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西藏里寻觅(9):羊卓雍措-不能错过的秀丽圣湖

在雪域高原西藏里寻觅(9):羊卓雍措-不能错过的秀丽圣湖



今天(10/22)我们要从拉萨启程去日喀则,开始“后藏”之行。关于前后藏是这样区分的:前藏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区域,包括今天的拉萨市和周边地区(如山南市、林芝市的一部分)。这一地区是西藏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核心,“前” 的含义:前藏位于西藏地理的东南部(靠近内地),因此被称为“前”,是较早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后藏(阿里与日喀则一带):指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区域,向西延伸,包括日喀则市、部分那曲市,以及更偏远的阿里地区。后” 的含义:后藏位于西藏地理的西北部,相较“前藏”更偏远,地势也更为高寒和辽阔。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日子,海拔会越来越高,空气中的氧含量会越来越低,人的感觉会越来越疲乏,空气也会越来越干燥,物资供应会越来越缺乏,人烟会越来越稀少,山上的树木越来越少,厕所,餐馆也越来越少,质量也会越来越差,一般来说要到县城才有稍好一点的消费。

但是,这才是真正的, 原汁原味, 未加修饰的西藏。我们团队已准备好了,车上已备好两个大氧气罐以备急需。

我们离开拉萨时走了旅程中最后一段318国道,拉萨河一路相伴到达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在曲水县交汇处。





我们看到了画在山脚下的天梯,这是给去世的人们灵魂登天的梯子,而对面就是水葬台。





既然开到水葬台,那就提一下藏族丧葬的方式有哪些吧。藏族丧葬文化深受藏传佛教和西藏原始苯教的影响,体现了独特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以下是藏族主要的丧葬方式(每种丧葬方式都有严格的仪式和规则,通常由喇嘛主持,包含诵经、超度等过程,以帮助亡者解脱轮回):

1)天葬:是藏族最具代表性和最常见的丧葬方式。死者的遗体被送到特定的天葬台,由天葬师剖开,让兀鹫将遗体啄食,象征将灵魂送往天界或轮回。大多数普通民众都会选择天葬,尤其是在高原地区。

2) 水葬:遗体被放入河流中,象征着将生命回归自然,融入生命轮回。通常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比如靠近河流或湖泊的藏区。青藏高原的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怒江)常作为水葬场所。





3) 土葬: 遗体埋入地下,类似于汉族的传统土葬。土葬在藏区相对较少,通常适用于病死者、未成年人或那些不适合进行天葬的人群。

4) 火葬: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撒入圣湖、河流或保留在佛塔中。火葬在藏传佛教中象征净化,通常用于高僧、喇嘛等地位较高的人。高僧圆寂时通常选择火葬,普通人较少采用。火葬常与宗教仪式结合,在寺院内或附近进行。

5)塔葬:仅用于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等高僧。将高僧或宗教领袖的遗体或遗物(舍利)供奉在佛塔内。塔葬是最崇高的葬礼形式,象征着宗教领袖圆满涅槃,是藏传佛教圣地的重要象征。如布达拉宫内的达赖灵塔、扎什伦布寺的班禅灵塔

6) 崖葬:将遗体放置在悬崖上或投掷到山崖下。多在偏远山地或苯教传统区域中见到。

7) 胎藏(婴儿葬):婴儿去世后,用陶罐或布包裹遗体,将其埋入地下或藏于山洞。寓意新生命的循环,尊重婴儿的纯洁性。专用于夭折的婴儿。

从318道转向349国道,在到达羊卓雍措之前,我们经过雅江河谷观景台,停下打卡。



雅江河谷观景台又叫4280观景台,位于山南市贡嘎县江塘镇岗巴村岗巴拉山半山腰处。平均海拔是4280米,在4280观景台眺望雅江河谷,山峦叠嶂,雅鲁藏布河谷悠悠,景色唯美壮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象,这儿离尼泊尔很近。





这里可以购买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也可以与藏獒,小羊羔,白牦牛来个亲密的合照。





交点费(可以讨价还价),便可与藏獒同框合拍,照片中左边棕色是母性叫卓玛,右边白色为雄性叫扎西。





从拉萨出发: 沿中尼公路向南行驶约2小时,100公里路程,经岗巴拉山口到达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的羊卓雍措,这里也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午是晴天,然后有多云加小雪。羊卓雍措是我们今天的一个高光景点,不容错过。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的意思为“碧玉湖”或者叫“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山南浪卡子县的境内。湖面的海拔是4440米,东西长是130公里,南北宽是70公里,湖岸线总长是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平均深度是20到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湖水来自周边喜玛拉雅及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湖岸线蜿蜒曲折,幽蓝或碧绿静谧的湖面,呈现婀娜多姿的珊瑚形状,在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时,湖水颜色会千变万化,厚积溢翠,显现出极为丰富独特的蓝色气质,是西藏最美的地方之一。重要事情说两遍:此处不要错过。



这里的藏民认为羊湖具有占卜和预知未来的功能,羊湖被认为是掌管生死轮回的女神多杰吉玛的化身,湖水有净化灵魂的作用。



西藏的另外两大圣湖分别是纳木措和玛旁雍措,纳木措因大雪封路而未能看到,而玛旁雍措则是未来几天要去的。



我们分别在1号和4号观景台停下拍照打卡,其他时间随车沿湖走。羊湖太美了,以为是到了加拿大的班芙,结果这儿的山水气度,海拔高度,幅员广度,人文深度要比班芙多出很多呢。



1号:岗巴拉山口: 海拔 4,998米,是俯瞰羊湖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山口,可以看到湖水如蓝色绸带蜿蜒在群山之间。







此处号称全球最高海拔的许愿台, 总得许个愿吧。



集体打卡正是时候, 要把大家集中一起打卡还不总是那么容易。:



在5000米海拔高度,大家来一首合唱《潇洒走一回》,当然海拔高度夸张了2米,应该为4998米,搭个2米高台还算行!



4号:4号观景台在349国道旁边,海拔是4441米观景平台有当地村民提供的牦牛,藏獒等旅拍服务,也可以和红嘴鸥近距离拍照。游客可以步行到湖边近距离接触羊卓雍措。











在浪卡子县午餐后,我们前往卡若拉冰川。卡若拉冰川(Karola Glacier)也在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交界处。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其它两个大陆型冰川是米堆冰川和羊卓雍错冰川),冰川从山顶直挂而下,是浪卡子到江孜之间公路上的一大景观。

《红河谷》和《云水谣》等著名电影曾在此取景,使其声名远扬





卡若拉冰川海拔高(顶峰7191米,冰舌约5,560米),面积约9.4平方公里,冰舌蔓延至山脚,形成悬挂式冰川,形状优美,景色壮丽。冰川壮观,被誉为“挂在悬崖上的冰川”,卡若拉冰川的冰舌直达公路附近(300米远),是西藏汽车旅行中最容易抵达的冰川之一。







在此打卡了, 海拔5020米,好像队伍里大家没什么明显高反。 至此我们距离日喀则市大约只有71公里,而我们已经离开拉萨约300公里了。



但旁边不乏正在吸氧的游客。





在距离江孜县城约10公里处,有一个满拉水库,还挺上镜头的,位于年楚河上游,靠近著名的,刚去过的卡若拉冰川,海拔约4,000米。满拉水库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境内,是西藏高原上一座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旅游价值的人工水库。满拉水库建于1990年代,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水库碧波荡漾,与周围连绵的山峦和雪山冰川遥相辉映,宛如一颗镶嵌在高原上的蓝宝石。车上抓拍的几张如下。







在江孜县要通过边防检查,这里是印度,尼泊尔,西藏交界处。

江孜县的城墙,特别是以宗山抗英遗址为核心的部分,承载了近代西藏历史上最悲壮的抗争故事-这里发生过江孜抗英保卫战。1903年,英国殖民军以“扩大贸易”为借口,发动侵略西藏的战争。次年,英军越过亚东口岸,逐步将战线推进到江孜县。



藏军依托图中的宗山城堡和周边的城墙展开防御。宗山城堡位于高约4,300米的山顶,四周悬崖峭壁,是易守难攻的天然要塞。守城士兵主要由江孜本地的藏军和民兵组成。

然而,英军装备的是先进火炮,而藏军武器落后,多为冷兵器甚至石块。尽管如此,守军誓死保卫城池,与敌人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守城的藏军最终寡不敌众,宗山城堡被攻陷,英军占领了江孜。当城池被攻破后,不少人选择跳崖殉国,誓不做英军的俘虏。

宗山城堡图下面的寺庙是白居寺。过了江孜县,便径直去日喀则了。

在前往日喀则的路上, 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晚霞日落,这儿真是“一抹斜阳驻余晖,两匹骏马溜不归”。





有了远方,但是缺一点诗,于是使劲地查一下,发现范仲淹写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似乎在此时此景有些感触。







不久,秦系(唐)写的“那邀落日醉,已被远山迎”(原想与落日同醉,却不知早已被远方层峦叠嶂所拥抱) 如此地被印证了。





李商隐写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虽有些悲观,却也是现实的写照,没一会儿,美好之景就被夜幕替代, 告诉我们,日喀则到了。





日喀则是西藏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从古到今都是“后藏”重镇,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这里有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带,交相辉映的山湖、草原,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一想到珠穆朗玛,即使今天旅途奔波劳碌,但是内心却带着一种希望。晚上住日喀则市Hilton。



——————



1022日: 拉萨——日喀则;里程:300多公里,4小时   住宿:日喀则(海拔3800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