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时光,解舌尖乡愁 (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虽说稻香村的老家在苏州,但它早就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京城的知名老点心铺子的金字招牌。但在漫长岁月里王朝政权的不断更替中,许多的宫廷御厨和贵族食客们陆陆续续地流散到了津门。随着清末民初紫禁城内糕点师的到来,天津的各色点心铺林立,每块点心几乎都有着当年宫廷美味的影子。

桂顺斋是老字号的清真糕点店,从1924年开始就走进了津门百姓的生活。糕点中八件儿(八样点心)是主打产品,又分大八件儿和小八件儿。大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小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八件儿是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种图案的印模里精心烤制面成。形状有腰子型、圆鼓型、佛手型、蝙蝠型、桃型、石榴型等多种多样且小巧玲珑。还有圆形、桃形、正方形等带有福、禄、寿、喜等不同吉祥字样的点心。入嘴酥松适口,香味纯正。是糕点中的上品。



在津门过往的悠悠岁月中,无论是过节拜年的走亲访友,还是民间百姓的红白大事,它都是绝对的“主角”,一个个糕点盒子走街串巷,装的是传统,盛的是风俗;一块块小小的点心,视觉美观,回味无穷,品的是风味,留的是记忆。

每次回津,我都会到新华路上的桂顺斋店里去(总店在和平路上,不知是否依旧还在。),不要包装盒,每样“白皮儿”要上一、两块。挑好后,售货员把它们码好,用油纸见棱见角地包好,最后用纸绳那么一系。哎呦,光是一看一闻,就令人垂涎三尺了,更别提打开后的慢品慢咂了,真正的唇齿留香 !(在那里买到的“牛舌饼”把我在美国这边的中超内买到的不见脆香的酥皮,只有光溜溜“硬板儿一块的“稻香村牛舌饼”甩出几十条街去)。。。





说起烤鸭店,北京有“全聚德”,天津有“正阳春”。和前者一样,“正阳春”的烤鸭也是脍炙人口,久负盛名。

相传早年北京烤鸭师傅郑春来津谋生落户,在泥泞空旷处盖起了一间门朝东不足百平米的店铺经营烤鸭。因其朝向好门前开阔,每天清晨整个店堂都沐浴在阳光中,即使寒冬店内依然温暖如春。一天郑春师傅突发奇想,在自己姓名中间加上阳字取谐音 “正阳春”以此做字号恰似天人合一。从此“正阳春”生意红火,远近闻名。随着时代变迁,“正阳春”易主,在原址建起了一座占地122平米的二层楼房,更名为“正阳春鸭子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就餐前,经允许,我到后厨去参观了一下。烤鸭的做法蛮复杂的:听师傅讲,要先把处理后的鸭子在入炉前,灌进开水,这样烤鸭子时,鸭子才会熟得快,也会使鸭肉外脆内嫩。接下来就是烤了。鸭子进炉后,先烤鸭子被刀切了的右侧,使热气从刀口处进入鸭膛,把鸭肚子里的水煮沸。当鸭子右侧的鸭皮烤成橙黄色时,就翻过来,用火烤鸭子的左侧,然后再烤整个鸭背(每一步骤需要用时多少都精确到分钟)接着就照上面的步骤循环往复地烤,直到鸭肉全部上色成熟为止。师傅介绍说,他们用的火烤材质全是果木,烤出来的鸭子,鸭皮鲜黄松脆,肉质鲜嫩。



在美国的中餐馆吃过几次烤鸭。在国内别的地方也品尝过烤鸭。鸭肉的区别先放一边,在“正阳春”吃到的烤鸭和前面提到所吃的烤鸭,主要的区别就在鸭皮上。几近枣红色的被炙烤后刚出炉的鸭皮松脆酥香,用薄如蝉翼的春饼裹上葱白、沾上甜面酱,往嘴里一送,那感觉真是异常鲜美,满口留香。

除了“招牌”烤鸭外,“正阳春”的其它菜品也蛮好吃的,那顿饭让人吃得心满意足,享受其中 。。。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