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误解的画家
2024-11-09 07:39:04
一个被误解的画家 — 走访 Norman Rockwell Museum
他的画让人会心一笑。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幽默的插画家。
如今更多了尊敬。
提到Norman Rockwell,脑海里自动浮现他的自画像
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后来也有不少画家各自表述
Eric Joyner
Charles Boyer
这一张有MAD的精髓
参访NR(Norman Rockwell)博物馆时,恰好有MAD 特展,MAD是从1952年开始发行的讽刺漫画杂志,陪伴过一代又一代喜欢漫画的人长大。我们走进展厅时,拄着拐杖的比推娃娃车的人多,爽朗的笑声此起彼落,不知是被展出的漫画逗笑的,还是想起青春年少时的阳光。都有吧。
太阳底下的事物都是MAD嘲讽的对象,挖苦却不失幽默。比起现在许多人对待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有教养多了。可惜那一辈人已逐渐远去。
NR为 Saturday Evening Post 画了半世纪的插画,创作无数,但是版权多属杂志社。也正因为NR大半辈子都在替杂志画插画,有些艺评家不把他当艺术家,只承认NR是插画家。而NR也自称是插画家,其实这更显出他的谦逊。这世界有太多人太把自己当回事。
NR工作室的导览员,说了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听说NR会回覆每一封信,于是鼓起勇气写信给NR,讨亲笔签名,NR 确实回信了,但是,他信里说赠送亲笔签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然后他在「可笑的事情」几个字下签上自己的大名。
「这是我至今最珍惜的一封信」,导览员说。
也许就是谦逊且不介意自嘲的优质人格,让他为成人世界保留了些许童真。
一群偷偷泅水被抓包的男孩,连他们的狗都知道做错事了,夹着尾巴跟着跑。
警长认真的听着离家出走的小男孩说话,柜台后的店员半扬的嘴角快憋不住笑意。
我很想知道红色包袱里装的是什么。
画家认真的观察仕女的胸针。
仕女:终于有个识货的。
感恩节快到了,有一张画,也许你见过。这是NR听了罗斯福总统1941年的「四大自由」演说后,深受召唤而创作的「自由系列」之一,免于匮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
画家以他擅长的方式表达对时事的关心并唤起民众的关注,在这几幅画作里充分展现。
The Golden Rule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网友最西边的岛上 引用孔、孟的儒家思想解释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这一幅画的知名度很高,寓意很清楚,我就不多废话,由画家自己解说创作历程。
VIDEO
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公立学校种族隔离政策违宪,纽奥良的种族危机持续延烧,后来地方高等法院更下令1960年11月14日开始,公立学校必须废除种族隔离,动乱几乎一触即发。
NR的这幅画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女孩,被四个执法者保护,甚至看不见执法者的面容,因为小女孩只有大人的腰部那么高。
Ruby Bridges 收到许多恐吓,他们要杀了她。她才6岁。
工作室导览员说,几周前,有一名参观工作室的访客告诉她:
当年我是Willam Frantz Elementary School 的学生。前一天,11月13号,我妈妈接到好几通电话,警告她,14号不可以送小孩去上学,他们要以行动抗议法院的裁决。 14号早晨,我妈早早地把我们兄弟几个拎下床,她说,就算天上下刀子,我们也必须去上学。一路上有几百个武装人员,我们坐在车里,也感受到了肃杀的气氛,完全没有了平时和兄弟们的吵闹,大气也不敢出。
我实在无法想像,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暴露在各种愤怒的叫嚣声中,是怎么抬腿迈步,一步一步走进学校的。
我也无法想像,NR画下来了。
在族群争议里,一直被遗忘的是他们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一幅画。是无声的震撼。
1969年,水利局(The Bureau of Reclamation)的公关请了40位画家,为他们的建设工程做宣传。 NR 站在水坝上告诉他们:我不是风景画家,我更感兴趣的是人。
这样的工程一向颇受争议,在改善生活的计画里,总有不被看见的牺牲。这个水坝建立在Navajo 印地安人的圣地上,人工湖 Lake Powell 更淹没了成千上万的文化遗址。
印地安人一直都是无声的一群。
NR 看见了,画下来了。他让社会的良心继续跳动。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26 06:13:23
回复 'OldJohn_02' 的评论 : 谢谢来访留言。他的作品确实让人难忘,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用慈悲的心画人生。
OldJohn_02 发表评论于
2024-11-25 07:29:29
剛到美國那幾年,約在80年代,每年時常在商家处取得小型的免費的月曆,每份月曆有十二張Norman Maxwell 的畫作,從此認識了他,也愛上了他,他的畫幽默又風趣,那時連續約五年獲得了Norman Maxwell免費 的月唇,後來商家不提供免費曆,需要費了,約每份$ 5元,我又繼續買了三,四年,搬家以後也就忘了,今天見到你的大作,重拾起我的記憶,待會兒會去Amazon買一份Roman Maxwell 月曆。掛上一年。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8:06:59
回复 'tobyd_妈妈07' 的评论 : 谢谢来访留言。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8:06:17
回复 '桔子熟了' 的评论 : 他的幽默让人特别舒服。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8:04:35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最近好吗?好像有一阵子没发文了。祝你一切安好。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7:49:46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他特别喜欢Stockbridge,哪里的居民也以他为豪。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7:47:35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我也是,才会在看到那幅Glen Canyon Dam 时特别震撼,突然醒悟,画家的幽默一直是以人为本的慈悲。祝梧桐兄周末愉快。
tobyd_妈妈07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4:06:53
谢谢分享!非常喜欢
桔子熟了 发表评论于
2024-11-10 03:07:10
作品很有意思,让人感觉到轻松快乐,喜欢。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7:21:39
碼農的这篇文让我长知识了,对其中几幅画以前见过,有印象,今天才知道了画家和作品的故事。谢谢碼農好文分享!周末愉快!
冯墟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5:47:21
他的四大自由很有名。多亏您介绍,我才知道他是麻州居民。
梧桐之丘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3:49:20
好文长知识。那副自画像印象太深刻,第一次见到就记了一辈子,最初真是当做幽默画来品味的。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3:06:08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谢谢指正,是我大意了,小学生犯的错误。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3:05:23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嘘,我们只可意会。:)
祝菲儿周末愉快。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3:04:10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花姐好。是啊,我一向敬佩能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3:03:25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 很高興你也喜歡。祝週末愉快。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2:52:09
【感恩节快到了,有一张画,也许你见过。这是NR听了罗斯福总统1941年的「四大自由」演说后,深受召唤而创作的「自由系列」之一,欲望的自由(Freedom of Want)。】
其实,那幅画的名字并不是《Freedom of Want》,而是《Freedom from Want》。
它的意思不也是“欲望的自由”,而是“没有匮乏”。
“Freedom OF” 和 “Freedom FROM” 有不同的意思。
“Freedom OF something“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without restrictions。干某件事的自由。
“Freedom FROM something“ :the absence of something。没有某种东西。
例如:
《Freedom of Speech》《言论自由》
《Freedom of Worship》《信仰自由》
《Freedom from Want 》《没有匮乏》
《Freedom from Fear》《没有恐惧》 (并不是”恐惧的自由“)
want(noun)
a lack of something。匮乏。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1:36:34
码农的看图说话,意味深长,多谢介绍!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10:39:40
谢谢分享!非常喜欢,这是一个有幽默感、快乐善良的人所画啊。
枣泥 发表评论于
2024-11-09 09:22:31
看过一些他的画。非常有生活气息,又不乏幽默。喜欢喜欢。谢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