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最后一场总统辩论中,民主党总统奥巴马认为,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夸大了俄罗斯的危险,暗示俄罗斯不再是一个地缘政治威胁。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表明(下图 CNBC/AA),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同意奥巴马总统的观点。接着普京又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使怀揣恢复帝国雄心的俄罗斯面临与北约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因为北约第5条规定,对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开战初期北约担心莫斯科可能会袭击波兰和罗马尼亚的(乌克兰)补给线,这两个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不过到目前为止,普京还没有表现出触发第5条的兴趣,但黑海(沙皇认为是俄罗斯的湖泊)再次成为冲突和紧张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这个几乎没有海军的国家成功挑战了俄罗斯在黑海的海军力量,让俄罗斯黑海舰队没了脾气,使乌克兰可以自如地沿海岸线运送粮食。对普京来说更具毁灭性的是,他非但没能实现入侵乌克兰时定下的战略甚至战术目标,他的侵略行径还导致了欧洲、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战略结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制裁。现在俄罗斯是一个孤立且军事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然而,莫斯科在未来几年将为经济损失所困扰。据估计,有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因战争而逃离祖国,包括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跨国石油巨头BP、埃克森和壳牌的撤离,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陷入瘫痪。西方冻结3000亿美元资产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下图 THE WALL STREET JOURNAL/DAILY SABAH),中国大陆的介入只能部分地减轻俄罗斯的压力。俄罗斯经济的裂痕正在显现 - 据国有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入侵后西方的制裁使该公司的收入至少在十年内低于战前水平。部分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士对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感到担忧,但普京不会停止这场不能输的战争,即使他愿意牺牲一切来避免灾难。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所表明,一个孤立、军事化、衰落的强国是极其危险的。
与此同时,北京在中亚及其他地区实力的增长不太可能让克里姆林宫关心自己在中亚势力范围的人高兴(下图 ISPI90/CARGEDIE ENDOWMENT)。北京与莫斯科的紧密关系还让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于是,俄罗斯长期以来的军事伙伴印度,现在正更多地向美国靠拢。俄罗斯与朝鲜的调情也使其与韩国的关系 - 以及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 变得更加复杂。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场景,则让俄罗斯和中国大陆都感到恐惧 - 身边出现一个新的、在伊斯兰世界有影响的拥核国家。德黑兰的代理人一直是中东地区的麻烦源头:胡塞武装威胁红海航运,哈马斯贸然与以色列开战,黎巴嫩真主党威胁将这场战争扩大为地区冲突。伊朗虽然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关系密切,但似乎难以控制两国的民兵组织对美国军事人员发动了袭击。一个混乱而不稳定的中东对俄罗斯和中国大陆都不利。朝鲜呢,中、俄、伊三国其实都不真正信任反复无常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摇摇欲坠的国际秩序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国际侵略,根源在于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货币操纵和对资源的暴力掠夺 - 例如,导致大日本帝国在太平洋地区采取的侵略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实际是一个掩盖侵略的国际组织。亚洲和欧洲列强在任其发展的情况下,陷入了灾难性的冲突。有鉴于此,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友建立了一个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经济秩序。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下图 slideshare/centerforfinancialstability),他们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奠定了基础,这些组织共同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刺激了国际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
由于俄罗斯、中国大陆、伊朗和北朝鲜等修正主义国家的搅局(下图 FOREIGN AFFAIRS/Linkedin),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受到破坏。美国为赢得与中国大陆的竞争而追求的在岸、近岸和“友岸”政策,确实预示着一体化的减弱,虽然全球化尚未消亡。近十年来,美国基于本国原因基本上没有参与贸易谈判。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对商品和服务更自由流动的渴望能否继续存在?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很难想象东西方对立的这种趋势会逆转。曾几何时,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世界和平的繁荣之路。现在呢,领土、市场和创新的零和博弈被奉为王道。尽管如此,难道人们忘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吗?难道人类愿意让那段历史重演吗?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Rice, C. (2024). The Perils of isolationism. FOREIGN AFFAIRS. 链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perils-isolationism-condoleezza-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