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法国,就必须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雨果。他们两个,既是法兰西的大脑,又是法兰西的灵魂。在我的心目中,我永远都会记住另一个名字:朱丽叶。她写给雨果的情书,是至今为止我读过的最有女人味,最美丽动人的情书,没有之一。
情感外露,热情奔放,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方式,看起来早就在法兰西的大地上流行了,而我们这边,则还是一千年以前的那种模式。
感情就是力量,这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有什么区别?法兰西,它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个把感情视为生命的民族。
在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同时见到两个人的影子:拿破仑和雨果。他的文章犹如犀利的刀剑,一剑下去可以砍掉一个时代,一个制度,还用说那些腐朽的、不值得一提的酸腐文章吗?他的行动简直就是拿破仑的再世,所向披靡,惊天动地,只让有钱有势的权贵们胆战心惊,却受到有思想有见识的人士的夹道欢迎。奇怪吗?不奇怪,也奇怪。
除了《悲惨世界》之外,《九三年》应该是雨果的另一部精彩小说。为了写《九三年》这部小说,雨果竟然酝酿了长达十年之久,可见他对这部书的重视程度。
如果说雨果的《九三年》是一部恢宏的大革命史诗,那么,他的《悲惨世界》就是一部人性光辉的壮丽抒情诗篇。
雨果《九三年》的结尾写的出人意料,惊心动魄,但遗憾的是,它太富于戏剧性从而缺少真实性,太过于迎合普罗大众的心理惯性的需求。
按照雨果的能力和性格,他绝对不会像一个二三流的作家那样,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描述工作,他需要超越这个档次,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雨果的小说,情节设计的惊心动魄,但他的强项不在这里,而是在他独特的文笔和见地,这一点绝对是他自己特有的,是他的大众品牌,是绝对不可以简单复制的。
雨果的精神世界是两极化的,他总是不得不先将两个相互对立的东西放到一个盘子里,然后再将它们加工糅合后,呈献给他的读者。这就是他的那颗头脑和思维结构决定的,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雨果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浪漫的法国人。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徜徉在他为我们搭建的理想主义的大厦里,享受着地中海夏日浪漫情调的爱抚。
补充一句,雨果关心的是整个的人类,它的命运、修辞、运气、爱情、正义、不幸、杀戮、醉酒、娼妓、行云流水,原子的结构等等,对他来讲,没有什么是大的,也没有什么是小的。在他眼里,宇宙并不比一个分子大多少,一个原子中所包含的故事绝不比一个社会中的烂事少。这就是雨果,一个经常说着许多无人能参悟透彻话的外星人。
巴菲特是投资的化身,雨果是法国的代名词。
2025-01-10: 摘自《杂感·随笔总汇》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