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百年苦旅 第三卷 《小城和魔都》 第四十九章 (九)

第四十九章 小城和魔都(九)

8月间,原来在汪精卫伪民国政府担任伪行政院宣传部次长、曾任上海《国民新闻》报社长、汪伪政府行政院法制局局长的胡兰成,已于今年6月改任伪经济委员会特别委员。前几天他突然发来加急电报,请求张閗光立即返沪,有要事相商。

美慧子和小慧子都没有去过东方魔都、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于是张閗光和爱斯德、佐藤部长、三弟以及老张队长等人一番商量、处置之后,数日后带着美慧子和小慧子乘船回到了上海滩。

张閗光在上海的公寓,是距离静安寺不远的华山路303弄13号,是一幢大三层的英式花园洋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1928年举家从北平南下定居上海,故居就坐落于华山路303弄16号,是张閗光的近邻,却是一幢三层法式花园洋房。淡黄色的外墙,红色屋顶,黑色的雕花大铁门,在绿树翠竹的掩映下,显得幽静而高雅……13号和16号的洋房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内部格局:蔡元培先生的故居一楼为会客厅、餐厅和书房;二楼为家属起居用房,其陈设基本保持了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三楼原是客房、库房和藏书阁,至今还摆放着蔡元培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珍贵文物。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浙江绍兴府人氏,鲁迅的同乡兼挚友。职业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参与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蔡元培在担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之时,范源濂任次长,他们办教育的方法却是相对立的。范认为:小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么能有好的大学?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当先把小学整顿……而蔡元培则认为: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哪里来?所以我们第一步,当先把大学整顿好起来!

距离张閗光的宅子和蔡元培故居,步行约有五分钟的路程,就到了中国福利会旧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常熟路157号。中国福利会前身为保卫中国同盟,是由宋庆龄先生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的,宋庆龄先生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宋子文任会长。

福利会大楼是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民国风格的公寓,平顶,浅灰色水泥墙面,建于1938年,建筑面积1744平方米:入口处有宽大的门廊,底层是办公室,以石砌方柱支承外廊;二层以上为三段式布置,强调竖线条,中间凸出二根半圆壁柱作构图中心,两侧均有前出阳台;方窗,楼梯间窗户皆建作圆形——这里也是蔡元培先生和张閗光经常相约拜访,共商救灾济民的地方。

这天,胡兰成提前给13号打过来电话,随后约摸半个小时,他一袭长衫,提着一盒精致的凯司令蛋糕,神采奕奕地让司机开车送了过来——上海滩始创于1928年的凯司令鲜奶蛋糕,是胡兰成和张閗光两人最喜爱的茶点。

特地送给我看一看的……”胡兰成慢慢地放下手札,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茶,全神贯注地胡兰成的书法写得非常好,书体是学康有为的,而且在作品的恬静和内敛方面,足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中国近现代新隶书的代表人物。他是1939年7月才常住上海滩的,来上海之后,他的书法作品一直在古董老五门的“奎星堂”和“庆泰堂”寄售,所以和老五门的老火门张家、老木门王家比较熟悉,经常私下走动。

13号公馆的大门敞开着,胡兰成施施然走了进去,和门房点了点头,上了一楼的台阶:张閗光已经泡好了两个人最爱的明前西湖龙井,大开着一楼的厅门,恭候多时了。

胡兰成放下凯司令蛋糕,就像下班回家一样的,随身坐在了紫檀镶嵌大理石的官椅上,先是扶了扶眼镜,嘴里还顺口嘟囔了一句:“还是老规矩的……”张閗光笑着也跟过来坐下了,两人一起静静地品着茶,好像昨天刚见过面的样子。

胡兰成看到手边的茶几上放着一叠手札,就拿起来看了看:是沈从文写给蔡元培先生的,连续十几页信笺,都是沈从文分次央告蔡先生出面,利用政治身份和政治力量,协助营救左联女作家萧红的书信。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时期,只有白蕉的书法是真正直追魏晋的,梁漱溟的书法则是学者气息最正派的,而沈从文和胡兰成的书法,却是公认的书卷气最浓。胡沈二人,一时之间,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

胡兰成认认真真地看了,时不时颇为赞许地点头:“蛮好,蛮好!……这是蔡先生送你的哦……”张閗光也点点头道:“是的六哥,是蔡先生送的。蔡先生也很喜欢沈先生的字,打量着张閗光,笑嘻嘻地用浓重的绍兴官话讲到:“这段时间以来,梅贻琦校长一直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主要负责打理校务。前几日有先生读过梅校长的日记,日记里讲到,陈寅恪先生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行动是好不灵光的,有一只眼睛还已经看不见了……讲到陈寅恪先生哦,他无疑是当今“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陈先生学问浩瀚如海,被傅斯年视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所以呢,每次跑日军空袭警报的时候,必须是要有人扶着走的……而住在陈寅恪先生楼下的刘文典校长,就是经常扶着陈先生跑空袭警报的那个人。

几天前呢,空袭警报又突然响起了,刘文典跑了几步后想起来陈先生,于是就转身准备上楼去扶。这个时间呢,在路上遇到了沈从文,沈先生也在急急忙忙地跑警报,刘文典撞见了顿时大为生气,便厉声斥责沈从文先生说,陈先生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流传国故,我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们跑警报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你沈从文一无是处,你跑是为了什么啊???一时间搞得沈从文很是尴尬……哈哈哈哈哈!”

张閗光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沈先生文学功底深厚,传统功夫扎实,对文字、文章的悟性也是极好的了!可惜只是多年身爱情感自由,坏了自家名节,所以深为民国狂人刘校长、刘学究所不齿哦……”

张閗光也呷了一口茶,又补充道:“这位刘文典、刘校长自己也是承认的哦,他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大,但他也表明自己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骄傲自大哦……比如对陈寅恪,他就心服口服。他曾经对朋友和学生讲过几次的,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算一个,冯友兰算一个,唐兰算半个,他本人也只能算半个……”

三朝元老、国学泰斗章太炎老夫子,是刘文典的老师。章老夫子对待他却是极其喜爱的,逢人便夸:“我有一个好学生,敢顶撞蒋介石。”1932年,章太炎赴北平劝说张学良,出兵讨伐正在密谋复辟的溥仪。他刚到北平,就先派人去清华园找来刘文典。章太炎于下榻处西城花园饭店,见到了这位得意门生,他喜不自禁,用手轻轻摸摸爱徒的头,赞叹道:“叔雅,你真好!”

这个亲昵的动作足以表明章太炎对这个弟子有多么喜爱!章太炎后来还特意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刘文典:“养生未羡嵇中散,嫉恶真推祢正平”。章老夫子此联是化用了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夸赞了刘文典的刚直不阿、敢批龙之逆鳞——这也是十足的中国传统“士大夫”之风骨!

在昆明西南联大,刘文典花费大量心血研究庄子,并完成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著作《庄子补正》,由此也成为中国庄学大师。其著述的主要原因,他是希望通过研究庄子来弘扬民族气节,复活民族精神,从而使灾难中的祖国能振兴起来。在一次演讲中,谈及大学国文系的使命和任务时,他说:

“我们国文系,除研究文学外,还负了一个重大的使命,就是研究国学。……现在国难当头,国家存亡之际,间不容发,我们应该加倍的努力,研究国文。……因为一个人对于固有的文化涵濡不深,必不能有很强的爱国心。不能发生伟大文学的国家,必不能卓然自立于世界。文艺哲学,确乎是救国的工具。……要求民族精神的复活、国家的振兴,必须发扬我们民族的真精神,应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方法,才能产生适合需要、顺应潮流的伟大文艺作品,完成这个使命。”

——用更为通俗的语言和方法,来实现以学术救国之意图,在这一点上,“民国狂人”刘文典和“民国倔人”梁漱溟两位近代古儒,真可谓是:同心同德同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