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斯瓦米·阿比希克塔南达(Swami Abhishiktananda)

1-斯瓦米·阿比希克塔南达(Swami Abhishiktananda)

头衔 僧侣,苦行僧

个人

出生 亨利·勒索

1910 年 8 月 30 日

法国布列塔尼圣布里亚克

逝于 1973 年 12 月 7 日(享年 63 岁)

印度中央邦印多尔

宗教 罗马天主教

印度教

国籍

法国(1910-1960 年)

印度(1960-1973 年)

高级职位

灵性导师- 斯里·纳南南达·吉里

弟子-斯瓦米·阿贾塔南达·萨拉斯瓦蒂

引文

如果我必须传达一条信息,那就是 卡塔奥义书的“醒来,站起来,保持警觉”的信息。色彩可能因听众而异,但本质却超越了。基督的“我是”的发现是任何基督教神学的毁灭,因为所有概念都在经验之火中燃烧殆尽。

阿比希克坦南达(梵语:?????????????,罗马化:Abhi?iktānanda;1910 年 8 月 30 日,布列塔尼圣布里亚克 - 1973 年 12 月 7 日,印度中央邦印多尔),生名亨利·勒索克斯,是一位出生于法国的印度僧侣。1948 年,他移居印度,寻求一种更为激进的精神生活形式,按照印度传统接受了桑雅萨,成为印度教-基督教对话的先驱之一。与拉玛那·马哈希、格纳南达·吉里和 H. W. L. Poonja等著名圣人多次接触。 Poonja 的帮助,使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获得了深刻的不二论体验,并最终认识到了不二论的真理。

传记

早年和本笃会修道生活 (1910-1948)

勒索克斯于 1910 年 8 月 30 日出生于布列塔尼北部海岸的小镇圣布里亚克。他是 阿尔弗雷德·勒索克斯 路易丝·索纳福的第一个孩子,他们给他取名为 亨利·布里亚克·马利。1921 年,他的父母将他送往沙托吉龙的小神学院,1925 年他从那里进入雷恩的大神学院。从童年起,他就感受到了修道院的使命:“从一开始,我被吸引并继续前行的,是希望在那里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能更直接地找到上帝的存在……”19 岁时,他被接纳为圣安妮·德·凯尔戈南本笃会修道院的见习修士,在那里又度过了 19 年(1939 年至 1941 年之间有短暂的中断,当时他被要求以法国陆军中士的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早在 1934 年,勒索克斯就听到了前往印度的召唤,当时他进入修道院还不到五年。这与他更激进的沉思生活的使命密切相关而这是他在现有的西方修道主义框架中所缺乏的。他用自己独特的短语表达了这种感受,这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超越,永远超越。”

1947 年 5 月,他写信给蒂鲁吉拉帕利的主教,请求他帮助“在蒂鲁吉附近的某个地方定居,这样,他就可以住在某个隐居处,在那里过上沉思的生活……尽可能地符合印度桑尼亚萨的传统。”这封信最终得到了一位法国神父朱尔斯·蒙沙宁的回复,他于 1939 年 44 岁时离开印度。后者尽力帮助勒索克斯安排他抵达印度。在 1947 年 8 月 7 日的信函中,蒙查宁建议他未来的伴侣:“尽可能多地学习英语。你不会反对纯素食(这是苦行僧生活的必需品)。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勇气……完全脱离西方事物,对印度有深厚的热爱……”

苦行僧生活(1948-1968)

1948 年 8 月 15 日,勒索克斯抵达科伦坡,几天后在库利塔莱(泰米尔纳德邦)与朱尔斯·蒙查宁会合。1949 年 1 月,两位苦行僧参观了现代印度最伟大的圣人之一拉玛那·马哈希(1879-1950 年)的修行所,该修行所位于蒂鲁瓦纳马莱(泰米尔纳德邦)的阿鲁纳恰拉山脚下。勒索克斯与圣人的会面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述:“我认为在蒂鲁瓦纳马莱的这次逗留是一次真正的隐居,同时也是进入印度教修道生活的开始。我想……进入伟大的寂静与和平,正如我所读到的和别人所说的,这可以在修道院找到……”拉玛那·马哈希的达沙纳 (darshan) 成为他第一次接触不二论智慧的契机:“在当代阿鲁纳恰拉圣人身上,我所看到的是永恒印度独一无二的圣人……这是一种穿透一切的召唤,将其撕成碎片,并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深渊。”

1950 年,勒索克斯和蒙查宁遵循他们的修道使命和新兴的精神理想,在圣河卡弗里河 (Cauvery) 河岸建立了萨奇达南达修道院 (Shantivanam),目的是让不同传统的僧侣能够和他们一起沉思默想,分享“对独特事物的追求中默默的交流”。按照印度传统,他们给自己取了新名字:勒索克斯Le Sa??ux 变成了 Abhishikteshvarananda(“受膏者的幸福”),后来缩写为 Abhishiktananda,Monchanin 变成了 Parama Arubi Ananda(“至尊者的幸福”

修道院的日常活动以三次 sandhyavandanam-s(在白天、夜晚和中午的交汇点祈祷)为基础,辅以梵文和泰米尔语文本和赞美诗。尽管两位僧侣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沉默,但他们还是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精神和印度学研究。

从 1952 年到 1955 年,阿比希克塔南达多次访问圣山阿鲁纳恰拉,这段记录可以在他的著作《阿鲁纳恰拉的秘密》(1975 年死后出版)中找到。在这些访问期间,他在山洞里呆了很长时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沉思。1953 年,他遇到了一位著名的不二论老师 Sri H.W.L. Poonja(后来也被称为“Papaji”),他对他的精神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5 年,他在蒂鲁科伊卢尔第一次见到了当代圣人斯瓦米·斯里·格纳南达·吉里:“我忍不住要按照我们印度教的传统,向他深深地叩头,我相信我可以完全臣服于他……我现在知道印度人所说的‘大师’是什么意思了……”后来,斯里·格纳南达成为斯瓦米吉的大师,他的教诲在斯瓦米·阿比希克坦南达的著作《大师与弟子》(1970 年)中得到了雄辩的描述。斯里·格纳南达的信息集中在禅定(冥想)的实践上:

回到内心,

回到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

注意不要让任何东西进入。

深入到你自己的内心深处,

到思想不再存在的地方,

注意不要让任何思想在那里出现!

在那里什么都没有,

充满!

在那里什么都看不见,

存在之景!

那里什么都没有出现,

自我突然出现!

这就是禅定!

阿比希克塔南达对上师的深切敬意在他那段时间的信件中清晰可见:“我在这里和上师在一起两周。我完全被‘迷住了’……如果那个人明天要我像萨达西瓦·梵天那样赤身裸体、沉默不语地上路,我无法拒绝……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不二论的真理……”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阿比希克塔南达开始定期前往印度北部朝圣,1968 年,他永远离开了 Shantivanam,将其交给了 Bede Griffiths OSB Cam (1906-1993),以继续发展修道院。

1950 年,亨利·勒索克斯参观了 Srirangam 寺庙。尽管寺庙禁止非印度教徒进入,但他还是冒险进入了寺庙。当时陪同他的詹姆斯·斯图尔特注意到,他把目光从写着这些字样的牌子上移开,继续走进寺庙。进入寺庙后,他拒绝参加印度教仪式,正如他在一封信中所说:

牧师拿起一个装有樟脑的托盘(……),点燃它,讲述 Sri Rangam Nathar [即毗湿奴] 的荣耀,并开始为我举行礼拜……我从未受到过如此好的待遇,但无论如何,这都无济于事,因为我应该做 anjali,俯伏在火焰上,把手放在眼睛上,把灰烬放在额头上等等……我抗议——恐惧愤慨!—?亨利·勒索克斯Henri Le Sa??ux

晚年与觉醒(1968-1973)

1968 年 10 月,阿比希克坦南达定居在 Gyansu(距 Uttarkashi 一公里)的一个小 kutiya,1969 年至 1971 年期间,他在那里独自度过了六到八个月。他的主要目的是过一种沉思的生活,他写信给一位密友 Odette Baumer-Despeigne 说道:“……住在这里通常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几乎不敢指望成为我在 Gangotri 写到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存在,但至少我可以成为那种人……” 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了一系列宗教间会议、研讨会和学习课程,包括参加在班加罗尔举行的全印度研讨会(1969 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20 日)等。

然而,其中一个他晚年的主要事件是与一位年轻的法国人马克·查杜克 (Marc Chaduc) 的会面,后者后来成为他唯一真正的杰出弟子。他们于 1960 年代末开始通信。在阿比希克塔南达的第一封信中,他回答了马克关于永久留在印度的可能性的问题,他说:“……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印度如此强烈地见证的内部奥秘……如果没有沉思的感觉,来到印度是绝对没用的……”查杜克于 1971 年 9 月 29 日抵达印度,当时他 27 岁,几周后,即 10 月 21 日,他在德里会见了阿比希克塔南达。在德里一起度过的最初十天,两人之间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师徒关系,这给 阿比希克坦南达 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发现他(Chaduc)是一位真正的全能弟子。和他以及两位年轻的印度教徒在一起,我从另一个角度体验到了什么是师父。其实,是徒弟成就了师父,你必须亲身体验,才能领悟这种“无法言表”的关系...... 阿比希克坦南达。

随后,阿比希克坦南达 派 Chaduc 去朝圣,包括 Sri Ramana 的修行所和 Arunachala,阿比希克坦南达 之前曾在那里经历过深刻的精神体验:“毫无疑问,Arunachala 是一块强大的磁铁。我多么想带你从一个洞穴到另一个洞穴……” 在生命的最后二十个月里,阿比希克坦南达 的 Advaitic 体验加深了,他完全清楚地认识到了奥义书的真理:“Om Tat Sat 咒语整天都在吟唱……那个 madhu(蜂蜜),万物之于万物,那个不断飞向彼岸,那个充满荣耀的金色 Purusha——你太了解它了……”

1973 年 6 月 30 日,阿比希克坦南达 与当时的神圣生命协会主席 Swami Chidananda Saraswati 在瑞诗凯诗的恒河岸边安排了一场非常简单的仪式沙度克接受了 sannyasa-diksha(沙度克的启蒙),之后他被称为斯瓦米·阿贾坦南达·萨拉斯瓦蒂。阿比希克坦南达被这次经历深深感动,他认为这是他自己人生的巅峰。他更清楚地认识到,真理不受任何概念、神话或符号的制约,超越了它们:“我们必须深入到最深处,才能认识到在名相(名称和形式)层面上没有共同点。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各种各样的名相……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彼此的奥秘……从每个名相出发,就像从跳板出发,冲向无底的海洋……”。

他的遗作《彼岸》是他在大三摩地前几个月写的,反映了他最后的经历,他的弟子斯瓦米·阿贾塔南达在书的前言中提到:“……斯瓦米吉所写的一切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他自己也实现了。这就是他作品的美,是他沉默的成果。”

1973 年 7 月 14 日,阿比希克塔南达心脏病发作,他自己称之为“精神觉醒”。他生命中剩下的几个月是在极乐和领悟的状态中度过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表达:“哦,我找到了圣杯……寻找圣杯基本上就是寻找自我……你通过一切寻找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个探索中,你到处奔波,而圣杯就在你身边,你只需睁开眼睛……只有觉醒。”

1973 年 12 月 7 日晚上,在印多尔,阿比希克塔南达又一次短暂的心脏病发作,大约晚上 11 点去世。他的遗言是“上帝的旨意得以实现”。

遗产

为了通过出版他的书籍和未出版的手稿来促进阿比希克塔南达的信息和作品,雷蒙·帕尼卡、帕特里克·德索萨、雅克·杜普伊斯、西塔·拉姆·戈尔、拉姆·斯瓦鲁普、N. 尚塔和詹姆斯·斯图尔特于 1978 年成立了阿比希克塔南达协会(德里)。该协会在为印度教-基督教对话做出贡献 30 年后,于 2008 年解散,他的书籍的英语和各种印度语言的出版权被转让给德里兄弟会 (DBS)。因此,成立了一个名为阿比希克塔南达宗教间对话中心的新部门,以继续在印度和国外用英语推广阿比希克塔南达的作品。这项工作也由修道院宗教间对话 (DIMMID) 在西方继续进行,该中心拥有除英语和印度语之外所有语言的全球版权。该中心还存储了 阿比希克坦南达 档案,其中有 阿比希克坦南达手写或打字的手稿,年代大约在 40 至 63 年前。计划对档案进行数字扫描,并在特定条件下向印度和国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