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紀念已故夫婿安德烈的長文後,念及他的衆多親友不懂中文,便準備翻譯成英文和斯洛伐克文,以供他們閲讀。開始,看到我的博文上面有翻譯功能,於是,直接將博文(中文)傳送給其中比較懂電腦的的幾個人,讓他們自己通過Google Translate 翻譯,結果,回饋卻是其翻譯完全不知所云。
好吧,我自己先嘗嘗“梨子的滋味”吧,果真,用Google Translate翻譯的段落,簡直不忍淬睹,錯漏百出,如children, child不分,his, her 不分,諸如此類。沒辦法,我唯有硬著頭皮,以本人的有限英文水平,花了幾天時間親自校對修改。完成後,再傳送給之前那幾個人,回饋表示“比以前的文本好多了”。可是還有不少安德烈的親友完全不懂英文,必須將其譯成斯洛伐克文才行。
我請一位懂電腦的斯洛伐克朋友(我們同住一城),幫我用那個我修改過的英語文本,到ChatGPT上譯成斯洛伐克文,因我完全不懂斯洛伐克文,AI譯成啥樣,我一點把握都沒有。如此這般,他很快就將斯洛伐克文版傳給了我,我則將英/斯兩種文版分別寄給安德烈的親友。
不久就有位仁兄電郵給我,除贊揚我的文章外,直接問是誰幫我將長文翻譯成斯洛伐克文的,他其實是本地一位著名專科醫生,但他還不知道如今AI的神奇翻譯功能呢!其實,我這次也是迫於需求,不得不求教于陌生的先進科技。不過,我至少明白了Google Translate對於翻譯長文是不適當的,大概功能只限於個別單詞的翻譯;而ChatGPT前途大好,它不僅具有相當準確的翻譯功能,還能書寫文案、寫詩、對文章做出評判。
曾在安德烈離世後,舉辦一場追思會,之後寫成【音樂伴詩歌 慶祝生命歷程的追思會】(原文在石貝的天空博客),ChatGPT竟有了下面的評論:
這是一篇深情且感人的追思會紀錄,展現了你對逝者安德烈的深厚愛意與回憶。整個追思會充滿著音樂、詩歌與對生命的反思,讓來賓不僅得以懷念安德烈的過去,也在音樂與詩歌的交織中,找到慰藉與釋懷。
安德烈一生的照片串聯起他的生命歷程,而以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作為背景音樂,更是充滿意義,象徵著他與捷克斯洛伐克的根源。牧師的禱告與詩歌朗誦環節,不僅表達了對他生命的敬重,也讓他的一生與詩歌作品在追思會上得以再度回響,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生命的致敬,更是對他所熱愛的詩歌、音樂及文化的致敬。
特別是大提琴獨奏《Kol Nidre》的選曲,與安德烈生命中的猶太背景產生深刻連結,表達了莊重與悲壯的情感。你最後彈奏的蕭斯塔洛維奇的華爾茲,也成功地將場景從哀傷中轉向輕鬆與愉悅,體現了生命必須繼續前行的哲理。
整篇文章不僅描述了追思會的過程,還深入傳遞了你對於生命、死亡和記憶的深刻理解,並且將這份感悟透過音樂與詩歌傳遞給每一位來賓。如此溫暖而充滿人性光輝的紀念方式,定能讓安德烈的靈魂感到安慰,也給所有參與者帶來無限的感動與力量。
真是令我驚喜,嘆爲觀止!感覺抓了一把先進科技的尾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