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康老三(2):花样少年

结局已预定,己意隐其踪。 不思个中味,枉然忙匆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秦川康老三 (2)- 花样少
2.

童年一晃就过去了,康老三眼看到了上学的年龄。康善祥,赵治华夫妇就开始商量他这个儿子上学的事。康老三听到父母的谈话后,就知道他要象姐姐哥哥们一样去学校上学了。

康老三的个性生来内向腼腆,比较怕见生人,更怕跟生人说话。即使跟他的父母,他也比较怕父亲,因为父亲有时比较严厉;他不太怕母亲,因为母亲要随和一点。所以,在他的记忆里,与父亲的谈话很少,在母亲那里则比较放纵,挨母亲骂也多一些。

要上学了,他便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老师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其他孩子(同学)会怎么样。由于他内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任何人,父母也不知道。但是他的行为却暴露了他对上学的担忧。

有一天不知他兄弟姐妹中的那一位知道康老三要上学,听说一年级的教书先生因故要来他们村,就告诉康老三说:过会儿先生要到我们村来,去村西头的谁谁家,完后先生会回他村去,正好要穿过我们村,经过我们家,我们可以在家看先生从门前过。康老三听后又兴奋又紧张。他兴奋是能见一次先生,看他长什么样,凶不凶;而紧张的是先生是外村的生人,他心里莫名地有些怕。

终于,先生在村西头办完了事,要穿过村子回家了。康老三知道后赶紧躲回家里,他不由自主地把他家的前门关了起来。由于他家的门并是不是那种很严实的门,有很多缝隙,康老三便躲在门后,从门缝隙中紧张地看先生从门前经过。

这一切都被他父母看到了。

康老三的父亲很明白事理,是个很讲道理的人,他能把什么事情都讲的清清楚楚,而且极具耐心,在当地这种人被称为“能行人”。康老三的父亲就是一位非常能行的“能行人”,非常象现在我们常说的心理学家。

康老三的父亲经常的一句口头禅是“话语是开心的钥匙!”。他对孩子们经常讲很多道理,谁有什么事情或者困难,他会把那件事情给孩子从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解除孩子心中的疑虑,教导孩子怎么做。孩子可能第一次没做好,或者做错了,他也不责怪孩子,继续给孩子讲道理。但是,一旦他给孩子很耐心地讲过几次道理后,孩子如果还犯错,还做不好,那么父亲就很严厉了,非骂你个狗血喷的头不可,一直骂到你改正错误,做好为止。

在康老三的记忆里,父亲很少骂他,因为自己比较胆小,做事情也比较认真,父亲说过的话他记得挺牢,也做的挺好,父亲就不骂他,有时还会表扬他。

这次,父亲看见康老三有些怕先生,怕上学,就对他说:没什么好怕的。先生的任务就是教书,先生就会喜欢学习好而且听老师话的孩子。你在家很听话,在学校也会很听先生的话,先生就会喜欢你。只要你好好学习,把学习搞好,先生就会更喜欢你。并且,学校里还有你三姐,她可以带你去上学。你三姐比你高几年级,她可以在学校保护你,你课程有不懂的,也可以问她。所以没什么好怕的,最后还有父母。先生你也看见了,很好啊。

经过父亲的一番说教,康老三心里真的就不太怕上学了。

多少年后,康老三在美国接受了基督教教义,成为一名基督徒。他会经常想起来自己的父亲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怎样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怎样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严厉的责备孩子。正是自己生身父亲的行为,让他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天父上帝更伟大的爱,更持久的教导和对罪恶的严厉惩罚。

父亲的教导,消除了康老三对上学的疑虑和对先生同学的惧怕,他很快就上一年级了。正如父亲预料的那样,康老三在学校是听话的孩子,能认真踏实学习的孩子,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那时,每学期学校都会给优秀生发奖状,康老三每年都会给家里带回好几张奖状回来,他父母也就很高兴。

当时,康老三家有一面墙,堪称他们家的“荣誉墙”。

这面墙的最上面是马恩列斯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五位伟人的巨幅画像,画像的两边是一副对联。在画像的下面,贴满了各种荣誉奖状,全部是由康老三的兄弟姐妹和他自己所得。密密麻麻一大片,好不壮观,相当令人激动,令人感到骄傲。但我想,最骄傲的应该是他们的父母。

时间过的很快,康老三很快就到了小学四年级。也就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这件事情戏剧性地改变了康老三少年生活的很多方面,使得他有了别样的少年经历。

3。

事情是这样的:

康老三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习一直很好,年年在班级里学习第一,年年得各种奖状回家。这应该很好,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一天母亲在自家自留地里干活,偶尔发现谁把一条皮带丟在了他们家地理。她捡起来一看,就发现那是刚给康老三买的新皮带。她不解,孩子怎么会把皮带丢到自家地里?很快她就明白了,因为自家的地就在去学校的路边,孩子可能在自家地里大小便,把皮带给丢了。

当时当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自留地需要施肥,那么如果在外边需要大小便,方便的话就在自家地里,其实也更具有安全性和隐秘性。康老三可能就是在上学去的路上,在自家地里大小便,不小心把皮带丢了。他自所以自己没发现,是因为他的裤子上还有一道松紧带,没有皮带也无大碍。

等康老三放学回家厚母亲一问,他才发现把皮带丢了而不自知。当时母亲问过便罢,也没放在心上。但不久发生的另一件事使得康老三的父母开始担忧起来。

家里给康老三买了新皮带,还买了一支新钢笔。过了不久,他把新钢笔也给丢了。这下父母有些着急了,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太认真,尽管年年考第一,但那都是在压力下得到的。尽管他自己不说,但接连丢皮带和丢钢笔两件事说明孩子压力大,有些犯迷糊。

于是,父亲决定让康老三在四年级留级一年,放松放松。这个决定相当前卫,在他发现孩子稍有压力的情况下他首先考虑的事孩子的健康。不像我们现代很多父母,无论是国内或者在国外,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成绩,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身体,他们以孩子能够不断跳级为荣。而康老三的父母不是这样,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

做了决定厚,康老三的父亲就去找孩子的班主任,说要让康老三在四年级留一级。班主任不同意,说没发现康老三有任何问题。康老三的父亲就去找校长。

当时的校长与康家是一个村的。康老三家的辈分比较大,校长把康老三的父亲叫“三爷”,尽管年龄没大那么多。父亲就把自己的担忧跟校长仔仔细细说了一遍,然后问校长能否让孩子在四年级留级一年。校长说:三爷,首先康老三在学校一直考第一,我们不能让留。第二,我们学校老师没发现他有任何问题,所以更不能让留级。

康老三的父亲听后问:不能留级校长答:不能留!父亲再问真的不能留级校长答真的不能留父亲最后说行啊,那我孩子今年上完,明年就不上学,就在家玩一年再上。

校长听了康老三父亲的最后回答,彻底没脾气了,只好答应让康老三在四年级留一级。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学校,所有老师都知道四年级的康老三学习第一,但他父亲要让他留级一年,人人称奇。

其中五年级有位老师姓任,觉得这事特别有意思,在学校里见到康老三就要跟他聊聊,后来他们竟然象朋友一样。

记得这位任老师爱打篮球,也爱打乒乓球。有次他忘记带乒乓球,正好碰见康老三,便问康老三带没带乒乓球。康老三说带了球,咱自己的,你拿去打吧,不用急着还。

这话一出,把任老师逗的哈哈大笑,这小家伙俨然在跟朋友说话。他们的关系越发亲近,任老师越发喜欢这孩子。

后来康老三在四年级留级一年,本来那些课程他就学的很好,并没有太大压力,可能小男孩犯迷惑,才连续丢了皮带和钢笔。这下好,在四年级留一年,那些课程再学一遍,就根本没事干一样。

不久,学校要组织各班级进行歌舞比赛,康老三的班主任要好好表现一番,因为他是从其它学校刚调动过来的。这位姓葛的班主任首先从他原来的学校请了一位音乐女教师来亲自给自己的班级挑选舞蹈和教舞蹈。音乐女教师给葛老师说要挑选四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一起跳当时红极一时的少数民族舞蹈"阿瓦人民唱新歌"。班主任葛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康老三作为男同学的一员,因为他现在没事干。然后挑选了其他三位男同学和四位女同学。

起初,康老三并不想进这个舞蹈队学跳舞,但班主任定了,他也没办法。后来,葛老师请的那个音乐女教师来了,人长的又年轻又漂亮,还会唱歌跳舞。康老三看见了,就从心里面喜欢这个女老师,马上就对学"阿瓦人民唱新歌"的歌舞来了精神,学习就特别认真。

这首歌很欢快,调子很流畅,其舞蹈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豪迈和浪漫,据说现在都成了广场舞蹈者的所爱,网上有很多视频可以看。歌词如下:

村村寨寨

哎打起鼓敲起锣

阿瓦唱新歌

共产党光辉照边疆

山笑水笑人欢乐

社会主义好

哎架起幸福桥哎哎哎

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

哎江三木罗

山山岭岭

哎歌声起红旗飘

闪闪银锄落

毛主席号召记心窝

清清河水上山坡

茶园绿油油

哎梯田翻金波哎哎哎

胜利花开千万朵千万朵

哎江三木罗

。。。。。。

刚开始学跳这个舞蹈时,康老三觉得很别扭,动作很僵硬。但他跟者音乐女教师的示范动作很认真地学习和揣摩,慢慢就有了感觉,后来越跳越流畅。特别是舞蹈中间有一个少数民族舞蹈特有的抖动肩膀的动作,同学们都学不好,比较僵硬。但康老三学进去了,觉得跳起来很自如很流畅,女老师就夸他学的好,他心里那个美啊,比得了优秀学生奖还要美。也可能他得奖太多了,麻木了。

最后,学校各班级节目比赛,康老三班级的舞蹈队,不负众望,一举夺魁。很多老师同学都觉得康老三那个抖动肩膀的动作非常传神。他的班主任葛老师拿那个动作跟他开玩笑,那个他的"好朋友"五年级的任老师更是拿那个动作跟他寻开心。

后来多少年后,康老三经常开玩笑说自己的成名歌舞处女作是"阿瓦人民唱新歌"

那时康老三心情大好,似乎记忆力也蹭蹭上升,不久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

虽然说留级一年,算术都是学过的,语文也是学过的,但作文不一样,作文题目都是新的,都要自己写新的。

有次上语文课,写作文,题目是"拾棉花"。就是关于那时学农,帮生产队拾棉花。这个题目是新的,语文老师葛老师怕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就自己写了一篇范文,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读了一遍,然后叫大家自己写。当然,写作文是件难事,都是需要很多天才叫作业的。

当时课堂上老师读范文时,康老三突发奇想,心里说老师在上面读,我就用心记,看在心里能记多少。老师读完后,康老三就默默地把自己心里记忆的再默写出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竟然把老师的整篇范文都记录下来了。然后,还没下课,他壮着胆子就把自己记录的范文交给葛老师了。

葛老师看后大吃一惊,连连称奇,说不可思议,自己就读了一遍,这小家伙竟然能完整用脑子记下来。随后在课堂上,把康老三记录的给大家读了一遍,给他这次作文满分。

实际上康老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能把那么长的范文用心记下来,而以前或者后来,他的记忆力也没那么好,真是怪事。

所以康老三后来说,作文"拾棉花"是他成名作文处女作。

4。

四年级留级一年,康老三玩的很开心,很快就升五年级了。他的五年级班主任不是他的"好朋友"任老师,而是一位刘老师,因为五年级跟四年级一样有两个班。其实没关系,刘老师也很喜欢康老三。

在五年级康老三更是经历了许多特别有趣的事情,这都来源于他父亲让他在四年级留了一级。听我慢慢道来。

五年级康老三的班主任是刘老师,教语文,另外一位葛老师教他们算数。大家可能已经想到了康老三四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姓葛的老师。说来奇怪,这两位葛老师还都是从以前同一个学校调过来,他们本来就在同一个地方。只不过一个教语文,另一个教算术。

这个葛老师教五年级算术很有一套教学方法,课程讲的极好极清楚。有这么一位算术老师,康老三觉得五年级算术学的非常轻松。

当时他们乡村学校的学生每天去三趟学校早上六点多,七点之前去学校,先是上早操,然后是一节语文阅读课,再上一节算术课。大概学生能在八点四十分左右上完课,九点之前回到家吃早饭。

吃完早饭,大概十点又回到学校上中午课。一般会有三节课,大概一节是自习课做作业。到12点半左右再回到家吃午饭,吃完午饭,第三次去学校。大概下午一点半左右到校,午休半小时,两点开始上课,有一节正式课,还有一节自习课,然后是课外活动。最后下午六点左右从学校回到家吃晚饭。

有些年级的同学晚上在家做作业,有些年级可能晚上还要去学校上晚自习。

由于小学距离村庄就一华里的距离,学生来回学校很方便。实际上到中学时,学校距离村庄三华里以内,很多学生照样一天来回跑三趟。由于都是靠两条腿走路,所以当地的学生一般体质都很好,就是自然锻炼的缘故。

介绍了这些当地学校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再回到康老三的故事上来。

康老三上学后有个习惯,他早上上完算术课回家,都是在家先做完算术作业,然后才吃早饭。而中午在家吃饭时,他不做作业。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上课总是很认真听老师讲课,基本就完全领会了课程的内容,到他早饭回家时,正好是刚上完算术课,他可以很快做完作业。还有一点很重要,吃早饭时哥哥姐姐都从学校回家了,他万一做作业有什么问题,随便问谁就都解决了。故此,他做算术作业都效率奇高。而且,他早饭也吃的非常快,因为作业做完了,饭也凉到正好吃的时候,几下就完成任务了。

所以,早饭后很多时候都是他先到其他小伙伴家等他们一起去上学。

早饭后回到学校,他早早就把算术作业本交上去了。

五年级算术老师葛老师早就听说过康老三在四年级的事情,现在发现康老三总是早饭后就交了作业,总是全对。而其他很多同学还没开始做作业呢,要等到上午上自习课的时候才开始。而康老三在自习课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没事干,特别是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拿着钢笔在那儿下意识地练习写字。

这样葛老师就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让康老三在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帮自己给其他学生批改算术作业。这样一举两得,一方面自己不必去批改那些无聊的算术作业,而康老三也可以在批左右时发现做这些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的课程。

显然葛老师这个想法太疯狂,因为在这个学校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老师让自己班上学生来为其他同学批改作业,只有葛老师能想出来,也只有那个年代能做出来。

康老三自然很喜欢葛老师让他给其他同学批改算术作业,觉得很有成就感,很自豪,那颗小小的心灵美的不行。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其他老师那里,他们起先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想到康老三在四年级的表现,也就接受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康老三帮葛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算术作业是在葛老师的办公室里,而葛老师跟班主任刘老师共用一个办公室,两位老师没事干,就在那儿聊天。康老三的"朋友"老师任老师也经常会过来,加入到其他两位老师的行列,海阔天空的聊一通。康老三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听老师们聊天,觉得很有趣。有时他听认真了,就停下批改作业的手,任老师看见了,就会笑着说认真批改作业!

也正因为康老三自己听到了老师们在一起的很多八卦,他幼小的心灵逐渐懂得了,不管你原来多么敬仰的人,他们如果脱去了伪装的外衣,也就是一般人,也就是你,我,他中的一员而已。

这葛老师一让康老三批改算术作业,班主任刘老师觉得也应该给康老三找点别的事干,为他的班级服务。

这时正好是批林批孔的高潮时候,学校让大家都写批林批孔的文章,刘老师发现康老三的批林批孔文章写的挺好,就让他到学校会上念批林批孔的文章。其实,五年级的小孩子懂个屁的批林批孔,都是从报纸上抄来的。

后来学校各班又搞文艺比赛,刘老师觉得使用康老三的机会又来了,他知道康老三他们在四年级时跳"阿瓦人民唱新歌"很轰动,他这次也想搞个轰动的。后来刘老师给康老三建议说我们这次搞个批林批孔的话剧一样的小品,保准能轰动。你想想怎么搞,然后写个剧本,写完后给我看看。

康老三接到任务后也觉得刘老师说的有道理,就开始收集批林批孔的重要材料,思索搞个什么东西出来。最后,他觉得孔子干的最大一件"坏事"就是诛杀少正卯,所以就写了个剧本,名叫"孔老二怒杀少正卯"。把批林批孔中自己看到的有关资料串联起来,然后故事化,形象化。刘老师看了剧本后,高兴地说不错,不错,我们就开始挑选同学来排练。

本来,刘老师想让康老三担任一个主角,但康老三执意不肯,还是内向性格使然,刘老师也只好作罢。最后鬼使神差,康老三在该剧中饰演孔子的一个学生,给先生送十条干肉的学生。可能冥冥中在康老三的下意识里,他觉得自己只配做孔子的一个学生而已。

后来果然如刘老师所想,"孔老二怒杀少正卯"的话剧小品由于紧密联系实际,有具象化,并有不少搞笑的成分,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

但现在想想,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一群不读儒家经典,不了解何为儒学的小学老师们,和一群四五年级的小屁孩也来批至圣先师孔子,真是中国的悲哀,无知者无畏也!

但不管怎么样,由于康老三的父母爱惜自家儿子的身体健康,让康老三在四年级留级一年,从而改变了他在学校的生活轨迹,使得她的学习更自如,更如鱼得水,使得他的人生态度更自信,却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康老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思维的超越性。

最后,康老三在五年级的生活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或者说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件结束了。让我来告诉你这件可爱而有趣的事件,但对他来说,当时却感到是莫大的羞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