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01-06)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此课程来自“ The Great Courses”

https://www.thegreatcourses.com/courses/how-to-listen-to-and-understand-great-music-3rd-edition

如有兴趣可以网购, 或查询本地图书馆, 或加入 “The Great Courses Plus”

这是我学的第一门”The Great Courses”课程. 因为讲的是音乐欣赏, 必须听或看. 好在很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有这门课(CD或eLibrary). 注意公共图书馆里的CD可能是这门课的第二版(2nd Edition)

第一次听这门课时可能听到一半时觉得听不动了. 可能是前面内容没有消化好, 可以放一段时间再从头听, 读一下课程附带的参考书(guidebook), 或者记一点笔记(重要的定义和理念)

非专业人士的学习笔记, 难免有误, 请指教

第一课 音乐是社会的镜子

为什么要理解音乐会音乐(concert music)?

音乐是一种通用的非言语(non-verbal)语言(language), 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 文化, 和美学传统

重要定义

西方音乐 - 指欧洲传统音乐

音乐会音乐不是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西方古典音乐特指具有1750-1827期间风格的音乐

音乐会音乐和流行音乐

音乐会音乐一般比流行音乐更长和含更多信息 - 旋律, 和声, 节奏, 和形式细节

西方音乐被看作社会的镜子

作曲家的个人荣誉 - 中世纪盛期作曲家开始署名

作曲家不停追寻新的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 音乐风格的变化同时加快

这门课学习的角度

历史, 社会, 政治, 和宗教环境影响作曲家的人生和音乐的风格

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学习音乐词汇和培养倾听技巧

音乐词汇

结合旋律(Conjunct melody) - 相邻音符的音高也相邻, 旋律起伏小

分离旋律(Disjunct melody) - 相邻音符的音高有跳跃, 旋律起伏大

第二课 音乐本源 - 古代和早期教堂音乐

古代 (公元前3500 - 公元500)

只约40个音乐片段保留至今

音乐史是循环的而非线性的(cyclical rather than linear) - 不能说现在就一定比以前好, 也不能说某一时期就是最好的

古希腊文化

人文主义(humanistic)

音乐气质观(Doctrine of Ethos) - 音乐中模拟的愤怒, 和善与爱, 能引起人类有同样的情绪

音乐增强文字的表达力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音乐

墓碑上刻的饮酒歌

罗马帝国接受了天主教(Roman Catholic Church)

教会成为文化的保存者

神权时代(age of theocracy) - 公元600到1,400

天主教仪式中音乐的方针(Guidelines)

必须让听众感受到神圣和完美的美丽

音乐为宗教服务 - 放弃乐器

杜绝异教影响 - 大合唱, 大调(major)旋律, 舞蹈

第三课 中世纪(Middle Ages)

中世纪

黑暗时代(Dark Ages) - 公元600 - 1,000

欧洲历史上的严峻时期

中世纪盛期 - 公元1,000 - 1,400

天主教会在黑暗时代承传了文化

素歌(plainchant)作为教会音乐形式

又名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无伴奏的单音(monophonic)的天主教礼拜式(liturgical)的宗教歌曲

赞美诗(hymn)是用重复的圣歌曲调(chant tune)唱不同的诗节(stanzas)

赞美诗在每日的“时辰礼仪”(the daily “Liturgy of the Hours”) - 不是在弥撒(the mass)时唱的

为什么素歌/圣咏有宗教效果

单音部清唱无伴奏

结合旋律 - 旋律起伏很小

没有节奏(beat) - 没法随之起舞

中世纪盛期西欧文化逐渐恢复

社会的, 技术的, 艺术的进步

公元900-1000年间, 复调音乐的创作发展

复调 (polyphony) - 同时有多个主要曲调

音乐标注方法(Musical notation, 乐谱)标准化

音乐创作方式由正式作曲(Composition)取代即兴创作(improvisation)

作曲程序规则(Rules of compositional procedure)随之发展

奥尔加农(Organum)成为最早创作的复调音乐

素歌在最低音声部, 其它声部装饰(decorates)和美化(embellishes)素歌

1150-1300年间在巴黎圣母院达到艺术高峰 - 又名古艺术(Ars Antiqua)

花彩奥尔加农(Florid organum) - 低音的素歌被拉长, 上方声部音符变化多装饰意味强

巨大的变化发生在十四世纪

罗马天主教会不再有绝对权力

世俗观念, 文学, 艺术上升

最具代表性的作曲技术 - 新艺术(Ars Nova), 节律(isorhythm)

节律(rhythm)和旋律音程(melodic intervals)各自独立

Guillaume de Machaut (c.1300-1377)是新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代表作 “Quant en moy” - 乐器素歌在最低音, 女高音和男高音唱两首不同的爱情诗

第四课 文艺复兴时期简介

文艺复兴 - 重新发现古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社会和知识运动(intellectual movements)

人道主义, 地理发现, 古典主义, 宗教改革, 世俗权力和世俗教育, 印刷术, 视觉艺术

音乐美学发展

古希腊的音乐表现力定义 - 歌唱时清晰吐字

不过多花唱(melismatic) - 一个字音(syllabus)不用多个音调(pitches)

技术进步

调音(tunings), 音乐标注(notation), 音调和声系统(system of tonal harmony), 有和声伴奏(harmonic accompaniment)的主调音乐(homophony)

Josquin Desprez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代表作 “Petite Camusette” - 六声部模仿复调(imitative polyphony)

第五课 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

弥撒(mass) -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要日常活动

固定部分(Ordinary of the mass) - 五个部分的音乐通常用同一素歌当基础

变化部分(Proper of the mass)

代表作 - Machaut的圣母院弥撒曲(“The Mass of Notre Dame”)

文艺复兴时期三种风格的弥撒曲

固定旋律弥撒曲(cantus firmus mass) - 中世纪素歌没被改变

模拟弥撒曲(paraphrase mass) - 中世纪素词被现代化

改变韵奏(rhythms), 增加音调(pitches), 改变音调以合调性(tonal)

代表作 Josquin Desprez的“Ave maris stella”

仿作弥撒曲(Imitation mass) - 基础不是素歌

甚至可以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新教改革(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特利腾大公会议(the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 - 罗马天主教会强烈反对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音乐的某些方面

例如仿作弥撒曲, 复杂的复调(polyphony), 大量使用乐器

Giovanni de Palestrina 拯救了宗教音乐

弥撒曲“Pope Marcellus Mass, Agnus Dei”证明复调音乐可以听清每个声部, 符合特利腾大公会议的要求

第六课 牧歌 (Madrigal)

牧歌是意大利世俗音乐的重要类型

牧歌 - 无伴奏的有4-6声部的世俗音乐

基于各种诗歌(poems), 自由使用押韵格式(rhyme schemes)

复调(polyphony)和主调(homophony)混合

试图通过文字描绘(word painting)达到诗歌表达效果

当时最勇于实验的音乐类型

十四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Francesco Petrarch

为早期的牧歌作曲家提供了诗歌/歌词

弗兰德(Flemish)作曲家Cipriano de Rore

诗意的措辞(poetic diction)决定旋律节奏(rhythms of melody)

代表作 “Datemi Pace” (1557)

音调描绘(tone painting)表达意境

后期意大利牧歌作曲家通过文字描绘和旋律/和声变调(melodic/harmonic inflection)表达

业余/贵族作曲家Carlo Gesualdo (c. 1561-1613)的代表作“Io Parto”

强烈的半音阶(chromaticism), 无功能的和声, 低调的节奏(cadences)

英国的牧歌传统比意大利发展晚一些

“Triumph of Oriana” (1601) 赞美女王的25首牧歌

代表作Thomas Weelkes 的 “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 - 精彩有趣, 明显的文字描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