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1)七首》选三
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2)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3)秋。
更吹羌笛(4)《关山月》(5),无那(6)金闺(7)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8),总是关山(9)旧别情(10)。
撩乱(11)边愁(12)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
青海(13)长云(14)暗雪山(15),孤城(16)遥望玉门关(17)。
黄沙百战穿(18)金甲(19),不破楼兰(20)终不还。
1. 从军行:乐府旧题,多反映军旅辛苦生活。此处作者用旧题创作七绝。
2. 烽火城:有烽火台的城堡。应离青海湖不远。
3. 海风:从青海湖吹来的风。另一解为从大漠吹来的风。
4. 羌笛:羌族吹奏的一种竹制短笛。
5. 关山月:乐府曲名,多反映哀伤离别之情。
6. 无那:无奈。
7. 金闺:对女子闺阁的美称,这里代指妻子。
8. 新声:新创制的乐曲。
9. 关山:边塞。
10.别情:思乡之情。
11.撩乱:(让人)心里烦乱。
12.边愁:久驻边疆的愁苦。
13.青海:指青海湖,当时吐蕃与唐朝军队经常在此发生战斗。
14.长云:连绵不断的云。
15.雪山:此处指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16.孤城:指“其一”中的那个带烽火台的城堡。
17.玉门关:位于今敦煌以西,是当时重要的边关。
18.穿:被磨穿或被击穿。
19.金甲:铠甲的美称。
20.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京兆人 (一說太原人),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身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开元十二年(724年)前后,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旨在进入军幕。此行虽未达到投笔从戎的目的,但却使他有了一、两年塞外生活的经历。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十九年(731年),王昌龄以博学宏词登科,授河南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龄谪赴岭南,一年后遇赦北还。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昌龄重获起用,授江宁丞,在职共八载。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王昌龄离开龙标还乡,在途经亳州时,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享年59岁。
王昌龄存世的诗歌数量不算多,但质量很高。其题材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等。王昌龄为唐朝边塞诗的先驱,他的这类诗在意境、抒情、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王昌龄的诗以五古和七绝为主要体裁。他的五古严正肃然、颇具风骨;他更有“七绝圣手”之称。他的74首七绝几乎占了盛唐时期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正因为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七绝才成为唐代流行的诗歌体裁。明代胡应麟说王昌龄的诗 “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清庙朱弦,一唱三叹。” 而清初的王夫之更将他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
《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撰《诗格》2卷,《直斋书录题解》载《诗格》1卷,《诗中秘旨》1卷。现存《诗格》和《诗中秘旨》各1卷收于明朝的《格致丛书》。王昌龄有诗歌196首存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6.
唐风:王昌龄是一位出生于盛唐的诗人,其绝大多数作品也都在盛唐时期创作。从诗的体裁和质量两方面来看,他都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诗家。王昌龄的诗主要以边塞、宫怨和离别等为题材,不算很广泛,但多以七言绝句这种短诗的形式来表达。王昌龄独以七绝成为名家,被喻为“七绝圣手”。也正是因为他和李白两人的突出贡献,七绝逐渐地成为后世流行的诗歌体裁。
宋雨:王昌龄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低微,早年以农耕为生,具体情况已不可考。大约在开元十二年(724年)王昌龄26岁左右的时候,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赴西北河陇一带从军,希望以此实现入仕报国的理想。
唐风:当时文人热衷从军也有一个客观的契机,那就是唐朝的军队在玄宗朝逐渐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募兵是职业军人且有常设的体制和编制,士兵与军官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这时候的军队里除了武官,还需一些文官和幕僚随军掌管文书之类的事务。
宋雨:然而,王昌龄在军中建功立业的机遇并不太好,因为太和平了。在他投身边塞的几年里,没有大的战事。突厥向唐朝求和,吐谷浑降唐,吐蕃与唐军交战也很少。这当然是百姓和国家的幸事,但对于希望在军中求发展的王昌龄来说,却是不太走运。据说有一位老兵劝王昌龄说,文人还是要走读书、参加科考这条路。
唐风:王昌龄从军两年后回到内地,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苦读。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了他坎坷的仕途。他不仅一生没有当过大官,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贬官中度过的。
宋雨:王昌龄能被后世提及和敬仰,完全不在于他的仕途,而是得益于他两年的从军经历和他在此期间创作的大量边塞诗。他的七绝边塞诗集豪迈雄浑与深沉细腻为一体,通过短短28个字来表现,这样大量写边塞诗是前无古人的。
唐风:我们这里欣赏的《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在军旅生涯中创作的系列组诗。这其中的第四首是边塞诗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经常被人独立引用。考虑到组诗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此处赏析三首,这样能够让读者对于诗人的整体思想,乃至作者当时从军的具体状态,能有更好的理解。
宋雨:王昌龄的这组诗语义似乎比较浅显。这三首总共12句,而且第三首(其四)又是人们熟知的,然而注释却多达20条,这里面难道有什么特别难解或需要辨析的吗?
唐风:的确有严谨的必要。现在有些诗评者,特别是网上的诗评,想当然甚至信口开河的情况时有发生。就这首诗而言,有人不了解诸如青海湖、祁连山、玉门关、秦长城西缘等的位置关系,于是解释王昌龄的诗便逻辑不通。有人混淆史实发生的时间,比如说王昌龄从军时“大将哥舒翰率神策军驻守青海湖”。其实哥舒翰比王昌龄还年轻。他在青海成名是20年后的天宝年间,跟王昌龄从军毫无关系。
宋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军行”只不过是王昌龄利用古乐府题,并不意味着他当时随着部队“行军”。从这七首诗的表达来看,诗人当时应该是与其他将士一同驻扎在一个军营城堡之中。
唐风:第一首诗的首句“烽火城西百尺楼”有人解释成“烽火台以西的高楼”。哪有把烽火台称为“烽火城”的呢?其实“烽火城”的意思是带有烽火台的城。鉴于此城西边有高楼,所以这不像是一个临时性的军营,而是一个城池。从后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它可能处于青海湖与祁连山之间,或离两者都不很远。因此这座城应该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有可能是军民两用的。
宋雨:次句“黄昏独上海风秋”中,“海”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解释这是戈壁沙漠的意思,而程千帆、沈祖棻先生在《古诗今选》中解释为青海湖。我同意后者。在分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们提到“瀚海”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北方的大湖;二是指大沙漠 。根据当代学者的研究,明代以前说北方内陆的“海”,几乎都是指湖泊的;到了明清,特别是清朝以后,“海”才多指沙漠或荒漠。
唐风:第三句“更吹羌笛《关山月》”继续深化思念之情。一个“更”字强调内心的感受。以羌笛吹奏反映征人之苦的《关山月》,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此处“无那“即无奈的意思。这一句非常巧妙,历代受人称赞。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说“末转从金闺说边思,两面俱到,妙。只有轻笔,便有馀味。”所谓两面俱到,是说从第三句表现自己的思亲,转到第四句站到妻子的角度思念征人,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跃然纸上。
宋雨:第二首诗继续表现前方将士的思乡之情,基本上是第一首的延续。注意“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新声”与“旧别情”的对比。琵琶伴奏声中翩翩起舞,音乐是未曾听过的新曲,然而它引发的却是边关将士们对家乡的不变的思念之情。你说,这里伴随音乐起舞的,是士兵本人,还是舞女之类的女乐呢?
唐风: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没有明确的答案。首先,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普通士兵与将军的娱乐是不可比的。高适的《燕歌行》里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说明即便是在惨烈的前线,将军们也是不缺美女歌舞的。但他们的“帐下”显然不是普通士兵可以去的。另外,军队驻扎的地域恐怕也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如果驻扎地是军民共用的城池,比如凉州或丝绸之路上的某个人口集中地,则普通军人或同那里的百姓一样,偶尔看到歌舞表演也是可能的。
宋雨:第三句“撩乱边愁听不尽”中“缭乱”意为令人心烦。这个时刻,心中的乡愁是无穷无尽的。诗歌至此,不能再继续写思乡,等待最后一句诗眼的出现。而诗人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用笔轻灵,暗显功力。 “秋月照长城”的是一个想象中的壮阔的夜景。诗人身在塞外,长城横在他与亲人之间,在秋夜广袤的背景下,明月高悬。这种景象一方面似乎继续着乡愁,但另一方面,在博大雄壮的背景下,思乡之情似能获得升华,融入爱国戍边的豪情壮志之中。
唐风:最后我们来看看第四首。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也是盛唐七绝中的一首杰作。 首句“青海长云暗雪山”以博大壮阔的景象起兴。“青海”即青海湖;“雪山”即青海湖北面的祁连山,峰顶终年积雪。在一些赏析文章中“长云”被解释为“浓云”,这是不确切的。长云的意思是连续的云。南朝鲍照的《芜城赋》有“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长与断的意思是相反的。
宋雨:天上的云彩一片片连着,又没有完全呈阴天的状态,于是随着云彩的移动,雪峰的日照时不时被云遮住,就暗下来了。这是“暗雪山”要表达的意思。“暗”在此处作动词“变暗”解,是意动用法。祁连山离青海湖100多里的距离。如果戍边的城堡建立在两者之间,那么看到海拔五千多米的祁连山主峰是没有问题的。
唐风:第二句“孤城遥望玉门关”,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理解“孤城”就是指玉门关,且当时诗人驻扎在此地。这句的意思是“从孤城玉门关遥望。”然而殊不知,玉门关在青海湖和祁连山西面1000里之遥,在那里具体看到“长云暗雪山”是不合逻辑的。而且玉门关也不是当时唐朝军队与吐蕃战斗的前线。我的理解是,“孤城”就是指诗人所在的那座位于青海湖附近的城堡。
宋雨:我同意你的理解。“孤城遥望”意即从这座孤城放眼望去。当然玉门关太远,是不能用肉眼看到的,但玉门关是汉朝和唐朝王朝西部疆界的符号,对为国戍边的将士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作者这样写,也尽显浑雄悲壮的气势。
唐风:“黄沙百战穿金甲”以短短7个字写征战,反映战事的频繁和环境的艰苦。那个“穿”字,通常被解释为“磨穿”。其实,百战之中,铠甲也会被敌人的武器击穿的。这一句暗示了戍边的艰苦和流血牺牲,显示了将士坚韧不拔的气势。
宋雨:正是由于第三句显示的坚韧,便成就了“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千古名句。其实在王昌龄那个时候,楼兰古国早已不复存在。他们在此前几百年对汉朝称臣,后因气候变化而南迁。但同玉门关一样,楼兰是作为一个戍边的符号,而时常被人提起。王昌龄的这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豪迈无比,尽显盛唐气象和英雄本色。
唐风:我一直也是认为这是一句是气势恢弘的誓言。然而最近看了几则前人的解读,却让我深思。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说:“‘不破楼兰终不还’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清代黄白山《唐诗笺注》中说:“黄沙百战,悲从军之多苦,冀克敌以何年?‘不破楼兰终不还’,愤激之词也。”当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中说:“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宋雨:嗯,这还真令人深思!对照前两首中的“金闺万里愁”和“边愁听不尽”,把“不破楼兰终不还”理解为对归家无期的哀伤和激愤似乎也是合理的。如这样的话,三首诗的情绪底色似乎更为一致。也许我们从小被一些“正能量”熏陶多了,使我们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偏见,一说为国戍边,必然豪情壮志。就“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而言,究竟哪一种理解更为合理呢?我们还是留给读者去判断吧。
唐风:这几首诗很好地反映了王昌龄七绝的艺术风格。比如他非常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含蓄深沉,而且非常巧妙地将人物的心理状态与景物联想起来。王昌龄非常重视诗的艺术境界。在他的边塞诗中,孤城、雄关、雪峰、战马,月色等,时常组成非常壮美的意向。以这样的意象为背景,前方将士的勇敢与坚韧便得以更好地体现。
宋雨:王昌龄的绝句富于韵味,常常起句就扣人心弦,如“青海长云暗雪山”起兴效果极好。他的第三句经常不考虑“转”,而是敢于把情绪引得更为深沉,然后末句突然昂扬或改变角度,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此外,王昌龄用词虽然平易,但很优美、考究。比如这组诗中“金闺”和“金甲”,虽然只是一字的美化,但却提高了整首诗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