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處見天地,止觀中悟人生\'——儒釋道交融的禪修之旅

在自学中医课程时,记得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看到有对七七生命周期的阐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说的便是我当下将要面对的光景,一个女性的人生下半场就此拉开帷幕,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它就在你的面前。上半场如果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怎么好好地活着,是为他人眼中的我而活,追求世俗的成功。那么在下半场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要想一想将来如何求得好死,为了内在的本我求得善终,心安而无遗憾。在这样的心境下,我走进了禅修班。

禅修课的第一阶段是冥想打坐,这是禅修课练习的重要功课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这会导致心火过旺,容易五心烦躁,多思虑而致失眠多梦。中医认为打坐,冥想有帮助于引火归元。禅修课上法师开示,讲述了打坐的功能有三项:第一是达到身心平衡,第二是达到精神稳定,第三是达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开发。这点和中医有融会贯通之妙。中医把“神”分为“元神”和“识神”。元神是主宰生命活动的本元之神,存于脑。(古代中医没有把心和脑分得很清楚。)它是先天的,五行属水,自主发挥作用,养生用元神。识神(思虑神)是在元神基础上产生的思虑识见活动,是后天的,五行属火,其活动可干扰元神。重点来了,识神活动越多越干扰元神,翻译成白话就是,越聪明越伤元神。这就是为什么极聪明的人早夭的多,抑郁的多,想得越多越伤身。所以修行和养生都要养神,就是要少焦虑,少思量,减压放松。

再来,人有自我修复能力,由元神控制,往往发生在睡觉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除了做梦,识神基本不工作。也就是说,识神越虚空的时候,心神越清明,元神发挥的作用更大,身体得以休息和修复的更完全。所谓打坐冥想的目的就是要抛除杂念,清明心神,达到无我状态。所以修行和养生的进阶步骤是“恬”“淡”“虚”“无”,第一步保持身心愉悦,第二步降低欲望,减少内耗,第三步去除杂念,清明心神,再高阶大概就是修行者的最终境界,隐居山林达到无我且无为的状态吧。最近在拜读韦羲的《照夜白》,他是通过介绍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来阐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哲学体系。留白是中国画特有意境,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鳌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而不空虚是中国的美学、哲学,中国人认为虚无才是存在之本。有我和无我,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的大自在。

第二阶段的课由零开始,法师介绍了很多佛教基本知识,如佛祖的诞生,佛教的起源,禅修和皈依的意义,以及五戒十善的重要性,每一讲都值得好好体会。如果有人问我,这期禅修课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大概会回答是“止观法门”吧。法师常说的定慧等持,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無相涅槃。其实止观就是为了修行而提出的方便法门,止名定,观名慧。在诸多经论中所说的法门都和止观有密切联系,比如一心二门与止观,八大人觉与止观等等,这些经论都赞誉了止观双修对修行的重要性。跨鹤出银笼. 夫不观其心者,而不见其微;不观其身者,而不见其离;若不见其离微者,则失其道要。佛法真正的修持就在于止观。

名词解释好像不难理解,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特别在女性思维模式中,情感复杂、敏感、细腻,注意细节、追求完美、自我意识强、认同感强。某些时刻,自己在被一件事困扰,很想脱身,却怎么也脱不开;很想让思绪停下来,让注意力从那件事上挪开,可怎么也放不下。自己的脑海里上演没完没了的小剧场,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心像是掉入失落的沙洲,或沉入无底深渊难以自拔,或随沙海迁移飘散不能自控。禅修课上法师告诉我们,一念生,万念生,从而产生蝴蝶效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事来则应,事过不留,不要在心里纠结。如果寂照是心的体,止观也就是心的用。修行即修心。在禅宗看来,人的本性即佛性,只要能够顿悟自心即是佛,便能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让我联想到了阳明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人的心中本就存在天理良知,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只需要通过内省反思,去除杂念,就能够实现知行合一,达到圣人境界。禅宗和心学都认为,人的心灵是最重要的修炼场所。禅宗通过坐禅来观照内心,去除妄想执着;心学则通过内省反思来发现良知,实现知行合一。两者都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觉悟,认为这是达到最高境界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