可能抓住日军后卫部队予以痛击,如此日军损兵折将而一无所得,而中国军队有可能占据随县,改善第5战区战略态势,这就是一场胜仗。

而现在陈诚的布置就是集结重兵在宜昌与日军硬干,这当然也是军委会那个马夫的主意,结果是损兵失地的一场大败仗!

既然要硬干,那就得有兵,可现在宜昌守备极其空虚。原先江防军所属第75、第94两个军负责守备宜昌,结果让李长官死要活要给调到了襄阳,现在两个军的守备阵地只有第94军第55师和第18军第11师防守,第55师是江防军司令郭忏要死要活给留下的,要是按照李长官的脾气,既然日军打襄阳、那宜昌放一个兵也是多余浪费,还不如一股脑堆到襄阳前线算啦,另外第11师驻防长沙,而军部及所属部队第18、第199师为重庆卫戍部队,这样前一阵子就命令第11师赶到宜昌守备当阳。

宜昌的守备阵地都是向东布置,预备抗击日军从钟祥出发渡河攻击,而现在日军从北面杀下来,这些阵地根本用不上。不过现在顾不上这么多了,先把人搞回来再说,陈诚到了宜昌一看,两个军的阵地上空空荡荡的,一股火顶上了脑门,一拍桌子,“把第75、第94军喊回来守宜昌!”

如今日军企图已经非常明显了,李长官一看宜昌危急,也是吓得冷汗直流,赶紧让第75、第94军急行军回防。如此第75军在前、第94军在后,甩开腿向南飞奔。其实日军已在前方,现在就是比速度、比耐力啦,看看能不能赶在日军之前先进入阵地,如果是日军先到了,那可咋办?

陈诚一看这架势,肯定得想想办法,拖住日军的腿,这才能让这两个军回来进入阵地,现在日军当面是第33集团军,如此赶紧给冯治安发报,让他顶住日军,答应战后给第33集团军补充7个团的新兵,现在就给送去10万银洋。

冯治安哪里有心思打仗,要是有打仗的心思,前一阵子就代替张自忠过河指挥了是不是?银洋10万不客气收下先,7个团的新兵将来肯定收不到,要给补充早就给补充了是不是?到时候你“小委员长”耍赖俺找谁去?况且张自忠一死,第33集团军正在闹家务,原本张老总在的时候还搞一搞阴奉阳违,现在更是无所顾忌,日军未到这边已经乱了营,各部争先跑路,望着西边的山里就钻,人人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第33集团军几乎是一哄而散。

江防军还有一个第26军,原为机动部队,现在也顾不上什么机动预备了,赶紧进入阵地,这样还是不够,于是把驻防巴东、秭归的李延年第2军调上来,还有重庆的第18军两个师也往前调,另外第9战区的郑洞国第8军也调上来,各部接命都是立刻出发,翻翻滚滚直奔宜昌。

前方战事是一塌糊涂,后方援兵是十万火急,电报说是东、北两路日军全要吃掉,陈诚当然知道那是哄委员长的鬼话,其实是急得要上吊,外围还有一些部队守阵地,而宜昌就是一座空城。十万火急的电报是一封接着一封飞往各路援兵,往回赶的第75、第94军更是不管不顾往回跑,甚至和日军南下的部队互相穿插,第75军追上了日军辎重部队,预备第4师赶至日军侧面,占据有利地形一顿好打。好打也打不得了,各部不敢恋战摆脱日军向宜昌赶去。后面跟进的第94军也是如此,第185师在前,第121师在后,第185师刚过南漳方家集,就听得后面枪炮声大作,第121师被日军截住了。第185师停下来想要回头接应,可是命令是赶回去守备宜昌,这仗如何能打?第121师只好分兵一部与日军周旋,大部队还是往南赶路。

两军急如星火6月9日赶回当阳,此时前线战事已发生变化,日军第3、第39师团对当阳至峡口一线已经展开攻击,第75、第94军竟然无法进入战场了!

这就叫作笨。当阳一线总归有5个师,无论如何可以凭借工事可以顶住日军三、两天,第75、第94军在日军后面打侧背,这不比正面硬抗好得多?一路上摆脱日军往回赶,现在反倒是用不上了。用兵讲究的就是一个机动灵活,穿插、包抄,千方百计寻找战机打击敌军侧背,而现在错进错出搞成这样一个前后夹击态势反倒是认不得了,这不叫笨那叫什么?

陈诚不管这些个,反正也不懂,反正宜昌有工事没有兵是看得见,赶紧让重庆第18军的两个师赶到守备宜昌才是正理对不对?6月3日下的命令,5号才找到木船,在北涪装上第18师赶至重庆,又换轮船顺流直奔宜昌,人多船少,师的两个山炮营只好等等再说,8日深夜总算到了宜昌。军部和军直属部队接续出发,然后就是第199师。

第18军是陈诚的起家部队,是土木系的顶梁柱,其主力部队是第11师,现任军长彭善就是由第11师师长的位置提上来的,而第11师师长由副师长叶佩高接任。

叶佩高的出身是云南讲武堂,这在根红苗正的黄埔系第11师简直就是异类,叶佩高接任第11师完全就是靠着过人的战功打下来的,即便这样还是遭到黄埔系的强烈抵制。1938年11月,第11师师长彭善因家中丧事请假,叶佩高代理师长,1939年5月彭善提为第18军军长,叶佩高实任第11师师长。叶佩高能打仗也会带兵,武汉会战初期第11师损失颇重,整训期间的新兵都是师管区、补训处和保安团补充而来,人员素质较差,叶佩高又是组织教导队又是下基层亲自教授,如此一年来第11师恢复了元气,战斗力大大提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