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难得的美味原来是美帝租借法案中的大宗物资

毛时代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只有一斤肉票。但是商店里有不多的几种肉类罐头是不要肉票的,据说这类本是基本民生商品,但在定量外以高出平价很多的价格出售的做法是,红色经济专家陈云回收货币的高招。其本质是计划经济在物资匮乏下掩饰通货膨胀的伎俩。

1960s和1970s长大的小伙伴,一定对下面这一款出口转内销的“清蒸猪肉“罐头有印象。我们小时候只有生了病需要补充营养,或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才有机会吃上肉罐头。



我找不到70s这款罐头的老照片。上图里的这个包装设计是最接近当年的了。

现在回忆起来,这种“清蒸猪肉"罐头的味道与中国任何一个菜系都不沾边。唯一记忆犹新的是,罐头上面浮起的一层很厚的猪油。在那个食用油脂奇缺的年代,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特点。当时一个普遍的认知是,市场上的罐头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好像中国人不配吃罐头似的。我小时候就好奇,中国人只会清蒸鱼,哪个国家的人喜欢清蒸猪肉呢?答案在我今天看了一个油管节目“Cooking on the Soviet Home Front during WWII”后,才浮出了水面。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盟国提供战争物资。由于二战严重破坏了苏联的民生经济,美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食品。其中就包括俄国和东欧烹饪中标志性食物 Tushonka,图尚卡。据我查证,图尚卡的风味非常像我小时候吃过的“清蒸猪肉”罐头。的确,现在“清蒸猪肉”罐头的最大国内市场在东北,被推荐用来做猪肉炖粉条白菜。







图尚卡罐头在前苏联的口碑是毁誉参半。人们感激它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候解了燃眉之急,但又烦其在战后想改善生活时,不知趣地泛滥成灾。据说,美制图尚卡罐头的库存直到1990s还没有消费完。与图尚卡罐头互为镜像的是苏制炮弹。韩战中志愿军打出的炮弹与苏军在柏林战役用的是同一批次生产的。不一样的产能过剩。

宏扬道德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的历史,enjoyed the reading, thank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