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听到我声音的亲人和朋友,这个星期你过得好吗?我是三小姐晓鹂。
今天已经是腊月27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放假了吗?春节打算回家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就特别羡慕能回家过年的人。我们自从出国,20多年了就没有回家过过一个年!因为美国春节不放假!像我当老师的,连请假回国是不可能的事!我不能把学生丢下几个星期不管啊!
说起来,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国内的人是欢欢喜喜过大年,那我们在美国生活的人差不多也就要开始准备一年一次的报税了。前两天我刚从学校拿到了我的W2表。这个W2表,就是美国工作的人用来报税的时候,最主要的证明你个人收入的一个文件。你知道在美国,做什么都要交税,买东西有消费税,买房有房产税,个人收入税就是更是少不了。美国人每年都要报税,我今儿就来简单地来聊一聊美国的报税。
美国的个人税主要有三个方面:个人收入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对,你没听错,在美国父母留给孩子的遗产在很多州是要交税的。遗产税有两种,有些州收有的州不收。有些州只收一个,有些州两个都收。每个州都不太一样。但是,大体来说,按照金额的不同,税率从18%到50%不等。还有,你给别人送礼物也是要交税的。当然,这个不是说你随便送个生日礼物、节日礼物都要交税,而是指特别大金额的那种赠予。比如去年,超过1292万美元的赠予才开始收税。那赠与税的税率和遗产税是差不多的。其实你看,赠与税那是有钱人的事,跟我们普通工薪阶层是不相干的。我今儿下面主要要聊的是个人所得税。这件事关系到在美国生活的每个人,不管你是不是公民。
那,什么是个人所得税呢?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指你所有的收入都得交的税。是所有的收入,不仅仅是指工资,还包括福利、网上卖货收入、你的兼职、小费,还有股票的收益、银行存款的利息、合伙的分红、你房产的租金、退休金的收入,还有叫什么博弈获利。这个博弈获利,比方说你中了彩票,就算是“博弈获利”,中奖的钱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而且,要特别提一句的是,这个个人收入是指你在全球范围内赚的钱。当然,这一点其实是更针对商人。但工薪阶层也有可能有这种情况。比如说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但在国内做兼职教授什么的,那他在国内赚的那部分钱也是要交税的。我记得去年好像看到一个新闻,就是一个中国人没有申报在国内的收入,被别人给举报了的。
那第二个问题来了:在美国,需要报税的人都是谁?简单地说,只要在美国工作并且赚取了一定金额的人都必须缴税,不管你是谁,是什么身份,是不是美国公民。这一点其实倒是挺公平的,公民和非公民一视同仁,并没有对外国人额外增加一些税款。当然,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交税,低收入人群就不需要交税。你刚注意到我说的是“赚取了一定金额”了吗?那这个“一定金额”就是为了区别要交税和不交税的人的。
这就是第三个问题:你赚了多少钱开始就需要交税了?这个有不同的标准,每年也有可能不太一样,还有不同的分类,什么单身、户主、已婚联合申报、已婚单独申报等等,这里面还要分65岁以上和以下。就拿去年2023年的报税来说,大概单身是1.3万,已婚的夫妻是2.8万,我这是指年收入。只要超过这个钱你就必须交税。我觉得这个标准其实是很低的。你想想,就拿单身来说,年收入1.3万就相当于每个月收入只要超过一千一你就得交税,是不是挺低的?不过,稍微人性化一点的是,你的收入不一样,需要交的税的税率也不一样。大原则就是赚得多交的多,赚得少交的少。
这就牵涉到第四个问题:税率。说到税率,先要说一下报税的时候需要交的两大类型的税。首先就是联邦税(也就是交给国家的税),然后就是州税(也就是交给州政府的税),其实交州税的时候还要交各个县的税。先说联邦税。按照收入的不同,联邦税全国是统一,一共有七个级别,税率分别是10%(这就是个人收入1.1万左右的,是最低的税率),然后就是12%,22%,24%,32%,35%,最高的是37%(这就是指收入达到或超过57万左右的人要交的税)。所以你看,在美国交税的人群就像一个橄榄球,金字塔顶端的富豪和低收入的人群是橄榄球的两头,都是少数。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这样的家庭要交的联邦税,它的税率大概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比方你一年挣10万美元,交完联邦税,真正拿到你手里的也就7万块左右。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到7万块,这还要分在不同的州。因为还要交州税。而且,在具体的申报过程中,不同的家庭可以申请不同的免税项目。所以,算下来有的人能拿7万多,有的人比7万要少,最后落到个人手里的钱各家各户都不一定一样。我说7万,只是按照联邦税的税率说个大概罢了。
你知道,美国各州有各州的法律,税率也是不一样。对了,在说这个之前,我要先澄清一下这个报税的税指的是收入税,而不是在一般生活中的销售税或者房产税什么的。在美国,一般来说除了食品,买其它任何东西也是要交税的。这个税是销售税,各州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销售税是6%。意思就是指你不管买什么,在商品的价格之外要额外交6%的税。这在国内是没有的。对吧?那目前美国有5个州是免这种销售税的,这五个州是:阿拉斯加州(Alaska)、特拉华州(Delaware)、蒙大拿州(Montana)、俄勒冈州(Oregon)、和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 。不过我现在说的州税,和联邦税一样都是指收入税。在美国,到23年为止,有9个州是没有州税的。这9个州是:阿拉斯加( Alaska)、佛罗里达( Florida)、内华达( Nevada)、新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南达科塔(South Dakota)、田纳西(Tennessee)、得克萨斯(Texas)、华盛顿州(Washington,是华盛顿州不是华盛顿特区)、 和怀俄明(Wyoming)。当然,有免税的就有收税很高的。哎,你猜猜,你你觉得在美国,哪个州的州税是最高的?是加州!虽然这两年有点下降,但去年加州的州税还是以9.3%的税率高居榜首。其次,是东部的几个州,什么新泽西、纽约、佛罗里达,这都税率在前十的。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东西两岸生活费特别高的原因。所以,在美国同样的钱在不同的州,购买力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拿最著名的纽约市来说,那儿的人的工资购买力在美国76个大城市里,排名是倒数第一。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以前特别红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就是:“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真的就是纽约购买力倒数第一真实写照。
我刚说了,现在到了一年一度的报税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年从元月底开始,到4月15号左右截止,都是美国可以报税的时间。如果到4月15号还实在完不成报税,可以申请延期半年,到10月15号。当然,如果不按时报税那是要交罚款的。当然,如果你生活的地区,因为巨大的天灾导致不能按时报税,这种情况是可以自动延期,是不收罚款的。
报税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相关的细节我就不说了。因为我自己也真的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不同身份的人报税用的表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公司报税要用8879表,有投资的要用1099表,一般工薪家庭包括有收入的国际学生什么的,那就是要用1040表,等等等等,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那具体到填税表也就是报税,你可以自己填,也可以委托给专门的公司去处理。我和我老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里的情况比较简单。所以,每年报税都是我先生自己折腾,我是不管的。我一个文科生,就是想管也管不明白。反正,我家跟数字有关的所有的事都是我老公的活。我虽然不管,但是我看他每年报税也很头疼的样子,总是拖到最后一个星期才把所有的东西搞定。感觉还挺难的。说实话,具体怎么报税我不太明白,这今儿我就说个工薪阶层报税的大概过程吧。
前面说了,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多少交不同税率的税。不过交税的时候,也有很多优惠或者减免的条款,你可以对照自己的家庭情况来申请。我说几个比较常见的情况吧。比如说你买了房,你房贷的利息是可以抵一部分税的。你给慈善机构捐了钱和东西,那些金额也是可以用来抵税的。对,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常常会看到很多富豪做慈善的其中一个原因。因为捐款越多抵税就越多啊!还有,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是孩子的学费、抚养费、教育经费等等也是可以用来抵税的。其他的比如低收入家庭的免税,跟节能相关支出的抵税(这个,比方说去年,如果你买了新的电车,就可以申请到7.5千的免税)。诸如此类。
那么,为什么要报税呢?简单来说,报税就是要如实报告你上一个年度的所有收入和相应的税。工资税在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单位会按照你提供的家庭情况和你的收入相对应的税率,预先扣掉联邦税和州税。通常来说, 预扣的税款会和实际税额是会有出入的。如果有其它收入没交预扣税的时候,就要在报税的时候事无巨细地一项一项地申报。最后,根据一年的总收入计算出应该交的联邦税和州税。报完税以后,美国政府是不会去核对每个人的报税的, 他们只会抽查1% - 3%的人。一般来说,国税局是相信你会如实填报税表的,会用你报的税款和预扣的税款做一个比较,多退少补。说起来,我们到美国这么多年,我记得好像只退过一次税,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补交税款的,当然也有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时候。对了,这儿需要提一句的是,报税的时候一定要如实填写各种收入。否则,一旦被抽查到你偷税、漏税,是会有高达一、二十万的罚款的。如果你有意作弊的话,还可能坐5年监狱。所以,报税的时候一定要核实各项数据,千万不要搞错了。
好了,关于在美国报个人所得税的事,今儿就先说这么多。在任何一个国家,税收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大块。我记得中国以前是不交个人所得税的。对吧?但是近些年好像也开始交了。我不太清楚税率是多少。你知道的话,麻烦你在评论区给我说一下相关的情况呀。时间过得真快!这是兔年最后一期节目了。在这儿我先给你拜个早年。祝你在龙年安康快乐,幸福如意。再次衷心地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聆听、和支持。生活充满希望地继续着,咱们也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