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李子柒: 你也老大不小了, 奶奶有催婚吗? 说说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 子柒回答: 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善良和孝顺嘛, 踏实点就行了. 哦, 还有, 得帮我挖地.
如果说凡人有执念, 那么, 每个人的执念都有迹可循. 科技 / 商业双料天才马斯克 Elon Reeve Musk 疯狂追逐疯狂的梦想蓝图, 他是在孤独中长大的. 个性同样霸道, 冒险, 工作狂的川普, 只要回溯他爹养育小孩的理念和执行力, 就不难理解小川中川老川一路走来, 何以折腾个没完没了, 且命中注定 ---- 逆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英文人林语堂认为, 人生最完美精致的境界是 “住英国房子, 坐德国车子, 穿法国衣服, 娶日本太太, 吃中国菜”. 不敢质疑先生的眼神, 搁如今, 这调调可是土得掉渣. 一个从小在 “民以食为天” 的环境里过日子, 吃中餐长大的人, 成年后, 欲从此一日三餐改吃西餐, 会是啥样的光景? 摒弃合食 / 不用公筷的陋习, 采用一人一食的方式, 倒是二话不说, 我欣然接纳. 然而, 吃不上中国菜, 时间一长, 难免心思思, 咬手指.
换个语言频道, 不太难; 换个胃, 很为难, 为什么呢? 问天问大地, 也问问我自己. 这会儿, 略去所有的以科学为名的学术研究. 简单而言, 就是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熟悉的味道, 才有幸福感. 爱过的人, 刻骨铭心; 路过的风景, 养眼养颜; 吃过的佳肴, 要鲜活有多鲜活. 是碳人还是硅人? 这些, 皆是鉴别诊断的要点.
中餐的灵魂是咸, 厨子 / 厨娘做菜时, 手一抖, 天女散花一般地撒下盐巴, 一盘豉椒炒肉丝几乎就超出一天钠的标准摄入量, 更别提调味的生抽老抽, 蠔油, 豆瓣酱, 老干妈辣酱等等各款 “隐性盐”.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 高钠, 低杂粮, 低水果的饮食结构, 加上嗜食腌制品和油炸品, 无异于 “自杀式” 的 Diet. 不仅如此, 中餐还特别讲究滚烫, 什么都要趁热吃, 这岂不要命? 简直害死宁.
在北美生活多年, 不爱薯条汉堡三明治甜甜圈, 不爱意大利萨饼; 喜欢色拉和啃德鸡, 喜欢新鲜出炉的 Ciabatta bread 和鲜榨果汁, 喜欢日本餐尤其生鱼片和寿司. 可终究, 仍然喜欢寻觅旧时外婆的味道, 誓如, 粉丝, 冬菇, 瑶柱, etc. 于我, 姜汁撞奶或双皮奶是世上 No. 1 的甜品. 受东莞腊肠的撺掇, 偶尔还是会尝一尝. 我想了又想, 脑归脑, 胃归胃, 这中国胃再怎样铁打铜铸, 也指挥不了大脑, 自创 “混血儿” 式的 Diet, 对得起自己的心肝脾肺肾, 也与这儿的山青水秀花香鸟语, 般配哦.
至于音乐的品味, 南风那个吹, 木棉那个飘呵, “晚风像梦在悠悠流动, 风中借出今晚, 让心去相拥”, 我自岭南来, 细胞无疑被港台音乐侵袭, 听着那些靡靡之音, 很早就习惯脱口而出 Baby, Darling. “随时随地与你再遇, 我对你一样”《只怕不再遇上》张国荣 & 陈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