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1)心,万方(2)多难此登临。
锦江(3)春色来天地,玉垒(4)浮云变古今。
北极(5)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6)莫相侵。
可怜后主(7)还祠庙,日暮聊为(8)《梁甫吟》(9)。
1. 客:客居者,此处诗人自指。
2. 万方:许多地方、许多方面。
3. 锦江:濯锦江,它是流经成都的一条岷江支流。
4. 玉垒:山名,在成都西北的灌县(今都江堰市)。
5. 北极: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6. 西山寇盗:指进犯川西的吐蕃侵略者。
7.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蜀汉亡国之君。
8. 聊为:姑且如此(但不甘心)。
9. 《梁甫吟》:古乐府曲,又名《梁父吟》,来自山东梁父山一带的民谣。
杜甫(712 - 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杜甫家族出于襄阳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后裔。家族自襄阳徙居于河南巩县,杜甫也出生于此。杜甫的外祖父母均为李唐皇室之后,他的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唐风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杜甫在34至43岁(746 – 755年)期间客居长安十年,多次应试落第,后通过献赋、投赠等方式以求仕途。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此前杜甫曾短暂入仕。756年长安失守后,杜甫为叛军所获,翌年(757年)逃出,辗转至凤翔投奔肃宗,拜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罢官入川,此后数年生活相对安定。杜甫病逝于大历五年(770年),享年58岁。
杜甫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诗作的体裁、风格多样,特别反映了盛唐由盛转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抒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最为后人所称道。他的律诗语言穷极工巧,格律严谨,字里行间感情真挚、细腻感人。他的古体叙事诗(包括新乐府诗)是一幅幅时代的画卷,直接启发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故早在北宋时期,苏东坡就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王定国诗集叙》)
杜甫共有近1500首诗歌传世,大多集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编的《杜工部集》。清初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0.
唐风:《登楼》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是一首感时抒怀的名篇。有些诗评将其与杜甫7年之前写于长安的五言律诗《春望》相比较。两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的主题都显示诗人对国家遭受不幸而痛苦。而且从技法上看,作者都有刻意将美好的事物与内心深处痛苦放在一句中,相互映衬和渗透。这种这种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两首诗都是律诗的杰作,受到历代诗评家的一致称道。且两者都充分反映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宋雨:然而,尽管两首诗在立意和技法上有类似之处,作者抒情咏怀的角度却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写这首《登楼》的时候,杜甫自身的状况和国家面临的危机的性质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春天,长安城已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玄宗逃至四川。太子的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杜甫在去投奔肃宗的路上被叛军抓获并押解回长安。诗人困在长安不得出城,城外的妻儿老小生死未卜,而整个国家满目疮痍。《春望》是在那样一个背景下写就的。
唐风:《登楼》写于公元764年。那年杜甫52岁。7年之间杜甫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写完《春望》后不久,他逃出了长安城与家人团聚,然后投奔肃宗,拜左拾遗,后被罢官。全家在陇南无法生存,于是越过秦岭到达成都。到写《登楼》时,杜甫大致已经在成都住了三、四年的时间(期间有离开)。他先在亲友的帮助下建起几间草堂。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好友、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关照,这段时间里杜甫的生活是相对安稳的。
宋雨:严武不仅关照杜甫,而且让其加入幕府。严武上奏封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校检工部员外郎(他因此后被人称为“杜工部”)。严武并不指望杜甫在幕府做很多事。但杜甫是有俸禄的。这段时期杜甫一家的吃穿不成问题。而且老朋友、诗人高适也在成都附近任蜀州刺史,也能偶尔一聚,并捎些酒肉过来。
唐风:根据诗文间接分析,杜甫有了幕职反觉不痛快,认为不自由。他跟同僚关系似乎也处得不太好,甚至跟严武的关系也出现了隔阂。他最终于765年辞去了官职。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不同的解读。从杜甫几次入仕、罢官或辞官的经历分析,也许与李白类似,杜甫真的不适合担任官职。他们报国的理想与官场的现实无法达成妥协。
宋雨:这个时候,国家的情况同几年前相比也出有了较大的变化。历时7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了。然而,朝廷基于迅速结束战争的考量,招降并任命安史余部多人为节度使,为此后唐朝进入更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埋下了祸根。
唐风:这个时候更大的威胁在于外患。早在安史之乱前百年间,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就与大唐发生过多次战争,争夺对青海和河西走廊一带的控制权。随着安史之导致的唐朝衰弱,吐蕃首先对唐朝的陇右和河西地区发动了进攻。这条狭长的地带本是联系着唐朝本土与西域的走廊。然而安史之乱时,河西和陇右用于防御吐蕃的军队,大多被调往内地平叛,于是吐蕃很快占领了整个陇右、河西地区。
宋雨:这种局面对唐朝是要命的。战线马上直接推到了长安附近。763年秋季,吐蕃军队,外加加上党项、吐谷浑、奴剌等多个民族军队的协同,十万大军扑向长安。唐朝守军没有像样的抵抗。唐代宗仓皇逃离长安。吐蕃军队攻克长安后野蛮掠夺。他们呆了15天后,带着大量珍宝和战利品主动撤离。
唐风:后来唐朝在战备上做了一些新的部署,初步建立起了京都防御体系。然而即便如此,长安依然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更令人不安的是,安史之乱后,巴蜀地区也成为吐蕃进攻的重点。由于关东与黄河以北地区陷入藩镇割据之乱,这些地区鲜有向朝廷交税。因此巴蜀的税源十分重要。然而在杜甫写《登楼》的时候,川西地区已经受到了吐蕃的猛烈进攻,很多州县已经落入敌手。
宋雨:所以说,虽然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个人的生活暂时安稳,杜甫他老人家忧国忧民的心却没有丝毫的舒展。 本诗的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诗人在这个春花盛开的时刻登楼,非但没有一丝快意,反倒是因为国家的重重灾难而黯然伤心。
唐风:伤心当然不是高楼边上的花造成的;“万方多难”与“登临”似乎也没有逻辑关系。而且时间顺序上应当是先登临再伤心。于是,早就有词评家故意将首联“编辑“一下,问:若写成“花近高楼此一临,万方多难客伤心”是不是更好呢?回答是: “盖不知唐贤运意曲折,造句参差之妙耳。”(黄生《杜诗说》) 的确,这种曲折、参差、反衬之妙, 不是一般水平的诗人能用得好的。
宋雨: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中,“锦江”即濯锦江,它是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因蜀锦而得名。“玉垒”即玉垒山,位于成都西北的灌县(今都江堰市)。诗人登上高楼,看见春色好似随着锦江水从天地间流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暗示着时代的更迭和时局的变幻。这个对偶句对仗工巧,加之两个动词“来”和“变”轻灵、精妙,历来被人称道。
唐风:这两句,一方面是写景,显示了山河的壮美,意境宏大开阔。同时,“变古今” 一句又让人联想到古今世事更替变幻的莫测和时局的不安定,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一联。
宋雨:颈联是一个“流水对”,诗人主要是表现自己对国家和朝廷的信心与忠诚,“北极朝廷终不改”,用我们现在的通俗说法,是显示忠君爱国的“正能量”。虽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长安也曾两度失守于叛军和吐蕃,但皇帝毕竟又回到了长安,京城边防也有起色。所以诗人还是有江山如北极星那样“终不改”的信念。
唐风:“西山寇盗莫相侵”听似信念坚定,其实很清楚“西山寇盗”是巨大威胁所在。那时候,杜甫在成都府做事,各方信息不同于一般百姓。就在几个月之前,吐蕃攻陷了松州(今四川松潘)、维州(今四川理县)、保州(今四川理县新保关)以及云山、新筑二城。紧接着剑南西山诸州也被吐蕃占领。对于这种情况,杜甫他老人家忧心如焚。
宋雨:在这样一种忧患之中,诗人以咏史结尾。“可怜后主还祠庙”中的“后主”指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刘备在白帝城病卒后,葬在成都南郊的惠陵,南朝刘宋时期,惠陵扩建为先主庙,或称汉昭烈庙,在杜甫那个时候,庙里是有刘禅的像的。到后来人们因为其“扶不起的阿斗”形象,就把他剔除出去了。“日暮聊为《梁甫吟》”中《梁甫吟》又称《梁父吟》,是山东梁父山一带的民谣,汉代被收为乐府诗。《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好吟此曲。目前各方对尾联的解释大致是说,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昏君竟然还有祠庙。诗人借此暗讽唐代宗宠信宦官佞臣,招致国家的危局。这个解读你同意吗?
唐风:不同意。杜甫的“爱国”,爱的是皇帝的国。在他心中将皇帝与国家切割是不可想象的。“北极朝廷终不改”是他的心声。皇帝即便有过,他也不会借物暗讽。而且,“可怜”二字也不过表明他为祠庙中的刘禅(以及蜀汉灭亡)而叹息,我认为也并无讽刺刘禅之意。刘禅的负面形象是在宋代以后才愈发强化的。须知,杜甫是诸葛亮的崇拜者,而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是一种和睦的君臣关系。
宋雨:是的,说杜甫在此讽刺两朝国君,恐怕是把杜甫在国家遭受外敌时的忧患意识“政治化”了。其实,杜甫不过是一位在儒家文化和皇权框架下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如果说本诗的尾联有什么暗示的话,可能是“日暮”二字。诗人或许不仅指自己在高楼上呆到了黄昏,还有可能暗示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尽管可以像诸葛亮那样吟诵《梁甫吟》,但难以像他那样辅佐君王、大展宏图了。这也许是“伤客心”之中的另一层伤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