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但是一个源自于它的词——“返老还童”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返老还童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追求,也是许多外国人的梦想。但不管我们怎么梦想、怎么追求,好像在地球上还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为此,有些人只好编一些童话、神话或传说来过过干瘾。
好些爱望文生义的人都觉得“返老还童”是指一个耄耋老人最终变成了青春少年。但其实,《云笈七签》所说的返老还童应该只是一种变化趋势,而非一个状态。
人的一生就像是在时间的大河中嬉戏。随着时间的流淌,我们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被河水带到了下游那个属于自己的终点。但是,有一些头脑清醒、毅力强大的人却在这时间的河流里逆水而划。
尽管这种不懈的努力并不能让他们逆流而上,但却大大降低了他们顺流而下的速度。当他们的同龄人的年龄和相貌都来到70岁时,而他们却看起来只有50岁。这其实就是一种返老还童。
这种相对于其他同龄人而言的逆生长不仅仅表现在外貌上,它是一种从里到外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医美所制造的那个表面光的驴粪蛋能够比拟的。
所以,只要我们找到了那个适合自己的一套养生措施,并且做到持之以恒,就肯定会取得一定程度上返老还童的效果。
现今的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凡事都讲究个量化管理。因此,返老还童这个反映变化趋势的词汇并不是评估养生效果的最佳方式。
这就像班主任老师在年终评语中用”成绩稳步上升“表扬了某位同学一样,可事实上,该同学只是从原来的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二。
有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左右,但绝大多数人的最后7、8年都是在病痛中度过的。因此,我们养生的第一层境界应该是尽量做到年老之时没有任何病痛。
在这个层面,虽然我们不追求绝对意义上的长寿,但却追求无疾而终。这是我们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五福之一。
除了追求无疾而终以外,如果我们还能长寿,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活着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基因本能。所以,我们养生的第二层境界就是要争取活到100岁以上。
可想成为百岁老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中国,14亿的庞大人口中只有7千多人活到了百岁之上。这成功的几率比考上清华北大还要小许多倍,可能与古代考上秀才的概率相当。
虽然这养生的第二层境界已经很难达到,但它还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百岁老人都已基本上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而需要家人的伺候。
《黄帝内经》曾说,上古时期的养生高人能做到度春秋百岁而动作不衰。他们不光动作不衰,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而不拖累家人,而且还有传宗接代的能力。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想要达到养生的天花板确实是非常非常难,其难度与古代考中状元差不多。中医药王孙思邈应该算是一个摸到这养生天花板的人。因为在唐朝的生活条件之下,药王竟然活到了140岁,几乎是当时正常人寿命的3倍。
另外,四川军阀杨森虽是个残暴的人,但同时也是个养生达人。他应该是近代离养生的最高境界最近的人之一。因为尽管杨森的寿命只有93岁,但他能在90岁时让他的小老婆怀孕,还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说明杨森的养生功力并不是浪得虚名。
由此可见,以上的三个养生境界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以成功的目标。
大家都知道,养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需要持之以恒。但持之以恒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只有在我们明确了养生所能达到的境界、体会到榜样的力量之后,养生有所成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