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2-3秒要抓住客户的痛点,整个视频时长要控制在30秒以内……”——电话那头,琳达在介绍她刚刚从一个培训课里学来的小视频技巧。
“这是趋势,必须要学起来。后台会自动抓取内容精准地投递给你的潜在客户,大数据比谁都更懂我们。比如,它最近就老给我推:中老年人如何开始学习一门乐器” 说着,她哈哈的笑了。
我也哈哈得笑了,同为“中老年人“,秒懂的笑点。
我和她的默契又岂止这一点。我们总是这样向朋友介绍彼此:这是我的“同情兄“ ,在听者疑惑又好奇的表情中,我们再霸气的加一句: 我们甩过同一个男人。 (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爱上同一个女人的两个男人就互称为”同情兄“)
而一直以来,她更像我的大姐和导师。
“最近头很大”,我说, “ 咨询公司这边的业务,本来只是一个触角,一个补充,没想到现在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
“你不是找了很多专家吗?“
“太专的人,推进不了项目”
“我非常理解,就跟我们的研发和客户之间总是鸡同鸭讲, 你需要一个类似跟单的项目负责人,弥补技术和客户之间的gap.”
“太对了,但人很难找。要有足够的技术背景,很强的学习能力,虽然总的逻辑和框架都差不多,但是具体到每个产品上,又有很大的区别, …… 每做一个产品,都是一次学习。“
“我明白了。人再难找,都必须找,要把自己抽离出来。 可以考虑在国内找刚毕业的博士,现在可便宜了。 此外,你要聚焦在一类产品上,先把这一类产品跑通,做到行业最优。然后再组建另一个团队,做另一类产品。你现在面临的情况跟我之前一样,我过去就是没有想通这个道理,什么都想做, 结果研发和生产今天做这类材质的,明天做那类材质的,人累得不行,却没有做到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形势好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会引起注意。形势不好的时候,劣势就呈现了。我也是今年才终于看清楚。把员工从400多人砍到100来人, 把不挣钱的类别都砍掉了,专注做一类,做到极致。 “
“对,是要有取舍。此外,我们跟客户之间的Gap, 还有中美之间的观念差异。比如今天客户提供的数据,就把专家惹恼了。数据明显有问题。哎,花了这么多的钱做试验,偏偏在小问题上想省钱。”
“哈哈,这个没办法,国内都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找第三方,就是希望对方教我们走捷径。”
“捷径…哈哈…我们只能保证不走弯路, 两点之间直线最近, 这个真理,怎么都不记得了。而且还是从美国回去的“牛人”,犯这些聪明的错误。”
“哈哈,不要低估了国内这个大染缸的威力,什么人都逃不了。 像这种情况,你就需要管理客户的预期。”
“ 说的很对,你总是能给我指明方向。 你的小视频除了卖产品,是不是也可以,给大家一些人生指导。”
“哈哈,我就是有这个想法,特别好为人师, 很多时候看到年轻人的迷茫,就想给他们一些引导,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困扰, 不过,真要做,我不能露脸”
“为什么?”
“怕会被骂:你这都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哈哈“
“哈哈, 我以为你要说什么不要脸的话,原来是要说不要命的话。对了。 我现在,空闲时间会写点小东西。我可不可以写你?“
“我有什么可写的?也没干成什么辉煌的成就”
“不是每一个创业人都要放卫星,成为商业巨头,更多的是踩着时代的步伐,脚踏实地,一步步过关斩将,升级打怪。 真实的江湖,并不只有武林盟主,多数是默默无名的大小侠客,还有途中的累累白骨 。 作为不多的女性,你的故事太值得写了。我还想写,阳子,阿玲…题目就叫:仗剑天涯的姐妹们“
“好,我相信你的文采, 把我的故事授权给你,要抽版费的哦 “
“ 你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 不需要文采。 我就想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白描的手法来写。拒绝文艺加工,不代入情感,不输出观点。“
“有意思,你是不是应该先写写自己?“
“嗯,那要缓一缓,要等我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不为自己开脱,不给自己加光环,还需要一些修炼,现在火候还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