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回国散记 (草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24年回国散记 回应编辑文章
这是疫情以来第一次回中国。此前家里的最大变故是老爸去世了。 现在我算是父母双亡。上无双亲,下无子女,还有工作,还有收入,应该是理想的黄昏恋候选人,呵呵。

10/25

尽量少带行李,一个大的四轮箱托运 (这是首次使用四轮箱,本来以为可以轻松的,后来发现一个轮子有点问题,推拉起来不是那么顺畅)。一个大背包随身带。这个背包大小重量也相当于一个小拉箱了。笨蛋,不如小四轮箱更轻松。

九点值机,班车八点到了机场,还不如晚一班出来。五点班车从蒙特雷到旧金山机场开了三个小时。如果是坐六点班车,避开下班潮,说不定更快。

24号包了两饭盒饺子。一盒上班的中饭,一盒下班后的晚饭,带到机场吃。出发是从办公室走的,请下班回家的同事顺便拉我到市中心的机场巴士站。

从210-15号房间拿了一本2003年的《收获》,坐车和坐飞机的时候看。有篇关于山西矿难的报告文学读起来触目惊心。煤老板之贪婪、无耻、狠毒一般人难以想象。 还有一篇小说,见一个没本事的男人的老婆跟干部私通,由此换得一些经济上对他家的照顾。 把那么没本事的男人的心里状态描写的非常细腻逼真。

坐的是南航直飞武汉的班机, 一千出头的机票。 感觉空姐颜值平均来说不如以前坐的东航的。可能广州不出美女吧。

10/26

回国之前,看了很多油管视频,以为国内非移动支付不可了,所以回去的第一天,就是去办个国内手机号。住的地方不远就有个中国移动服务点。老妹和外甥跟我一起去的。

可是发现美国Comcast 给我的三星手机,居然不能用中国移动的电话卡。倒是家里一个老旧华为荣耀手机,可以用电话卡,可以打电话和收短信,但是版本太低,其应用商店无法下载微信和支付宝、地图、铁路等的应用。所以只有在国内买个手机,弄个号,才能做移动支付,预定车票旅馆等。你说就为了花钱,得整这些个屁玩意。 当场花 900 元买了个红米Note R13。这回倒没觉得心疼,因为来之前有个想法,有钱不花丢了白搭。 事实证明有个国内手机,下载了地图,铁路,携程以后还真方便。

其实在买小米手机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太草率了,因为后来发现移动支付根本就不是一个首要问题,到哪儿都能用现金,到哪儿都有零钱找。我完全是被网上的那些自媒体给忽悠了,没有自己去做调查,而是到了武汉以后第二天就去弄这个移动支付的事情,其实我弄一个国内手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接短信验证,所以这个功能我家里那个老手机已经足够了。这个老手机还是我疫情以前从国内带回到美国来的,而且到美国以后还是常常用,虽然不能打电话但是凡是有网络的地方照样可以上网,此外还有一个插耳机就能当收音机使用的功能,我冬天的晚上在路边等公交车的时候还常常用这个手机打开手电向司机示意,不要错过我。这个手机在学校里还丢过一回,被学生送到健身房去了,还幸亏我问了健身房一句就找回来了,所以对这个手机我还是比较有感情的,可是这次回来比较滑稽的事情是我去办那个手机卡的时候,我的妹妹还有我的妹妹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外甥跟我一起去的,然后回来的时候我外甥拿着我那个老手机,然后我妹妹就说这手机不能用了,卖给收破烂的算了,要不然屋里弄那么多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用,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结果我外甥就带走了,我晚上想起来的时候我就给我外甥发微信说那个手机留着我还要用,结果,你猜怎么着?外甥说已经卖给收破烂了卖了五块钱。给我气的。虽然那个手机可以说现在任何国内的人都不会想要去用它,但是其本身的那些功能何止五块钱。

这次回来让我吃惊的一件事情是,雅虎在中国居然已经不能用了(其实几年前就退出中国市场了,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在iPad用VMWare ,进入我单位的远程桌面,从那里,浏览器里的雅虎可以打开,但是无法键入密码,一切都无法输入。幸亏我自己的一个iPad,我自己的苹果ID邮箱用的就是雅虎,所以还可以检查我的雅虎邮件。过去英文的雅虎在中国可以用,而且还开发了雅虎中国,台湾则有雅虎奇摩,我都曾注册过邮箱,后来雅虎中国没有了,但是我没想到英文的雅虎在中国也不能用了。

五年没回,武汉大街照旧。街头商店生意很好,没有实体店萧条的迹象。 问能否现金支付,答曰可以。

住的地方是个破旧窄小的弄堂,旁边则是正经街道多福路,高楼大厦。这里属于汉口汉水河畔的硚口区。著名的汉正街就只有两三个街区。汉正街位于多福路和利济路之间,北边是中山大道,南边是沿河大道。在这个方块之内,没有公交,只能走路。这里是物流集散之地,自古有名。本地俗话说:货到汉口活, 业在硚口兴。以前这里的加到上,到处可见扛着扁担的挑夫, 人称扁担。现在扁担已然消失。拉货的平板车也成了手把电动式的铁板车了。人坐车头,手握两把,右手的刹机管着启动和速度。

我是一早到达武汉的。弟弟开车带着妹妹一家来接。 因为26号正好是老妈的忌日,所以放下行李后直接开到武昌那边的公墓去扫墓。这里的墓地都是建在山坡上。 山下路边常年有棚子出售祭奠用品的。有的摊贩地点固定,年年去也就面熟了。 老妹买花等的时候,给老头现金,说如果移动支付,就到老头的老伴那里去了。

晚上从住处出去走走找点吃的,却只见多福路是纺织品大街。街上的店面都是卖纺织品的,看不到一家饭馆。拐到旁边的小巷子里,还有不少家小饭馆。进了一家饭馆,一个女老板还挺年轻的,给我介绍在这儿怎么吃饭。现在这有一种类似于旧金山华人超市里边的那种自己拿个盒子选菜,然后按分量算钱的。这里米饭是一块钱管饱,然后一个菜盒子你自己随便加什么,这一个盒子如果加的不是特别满的话,也就是15块钱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每样菜都加一点点,用不着加很多,可以控制在15块钱左右。这个老板娘还挺热情,我坐下来吃的时候还说哎那位大爷这水啊免费或者你身后的那个米汤啊,都是免费的。当时饭馆里有几个吃饭的都是老人,后来其中有一个人穿着西装梳着疑似的背头,红光满面的。老板娘跟他说,唱一个啊,我还以为他们是开玩笑,结果那个人从一个口袋里拿出了一个肩背小扩音器,还插着有一个话筒,就唱了一首可可西里的牧羊人,唱得还挺动情的,他还专门跑到饭馆门口对着大街唱,还先报一下幕,唱完了回来,别的老头就跟他开玩笑说你应该去上春晚。

住在汉正街一带,一开始容易晕头转向。此地弄堂繁多有如迷宫。交通不便。高德地图管用。每日出行,先确定路线才不至于走歪路。手机开始没绑卡,也用不了共享车。现在的共享车技术高级了,锁车都是虚拟的,所以很多车你根本看不见后轮的上面有一个锁,但是后轮子就是不能动,只有扫码以后才能解开,然后你骑到目的地以后再扫码关闭,这时候车就被锁了,我只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个车后轮子可以随便转动的情况。当时我出门去附近坐公交,巷子里一个男人在整理乱放的共享车。 看见我出来,他说这个还能骑,我就骑走了。想一想这种技术也够可怕的。因为是一种远程控制技术。掌握了这种技术的人也可以用来做坏事。

27 星期日

星期天,查好1.5公里外的一个中国银行开门。 约十一点出门,从多福路(就是那条纺织品街)往北走。到了银行,面脸不大,只有一个美女经理和一个男柜员值班。美女经理懒洋洋的,说办银行卡的话明天上班来。我去中国银行,是因为多年前办的一个网银U盾过期了,忘了在过期前在网上更新,知道到柜台来办。美女说,到开户行去办。

出来后往循礼门走。看见一个大润发,进来看看,感觉跟在加州没什么不同,就是墨西哥人的脸换了中国人的脸。 江汉路北口人来人往。大润发里有个星巴克,坐下来联网,现在通行做法都是往你手机里发验证码,就是说实名上网。不弄个国内手机还真无法接验证码。

从中银又走到循礼门的招商,补充了个人信息,可以用该行的app了,见证了高科技,省了我去北京时还要去一趟这个部门(我开户行在北京)。一切都远程完成。银行小姑娘热情协助。很专业。输密码都背过身去。现在银行里也没有诱导储户卖保险的假客服了。

然后走到黄石路,下午三点了,居然听到荣光堂里还有礼拜,进来听听歇歇脚。布道厅人满为患。

28号星期一

到唐家墩的中国银行,被告知原来的那个 U盾现在已经不办了,要办得向上级部分申请,而且有没有设备还不知道。不过他们给我弄了手机银行,这就不需要U盾了。要办什么都可以在app 上办。但是我还是喜欢网银,截屏方便。因为每年都要申报海外账户,截屏的图像比较全面。本来我想申请个卡跟手机挂勾,但是他们说现在限制办卡,办卡顶多可以放一万块钱,我也就算了。

北京

10/30 到 11/4 去北京。

傻帽了,这个时候来北京带了一件毛衣,一条秋裤,一双备用袜子,一顶毛线帽子,一双毛线手套。身上穿的是衬衣,外边一个马甲。外衣是一个类似于羽绒服的那么一个棉夹克,结果到了北京,入住了宾馆以后,上街一趟只穿了衬衣和马甲,一点都不冷,所以估计我带着毛衣秋裤、帽子、手套全都是没用的,全都是累赘。

这回来办点小事还挺顺利,这个顺利也应该说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我第一次使用我的北京敬老卡。这个敬老卡(正式名称是老年住残卡)是由北京农商银行发行的,使用前需要去激活一下,但是我从朋友手里拿过来的时候多年不用了。我是一清早火车到的。北京朋友跟我在北京西站碰面把我的社保卡和老年助残卡交给我,他说你不用买公交卡了,你就直接上车跟司机说一声:你现在要去激活敬老卡。果然上了车以后一刷卡就出现一个不成功的信号,跟司机说了一下就进去了。然后到了农商,服务员只拿手机上的一个什么应用对着我的卡一点,一秒钟完事,然后我坐公交就免费了。这张卡可以用两年,失效以后再去激活,我想这样的安排就是防老年人可能随时都有可能死亡,所以不会设定为长期的。可是北京跟武汉不同。武汉的敬老卡可以坐地铁,但北京不可以,你要想坐地铁的话,你需要往你卡里边存钱,然后那个闸机给你扣。而在武汉,上公交拿出来晃一下,司机看都不看,只看你满头白发就够了。而在地铁,有专门通道给不是武汉的外地老人使用,由服务员开门。除了老人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人,包括军队文职人员,可以免费乘坐地铁。所以在武汉,即使我北京的老年卡没有激活,也不妨碍使用,因为不刷卡。

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医保卡办理外地看病需要向社保局事先报告一下,填一个表,过去的都必须到大厅窗口去做,但是现在可以下载一个国家社保的一个App或者使用微信里面的异地就医报备的小程序,不用跑社保机构自己就可以完成,这样就省得你跑路了,所以在这方面使用高科技还是比较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值得赞扬。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武汉,我照样用不了北京的医保卡,虽然做了异地报备。 可能是还差什么。现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没问题了。

像在国外你的护照什么的到期了你要更换,有一个领事馆的App,你所有的提供文件的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你住的地方完成,没有必要跑到这个领事馆。这在美国就有意义了,因为美国动不动都得自己开车。

关于移动支付的问题完全没有网上或者油管上说的那么邪乎非得用移动支付不可。首先对于外国人来说,现在移动支付也可以绑定外国的信用卡了,所以外国人来中国也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但是外国人没有中国手机的话不可以做一些需要接收短信验证的事情,花钱是没有问题的,我来以前在这个支付宝上绑定了美国信用卡,来了之后呢,又绑定了一个本地的银行卡。买火车票的时候是用的铁路App,订火车票和订旅馆也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我先是企图在网上买票,但是头天晚上折腾到快夜里12点了,注册那个网站没成功,因为说我的身份证号码在以前已经建立过账号了,但是我记不住密码了,然后要求找回密码,它又说不成功,我就准备第二天去车站买票算了,结果第二天早上5:00醒,醒了以后我就下载了这个网站的App,然后就注册,也是注册到那个地方了,注册不动了,但是在App上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有一个其他的认证方法,那就是刷脸。那么一刷脸就成功了。所以来中国玩是先在手机上下载这样几个App还是用得着的,一个是高德地图,一个是火车订票的,还有一个携程,如果你想打滴的话呢,你就下载一个滴滴,但是中国城市公交很发达,来了没两天,基本上就能把你主要用的路线就搞清楚了,就没有必要打的了,打的堵在车流里,你白花钱。

入住宾馆以后已经16:00多了,看见附近有一个电力医院,我就干脆进去看了个病。拿我那个医保卡还真一分钱没找我要,全都从卡里出钱。其实也没啥病,就是左腿下边有那么一小块湿疹。在美国看过,美国医生给我开了涂抹的药,一点事儿都不管。我昨天看病都快下班了,所以也不用等。一个年轻的美女医生一看就说你这是皮癣,不是湿疹,你别挠,过两年之后就好了,我甚为怀疑,但是查过,湿疹那个东西是很难好的,估计得用中医的调理的方法,抹膏药只不过是个治标不治本的东西,不过后来还是开了两筒外用药。收据打出来,我也看不懂说哪些部分是公家付的,哪些部分是个人账户里出的。后来查, 在这个医院我花了164,基金支付40,个人账户支付124,怎么跟我想的国家大头,个人小头相反呢?

其实我并没有占什么便宜。我退休的时候,医保年限不够,还补交了不少钱,但是我在国外,几乎没有可能到北京去看病。真到了有大病的时候,到北京去我连地方住都没有。我只能安慰自己说是给别人做贡献了。中国医保要交够25年或30年才能开始使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缴费标准和福利标准。

虽然我是北京长大,小学到高中都在这里上的, 插队和工厂也都是在这里, 我这次回来并没有声张,只不过在微信上发电照片。 一个高中同学,也是插队一个屋的,看见了,在我离开北京那天从保定开车赶回来约我吃了顿饭。一个中学同学也看见了,请我在西站北边一个餐馆里吃烤鸭,和另外一个同学。 烤鸭挺贵,我觉得实在是太客气了。她说国外回来的,怎么找也该吃烤鸭。其实这也算一种先入之见。我对烤鸭没什么兴趣,不如吃点北京小吃,哪怕是一碗炸酱面。

(中间很多待补)

11/5

回到武汉,还有20天才回美国。按说应该有时间到哪里去旅游一下,但是没兴趣。而在武汉的这20天里,也没闲着,几乎每天出去,也不知道干什么了。看了两个朋友,其他就是逛街。周末就去逛旧货摊。这些都没什么值得写的。

比较欣喜的是公共厕所大有改进。在武汉,地铁里的公厕尤其好,有人随时伺候。设有坐便的给老人残疾人使用,空间很大,因为国人不习惯坐便,所以没什么人用,里边挺干净。常有人用的厕所,地上因为拖地常常湿湿的,气味也比较大。但是坐便的地方是单独的,不受影响。唯一不好的有的坐便间的门上的锁不管用,不知道是否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便于冲进来救助老人。一次我正坐便,门开了。我赶紧说有人,结果进来一个老头,说,有人怕么四? 老头70多了,还挺哎说话,而且不是客套话。问我哪里来的。我说北京的,他就问我北京有卖粉的没有。我说咱不碰那玩意看,不知道,肯定有。他又说,现在很多女人,胸前两个粑粑,穿个三角裤,给人看。我说是的,网上很多。他又说什么强奸是犯罪,卖淫不是犯罪。反正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11/14

现在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厉害,都在发展高层建筑,如果高层建筑发展到超高超密集,这些建筑基本上就失去了地标的作用,也就是说用它们作为判断方向的工具这个作用就减少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类的眼睛是往下看,往前看,很少会抬起脖子往高处看。他会根据他常常看到的建筑物来判定自己的方向,而现在的高层建筑从上到下外形类似者太多了,所以现在在大城市里你要去什么地方。基本上是要靠地图。准确的来说呢,是要靠地图上的地名,因为不管地上建了多少建筑,原来的地名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那么根据这些地名,你找你要去的地方,你也只能依靠交通线。典型的例子,就是地铁。你要去哪个地方,只要你看清楚坐几号线地铁,在地几站下车就可以了,至于你下了车以后那个周边的环境你还认识不认识,那已经无关紧要了很可能是你明明知道已经到了你已经熟悉的地方,但是你看那个地方基本上就是面目全非,所以有的人甚至要靠手机为自己步行来导航,这是非常荒唐的。步行不同于开车,开车有可能错过,但是步行错过的时候并不多,为什么需要导航呢?其实这也是因为现在城市发展的这么复杂,哪怕是步行的时候,如果不用导航,你也可能走错方向,而你一但走错方向,就走了很多的冤枉路,因为现在马路上设置分道栏杆,你在应该过马路的地方没有过马路,然后走了半天之后,你意识到你刚才应该在那个地方过了,你还得往回走半天,这是很吃亏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也要依靠导航来指导自己走路。 天气凉快的时候还好,如果是在盛夏,那你走冤枉路可是要吃很多的亏流很多的汗。

大城市的另一个问题,商业的发展给市容带来很多的视觉污染,这主要是指那些商家的各种各样的招牌广告等等。这一点你到任何城市的商业步行街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在这种地方如果想舒服地逛街,唯一一种办法就是根本忽略这些商业的符号象征,只管随意散步。 在这种地区走路,你会感觉到你是一个被索取者周边的商店都通过声光电来索取你的注意力,索取你的钱包。这些东西其实就像电脑里不断跳出来的广告一样令人讨厌。

现在商业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主次感不强,每一种生意都起足意高大上的形象来影响顾客,这个不像以前一条商业街,总有一个扮演主角的,比如上海的南京路的什么一百,六百,王府井的新华书店、百货大楼、东风市场、外文书店,后来麦当劳来了,又添了一个麦当劳 。 一条商业街上的建筑没有主次感就让人分不出什么是什么。

11/25 晚上11:30 南行直飞旧金山的飞机,从广州开过来的,临时换轮子推迟了一个小时起飞。这个回程航班的空姐颜值普遍好于来的时候那班的。当时我还以为广州找不出高个子美女呢。

提前了四个小时到机场。等到值完机过安检的时候,几乎空荡荡的没什么人。 可能是因为来早了。候机区不错,三个椅子一排中间无扶手干脆躺下。

到了旧金山,发现边检全是人工。曾经的刷护照机器又撤了。边检人员没罗嗦,很快过。但是等行李出来等了很久。据说是越早办理登记卡的人的行李出来得越晚,再晚十分钟我就要错过预定的蒙特雷机场班车了。

manyworlds 发表评论于
有点意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