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美国停止服务的一刻,最难过的不是美国人,而是隔着太平洋的中国网友。他们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表达了愤怒和不满:“美国政府真可恶!”“这是对中国企业的打压!”“TikTok承载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啊!”彷佛TikTok在美国的“陨落”,不仅是全球化的重大损失,更是某种民族尊严的严重受损。
有意思的是,这场与己无关的“全国哀悼”愤怒浪潮中,愤怒的主角却根本无法真正体验TikTok。毕竟,TikTok在中国用不了,中国人只能用特供版的“抖音”,而抖音的内容和算法与TikTok相比,简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在抖音,用户刷到的是“励志故事”、“传统文化短视频”,以及各种“正能量输出”;而在TikTok,美国年轻人刷的是“搞笑视频”、“音乐挑战”,甚至有时是些毫无营养的恶搞。这样看来,中国网友的愤怒,更像是“隔山打牛”——没有真正享用过的权利被剥夺,居然也能愤愤不平。
一方面,中国网友对美国封禁TikTok激烈反应:“美国的封禁太霸道!”但另一方面,当提到自己为什么用不了TikTok时,却默默接受了“国内网络环境更纯净”的说法。有人甚至拿出了“自豪感”:“抖音的内容比TikTok高级多了,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可一旦美国网友表达对TikTok停止服务的无奈和遗憾,这些人立刻化身正义战士:“你们要为自由而战!”这种“自己没自由,还帮别人争自由”的戏剧性矛盾,令人忍俊不禁。
讽刺的是,中国网友对美国政府的谴责,表现出了极高的“自由捍卫意识”。在他们眼中,封禁TikTok的行为,是对市场自由、言论自由的践踏,是“不公平竞争”的典型案例。然而,同样的封禁逻辑在国内却毫无底线,YouTube、Facebook、Twitter甚至Google,这些“全球通用”产品,在中国的大门是彻底关闭的。当提到这些封禁时,网友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那是国家为了保护我们不受国外’有害内容’侵害。”这就好比一个住在玻璃房的人,看到别人家装了窗帘,愤怒地指责对方不够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TikTok的遭遇,是数字冷战的一个缩影。在美国,这款应用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威胁”,被指控通过数据采集对用户隐私构成风险;而在中国,它则被包装成“技术输出的骄傲”,成为爱国主义的符号。但事实上,无论是TikTok还是抖音,终究只是一款商业产品,追逐的不过是流量和资本的最大化。为了一款本质上以娱乐为主的应用程序,中美两国在舆论和政策上,掀起滔天巨浪,实在让人忍不住发问:这到底是技术竞争,还是一场自我标榜的闹剧?
为什么中国网友一边接受自己用不了TikTok的事实,一边对美国的封禁行为大加谴责?这种现象背后,有着“不合逻辑”的逻辑:很多中国网友相信,中国是全球最安全、最稳定的国家,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在“下一盘大局”,因此不需要质疑;相比于质疑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们更乐于关注“别人的不自由”,并在对比中找到优越感。虽然自己无法体验TikTok,但中国网友愿意捍卫它的存在,这种心理,有点类似于一种“遥距理想主义”——自己用不了,但不允许别人不用。
TikTok在美国的遭遇,或许是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的结果,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中国网友的愤怒究竟为何而生。是为了数字自由,还是为了在看似“遥不可及”的领域,找到情感共鸣?与其为“别人不用”而操碎了心,倒不如先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用TikTok了,你会不会觉得它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