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对话:如何与医生交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你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到医生的诊所,最令人不满的事情,是交通不够?往往你还没有把事情说完,医生就“不耐烦”了。半途而废,等于没去,或者没解决问题。有些朋友习惯这样(口头或网上)问医生:我哪儿不舒服了,怎么办/怎么回事?让医生没法判断。因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通过你的努力/准备来解决的。至少可以减少医生的时间,和误判的机会。

我尽我的努力,“纲举目张”的把要点归纳起来,而且深信,如果你能做得到灵活运用,你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你的一生也会很感谢你。

这就是:定位,定性,定度,定势 (所谓四定),影响因素。

我们举一个疼痛作为例子。

1. 定位:比如头痛。是在头顶?两侧(左或右)?前额?眼眶?后枕?颈部? 胸痛:哪一侧?前后?上下?腰痛:哪一侧/或脊椎中线?上/中/下?坐骨?骶骨?医生懂解剖,你把定位讲的清楚了,省的TA再花时间去猜。

2. 定性/伴随症状:怎么个痛?烧灼?牵拉?刀割?膨胀?触电?酸?麻?重?蚁行感,肿,等等(所谓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很重要,是医生综合考察的指证。

3. 定度(程度,频率,持续时间)。医院里所谓从 0 到10 的分级其实并不太准确。我认为用影响功能的程度更具体一些。比如:痛的我切夜不眠,每次持续X分钟/小时,每天/每周多少次发作?这些信息,会给医生提供是突发?急性?慢性?严重程度的考虑。以免延误诊治。

4. 定势/转变。是渐强?减弱?强弱反复?有无规律性?还是出现了新的症状?一个脊椎痛的病人如果出现下肢无力,很可能锥体神经损害了,需要马上行动的!不然会瘫痪!

5. 影响因素。有什么因素可以导致症状诱发,激发,加强或缓解,甚至消失?比如活动时诱发或加强,休息后减少/消失也许和运动系统(肌肉,肌腱,韧带,骨头)有关。饱食后仰卧的烧心也许是食物的食道返流? 喝咖啡后头痛/或头痛缓解?吃了一个新药后出现皮疹(需要特别注意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往往被病人或医生忽视)!

掌握了以上四定一素以后,你就和一举一反三,以便以后和医生更有效的交流。

祝大家健康。

油翁 发表评论于
如果我们能做到事前的准备,把症状的定位、定性、定度、定势和影响因素清晰地描述给医生,就能更好地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样不仅节省了医生和患者的时间,也能减少误诊的可能性,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这点,保持身体健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