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给予我们的启示
来源:搜狐网/教育频道 作者:佚名 2018-05-19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2013年推出一本关于“双语教育”的书籍,在这本名为《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的书中,李光耀清晰而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语言的看法,同时讲述了双语政策的制定过程。
李光耀在2013年11月份举行的首发式上说,他认为双语“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这个城市国家,英语如今得到了广泛普及。“很少有哪个国家奉行两种语言如此迥然不同和毫不相关的双语政策。”
这本360页的新书还讲述了他个人与语言有关的趣事。他在前英国殖民地长大,主要与自己的华裔父母讲英语;学生时代,他意识到自己是唯一有英文名字(哈里)的孩子;他成年后刻苦学习汉语,还决定把包括长子李显龙在内的3个孩子送进汉语学校,为的是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他提到,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新加坡,使他越发意识到学习自己的语言是多么重要。他回忆起自己当初看不懂路边提醒人们当心劫匪的中文告示一事。
他在书中说:“这个可怕的场面更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学习汉语,为的是能够看懂此类告示。学汉语比学日语强;至少这是我的母语,不是可恨的征服者的语言。”
担任总理后,李光耀不得不在这个多民族的城市国家做出一些关于语言政策的艰难决定。新加坡有3/4的人口是华人,其他主要是马来人和印度人。
他写道:“语言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成功的关键。它确实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
正因为如此,按照新加坡的宪法,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都是“官方语言”。英语成为行政和工作语言。这种通用语言把不同民族的民众联系在了一起。
李光耀在书中写道,“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必须把英语作为我们的工作语言”,与此同时,掌握母语“会给人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增强自信和自尊”。
他写道,尽管新加坡人口以华人为主,“但我们很清楚,汉语绝对不可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我们当时是在马来人包围下的多民族国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来这里建厂,我们的国民必须讲一种他们能懂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是英语”。
在学校,这种理念就落实为双语教育政策,要求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把各自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华人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和汉语,马来学生要学习英语和马来语。所有学校,从幼稚园到大学全部是以英语教育为首选。
如今,新加坡小学生(7—12岁)有75%的课时使用英语,25%的课时使用第二语言。中学生则有85%的课时使用英语,15%的课时使用第二语言。大学等高等教育则多达90%以上的课时使用英语。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有时候,外国富豪之所以在新加坡定居,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同时学习英语和汉语。李光耀在自己的书中提到,新加坡的双语政策“相当成功”,所以中国内地打算加以仿效。
回想起来,李光耀承认英语和汉语是最难以同时掌握的两种语言。他当初以为所有学生都能同样流利地讲这两门语言,如今看来是“大错特错”了。
李光耀还在书中谈到,由于全球化和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他担心新加坡人讲英语多过讲母语。
为了帮助孩子及早掌握双语,李光耀在该书的首发式上宣布设立1亿新元(约合7738万美元)的“李光耀双语基金”。该基金的宗旨是强化教育设施,让孩子在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前就开始学习讲母语和英语。据新加坡媒体去年年底报道,该基金已经筹集了约5800万新元,其中包括富商的捐赠和每本1万新元的签名本售书款。
李光耀在首发式上说:“除非从小学起,否则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我想强调的是让孩子及早开始学习母语的重要性。我设立这项基金的目的就在于此。”
政府实施推行“双语教学”模式
越来越多的新加坡政府官员、商业人士、学术专家参加中国方面组织的很多活动中会用中、英双语进行演讲和沟通。或许演讲者是新加坡其他种族,非华人,如印度人、马来人,欧美人,他们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然而,许多在中国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到新加坡后却不敢开口说英文,或是不能用英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中国的英文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尤其是小孩子的英语学习,可以说是世界上投入最大的国家,但收效真的不理想。一个在中国小学六年级时通过了“公共英语”二级(等同于高中水平)的学生,来新加坡参加英文测试的结果只达到小学三年级的标准。原因是新加坡的所有学校除了“母语”课外,都是英文授课。在中国也有很多国际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就比其他的公立学校的学生英语好,原因是使用英语的地方多。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必须要有环境,要“学以致用”。
在新加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习阶段。英语为唯一的授课语言,也就是说在课堂里授课,学生作业都是以英语来呈现。但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无法用英语来理解知识时,学校会有专门的辅导员老师有“母语”协助辅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达到真正学习知识的目的。特别是在大学里,学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英语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学校会有专业的课程老师用双语进行辅导。一切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英语同步提高。当然,要想在新加坡进入大学专业课程,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英语能力(雅思5.5-6.0)。新加坡的所有大学课堂,由授课老师将来之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通过系统的大学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位。
中国英语教育的最大弱势在于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既没有像欧美那样纯英语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没有像新加坡一样的英语为主的双语生活学习环境。当然作为家长我们要认证思考,是不是把学生直接送到欧美这样的纯英语国家真的对学生英语提高有帮助是不是真的“逼”的出来?但是事实上,我们从留学美国的优等学生那里了解到,真正在美国的大学里的中国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90%的时间都生活在中国学生圈子里,极少和外国学生一起生活学习。俗称的“中国圈”,可能英语最终提高不大。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慎重的评估自己孩子的真实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是不是真的适合独自前往欧美国家留学?学生会不会半途而废放弃学业!
新加坡政府为何定英语为新加坡官方语言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面临官方语言的选择。按照惯例,无疑应该抛弃马来语而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华语,但新加坡政府却在审时度势后,力推英语上位,最终确立了英文为新加坡的政府用语。要知道,新加坡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当局都没有宣布英文为官方使用语言,反而是英国撤走后,新加坡政府做到了。
语言是价值观的载体,一个人从小接受英语教育,长大后几乎不可能还保留东方的那些价值观,有些东方很重要的价值观例如“孝顺”在英语词汇中几乎是微不足道甚至可有可无的。当新加坡政府选择了英语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后,政府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鼓励双语(英文和华语)教育,并特地到美国、台湾等地请唐德刚、余英时、杜维明等七位融汇儒学与西学的大家到新加坡,把儒家经典与传统文化翻译成英文,编写进中小学、甚至大学的英文课本中。
所以,各位家长。新加坡是华人占全国总人口75%,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75%的华人从小接受英语教育,他们和欧美国家的西方人在生活方式上基本没有差异。但是,这些华人保留了我们东方人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为什么新加坡是最适合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家?因为,新加坡既有西方的语言环境和更优于西方的教育模式,也不失东方人的传统观念,平和谦逊,对中国的留学生没有歧视和排斥,非常利于作为普通学生留学的第一站、进入世界百强名校的黄金跳板!
“逃离中国圈”
是的,很多在美国、澳洲、英国留学的同学都在抱怨自己无法逾越的“中国圈”。很多家长也会有一个误区,单纯的认为孩子要想提高英语能力,直接将英语基础不高的学生强压前往澳洲、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就读本科。殊不知,这些学生前往澳洲、英美后,只是在上课的时候短短的英语语言环境。下课后,由于种族排斥、或者中国学生“害羞”,语言能力弱等原因,往往中国留学生自然形成了一个全由中国学生自我组成的小群体:中国圈。他们在一起用中文交流,讨论,只是用英语完成相关作业和考试。长此以往,很多学生英语能力反而后退,这与之前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这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大学和澳洲大学尤为严重。当然,这也要看孩子自我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多数情况下有多少中国学生能轻松融入国外大学生活呢?难!
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有着严明的法律法规。规定所有新加坡人、外国人之间不分种族、不分等级,人人平等。在新加坡大学的校园里,一直沿用政府的管理规定,一切按国际化来管理。打破小集体,融入大集体的理念,教育资源共享,本国人和外国学生无差别对待。甚至在很多大学的新加坡校区,学校对课外学习小组的划分均有电脑系统按国籍划分,保证学习小组的国际化。甚至,在大学专业课堂学生安排上也保证了国际化,合理的分配各个国家的学生。在课堂里,课堂外,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里,国际化的模式,让世界各国的学生以英语交流。在学习上,学生遇到无法用英语理解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在学生服务中心寻求母语课外辅导。这就是新加坡校区唯一具有的教学特点。
所以,在新加坡本科留学其实对很多中国学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留学过度。英语能力弱的学生在新加坡可以得到提高,避免中国圈的干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游刃有余,获得更高的学科学分(GPA)升入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学习。这就是新加坡,中国留学生的最佳黄金跳板。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新加坡各个大学里,有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CCA。全称是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中文含义是“课外社团活动”。这个课外活动在新加坡是从小三开始到大学本科毕业是新加坡每名学生必修课程。包含:英文话剧社、华文话剧社、合唱团、摄影、舞蹈队、吉他队、古筝团、竖琴队、管弦乐队、羽毛球、柔道、篮球、足球、乒乓球、手球等。像这种CCA已经非常长的发展历史了,是非常成熟、有教育意义的组织。
新加坡的节日很多,因为要照顾所有的民族,所以各民族的节日大家都一起过,这也为CCA提供了各种表演的机会。各个学校都有自己“拿手”的CCA,定期会举办文艺汇演,学校之间也经常进行交流和比赛,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看,场面之大,水准之高,令观者震撼!其实,教育的本身就是让学习者在快乐中体验学习,CCA为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大学里CCA分非常重要,没有CCA分甚至连校内的学生宿舍都无法申请,也无法选择授课“最牛”教授的班级(选科任老师是用CCA分竞标)。
新加坡素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而享负盛名,每年均以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DP)3%-4%的经费推进教育事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加坡发展了优良的全面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培养学生成为精通双语的人才。
新加坡的教育在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见效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现在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教育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