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读后记
网上搜索时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西村吉雄出版这本书时已经年过70了——刚打开书看时我下意识地以为作者也跟我年龄相仿年过四旬——这大概能够解释这本书为什么阅读体验不佳、没有爽感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译者侯秀娟翻译的问题,她是学日语的,如果她是学电子通讯或类似工程、技术专业,或者她在相关产业工作过多年,相信可以更加通俗易懂、表意传神,使表达的观点更加简练精简、主题鲜明。
我不准备汇总书中的观点——其他相关从业者自然会做,只敲字记录下我看完全书所学习和感悟到的东西:
- 封闭必致落后,开放交融才能吸纳和应用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工艺。中国历史上曾经闭关锁国多年,结果积弱积贫,变得落后挨打;没想到作者在书后面的篇章里也多次用到“锁国”二字来形容七、八十年代的日本。
- 垄断的企业没有竞争力。作者举了日本电电(电报电话公司)的例子,并称不少通讯电子公司都是由日本国家所有或者类似于国家经营,而且税法上盈利需要缴纳更多的税,硬件资产上必须拥有制造业务才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融资等等,这导致了企业经营者、公司高管不重视市场竞争、不想方设法做好广告营销、技术迭代、节俭成本。
- 1生2、由2生3、由3生万——即一个改善引发一种优化,一种优化带来新的创新,一种创新又产生另外的应用……如此持续不停地演进,向完全没有设想过的场景、边界进行突破,就有可能造成质的改变,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 时代总在变,“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项技术、一个新发明能够带领公司红火10年是正常现象,持续成长20年也有可能,30年都享着“一招鲜、吃遍天”的红利就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了。日本是输给了时代:英特尔存储业务曾经败给了日本、日本存储业务又败给了韩国三星+海力士、三星综合很强但晶圆代工上不如台积电、……每家公司都有可能凭着创始时卓越的精神气质(往往是初代领导人所奠定的)赚上1、20年的钱,而只有勇于革新(敢于拿刀砍自己的肉、敢于革自己的命)才能鹰脱旧羽、凤凰涅槃。
- 一定要开放,be open and share。真诚地面对自己、客观科学地看待科技产业。既勇于向外求——如果看到自己不足的话,也勇于将自己的好产品大力推广;积极地从市场用户、从实际接触和使用的人口里听取反馈,再迭代提升、持续进步。
- 企业不要做太前沿、基础型的研究(对应的,高校、被资助者应该有理论的、务虚的、超前的探索——一个国家级别的当量,基础前沿的研究必须得有)。仙童、英特尔的创始人、“硅谷市长”罗伯特·诺伊斯主张:只要结果不要原因——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分析原因;他提出“最少信息原则”——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越少越好,即:针对问题大致推测出其答案是什么,然后进行启发式的探索,如果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就重新回到出发点,尝试采用别的方法;努力避免为真正【理解问题】而进行大量研究。
- 坦然面对不足和积极坚定地参与进竞争。一时的成败不可避免,但不能下牌桌。想想整个欧洲在最近的半个多世纪中并未诞生那么多的电脑、手机品牌,也没有如美国这样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当然全球各主要地区也都没有美国多),但他们也确确实实地产生了ARM、Linux这样的几乎全部移动终端都在使用的基础架构协议、编程语言,也依然拥有英飞凌、意法/ST、恩智浦/NXP这样的在汽车电子领域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的芯片品牌。
- 得人才者得天下。美国总统如果邀请半导体产业领导人开会的话,他会发现与会者中至少有1/3的华人面孔;如果细看现代持续报道比较多的芯片半导体产业,从EDA、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众多排名靠前公司的成长史,华人都占据着浓墨重彩的篇章,曾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开创作用,像黄仁勋/Jensen Huang、张忠谋/Morris Chang、苏姿丰/Lisa Su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大佬级人物。美国二战后科技突飞猛进,硅谷中持续催生了半导体、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开创性的产业和人物,跟美国在持续吸收优秀人才、教育筛选体制高效有关。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唐朝的西安拥有各国各族的人,朝廷重臣中可以委任外国人,这是何等的恢弘胸襟和超脱自信啊。
- 真正地专注产业实际规律,而淡化地域感和情绪冲动。中国人这么聪明、人口这么多,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做不出好东西来,但要警惕的是——专注和尊重规律;同时,要敢于亮剑。既然现在就是个经商的社会,那就大胆地持剑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