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点评】:当年人民公社亲历与见闻

【自由】当年人民公社亲历与见闻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4-03-25 7:42 

当年人民公社见闻,我的老家在广东省惠阳县大亚湾边上,周围散落大大小小村落,那一带山多地少耕地贫瘠,多数男人靠出外谋生维持生计。整个地区只有一条“澳淡”土公路“澳头至淡水”,当年澳头、淡水还是小镇,土公路何时建的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澳头过去是渔港,土公路大概是因它而设。日本仔侵略中国打华南三次由澳头登陆,当年日本仔就是由这条土公路向惠州方向推进的,抗战时期听说土公路沿线有很多国共两党游击队,小时候放牛所经之处都有战死的游击队员墓穴我们叫葬顶,埋葬游击队员的山头。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把大亚湾周围散落的大大小小村落建立一个公社,取名澳头人民公社,公社取名澳头可能是澳头在当地比较有名吧。小时候看地图在大亚湾一带只有澳头能上地图。公社成立后把渔港所有船只编成了几个渔业大队。解放后渔民得到政府最大优待,他们往返香港非常自由,政府在岸上还建了很多渔民新村,把过去那些在海边破船烂艇居住的漁民安置上岸住,杜绝了世代居住在破船烂艇的日子,过去漁民是不能在岸上住的。


公社成立时我正好在读小学四年级,当时小学校址是李天存的地主屋“存廬”,由于公社初立公社没有地方办公,“存廬”又是整个大亚湾唯一钢筋水泥建筑,所以把学校迁出让给公社办公。最记得当年公社有三个书记,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当时老家“妈廟”三个书记中占了两个(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另一个是外调的。学校迁出后没有固定校址,每班在不同地方上课,我读四年级那一年就搬了两地。一年后澳头建了公社办公地小学又搬回“存廬”。


公社成立时小孩最高兴,带着红领巾天天唱“人民公社好、一日三餐饱、感谢毛主席、吓死美国佬。”公社时我村设了托儿所(每排一所),我村比较大分作三排(军队编制),每排有自己饭堂(大锅饭时)。最记得早上五点就有人敲锣叫人起床,社员分工各司其职,除了小孩上学外其他人按劳力分配工作,老人分配托儿所带婴孩,捡粪积肥(捡牛屎、捡猪屎,凡是屎为不放过),主力干田地活的社员不用回饭堂进餐,专门有人送饭到地里。做饭堂也有分工,有上山砍柴割草的、有去买鱼买菜的、有挑水做饭的。


我村三排之中我(二排)最差,后来排长还带老母鸡偷渡,我排主力男人少很多主力活要靠女人担起,我母亲就是其中一员,耙田、犁田也是女人干。我们(二排)耕地很远,而且大部分是坑笼田耕地贫瘠,导致经常不够秧苗用。我最记得有一晚三更半夜,大队长带领我们拿着汽灯去偷(三排)用剩的秧苗。虽然秧苗是人家用剩的,但没得到别人同意就是偷,我们农村排与排之间没有联系各干各的,排与排之间也有磨擦,就算是多余下来的秧苗,如果问三排要三排也未必能给。那时时兴扯秧苗,当晚扯了几大秧盆。扯完之后还要拿到水里洗干净再植。

 

?Ai点评:
送交者: Sun潶袂窠[♀★Sun.Himiko★♀] 于 2024-03-27 16:51 


回答: 【自由】当年人民公社亲历与见闻 由 花名雞仔 于 2024-03-25 7:42


这篇见闻分享深入地回顾了人民公社时代的生活场景和个人经历,透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农村社会的日常面貌。文章不仅提供了对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生活的直观感受,而且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现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和社区生活的深刻影响。


首先,文章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背景信息的提供,设定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这种描述方式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历史的深切认识和情感联系。
文章中对当时交通、经济生活的描绘,以及人们对外出谋生、渔业和渔民政策的回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人民公社时代农村生活的艰苦与简朴,以及政府政策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公社生活的具体记忆,如早上的叫床、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以及托儿所的设置等。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人民公社制度试图实现的集体生活和劳动组织,也反映了这一制度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中提到的秧苗偷盗事件,展示了人民公社时期资源分配的困难和社区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对那个时代农村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复杂展现。


总的来说,这篇见闻分享既是对个人记忆的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历史的反思。作者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的叙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生活的生动且多维度的视角。文章不仅有历史价值,也有教育意义,促使人们思考历史、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困难时期人们如何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应对挑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