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花一年时间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良医是不能成了,但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始终未减。在考大学的年纪错过了西医医学院,往后也只有中医能满足自己的热爱了。虽然是爱,但过去二十年一直有更现实的柴米油盐,功名利禄要追求,并未有时间分配给中医。虽然成套的大学中医本科课程的书早已买好了,摆在书架上,却只是偶尔翻阅一些医家的畅销书而已。感谢自己过去的努力工作,如今提前退休了,终于有时间系统地好好学学了。 开始学习前,我做了很多功课,比较很多人的学习经验。我认定,中医基础理论是系统学习中医的入门课程,是之后所有课程的基石,只有理解掌握这些中医的背景起源,发展历史,学说理论,哲学思想,才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医诊断,药剂,药方,针灸经络等等未来要学的一切。所以它成了我开始的第一门课。我采取的学习方法是一边自学看书,一边看中医药大学的视频课程。我有两个视频一起对比着看,一个是黄正光的,他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将书里的内容走一遍再汇总,适合看书后巩固书面知识点。另一个视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的,退休前他是中基教研室主任,他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能展开和联系临床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他在业内现在也比较热门。他一直强调,要真正学好中医,而不只是医典明录的执行者,必须学习大量的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易经》,阅读大量的古籍,比如中医古籍,古文原版书。(老Z提点说,最好要通读中国哲学史,有道理,因为中医的思想理论体系就来源于中国的哲学史。)因为古时候,中医本身就是文人自学的乐趣。也许这话不严谨,但却是事实,即使你平时只看连续剧,也能看到某书生某公子开方子的场景,比如贾宝玉就会给晴雯换药方。 在快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就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求知的愉悦感,类似多巴胺分泌的舒服。这个正是一个兴趣爱好应该给人带来的正向的心理作用,我体会到了。潘毅在讲“心主神明”这个概念时,讲到中医对“神”的分类。它突然打通了我在中医,养生,修仙这几者之间的界限。我自己的体质是上热下寒,心火大,容易心火上炎,五心烦躁,失眠多梦。很多人劝我要打坐,冥想,站桩,虽然我知道要引火归元,但我一直没有试行过,就是心里并没有认可它的原理“为什么”,可期的效果“怎么样”。潘毅的教学说通了这一点,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爽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