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北大一年级新生中有30.4%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
“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这些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他们表现出的是一系列叫做“空心病”的症状,整体就是一种很“丧”的感觉。
“空心病”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一种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它表现在抑郁、孤独、自我缺失、外部认同、被评价的恐惧、自杀倾向、自我否定和厌恶等方面。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现在的教育是在帮助年轻人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年轻人?
引发青年“空心病”的主要因素不在青年学生自身,而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价值观的多元化、父母和孩子的代际差异、评价体系极其单一以及功利化的教育等。
尤其是资本化和功利化的教育:分数、升学率都成为教育GDP的指标,都会被转化为经济收入。学校、机构出名了,就可以收很高的择校费、代班费,然后就成为一门产业。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导致空心病愈演愈烈。
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成绩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年轻一代,从小到大被评价,到处参加考试,一路一直考第一就很爽吗?不是的。“你知道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吗?是每次都考第一”。
“请不要夸赞我,肯定我,你现在可以肯定我,下次就可能会否定我,我们讨厌被评判。”
大批得了“空心病”的年轻人,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
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老师和长辈们,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为了一个好的科研成果,有时候会数据作假;为了能够挣到钱,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作为一个医生,可以收红包拿回扣;老师上课不讲知识点,下班时在辅导班里讲……
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思想下,什么都可以买卖,代价是丢弃自己的精神信仰。
所以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一个人首先得自己活明白,你才能帮助孩子活明白。
年轻一代,在周围都是荒漠的情况下,只能靠自个儿成全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