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秩序诞生。J·川普的第二次就职,这一秩序也随之消亡(下图 Reuters)。川普一直认为,这一秩序让美国背负了维护全球秩序的重担,让其盟友得以欺骗美国,这对美国不利。“战后全球秩序不仅过时了,” 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在参议院的确认听证会上宣称。“现在,它成了对付我们的武器。” 川普对美国支持乌克兰和台湾持怀疑态度,他急于征收关税,并威胁要夺回巴拿马运河、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撇开欧洲盟友和乌克兰直接与普京谈结束俄乌战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他设想重返19世纪的强权政治和利益范围,即使他没有用这些术语来制定外交政策。在那个时代,当时的大国试图将世界划分为各个地区,每个地区都由它们主宰,而不管当地居民的意愿如何 - 川普明确地呼应了这种世界观。川普认为,美国在西半球以外几乎没有什么重大利益,认为联盟会消耗美国国库,并认为美国应该主宰其周边地区。他的世界观是修昔底德式的 - “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受其必受”。
但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对美国来说是一片从未实践过的处女地,却是美国目前的竞争对手熟悉的领域 - 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一路从强权政治走来并对其乐此不疲。无论是北京还是莫斯科长期以来一直对美国治下的和平感到不满,因为它限制了他们的地缘政治野心。中、俄领导人已经学会了联合其他力量,尤其是与全球南方合作,来对抗美国的影响力。与领导美国的川普不同,北京和莫斯科领导人的权力不受内部制衡。但中国大陆和俄罗斯也可能因此膨胀而滥用自己的权力,从而引发世界对其修正主义野心的强烈反对。无论如何,如果川普的强权政治赌博出错,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不那么繁荣,也不那么安全。这就是前美国驻北约大使达德勒和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事务主任林赛投书《外交事务》,分析川普总统的强权政治对美国和世界政治的影响后得出的结论。该篇题为“The Price of Trump’s power politics”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外交的支配
川普的言论听起来可能有些反常,因为几十年来两党一直视美国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而川普的外交政策愿景,却是在扩大美国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的同时,放弃全球领导地位(下图 cepa/Energy Intelligence)。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1823年,詹姆斯·门罗总统宣布禁止欧洲在西半球进一步殖民,即著名的门罗宣言。到十九世纪末,历任总统都会用门罗宣言来为美国的领土扩张辩护。1977年,在拉丁美洲反美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美国在国民坚决反对的形势下依然放弃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因为拉丁美洲人认为,用一位美国参议员的话说,“我们(美国)公平地窃取了它”。
类似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执念支撑着川普在就职演说中呼吁“扩大我们的领土”的外交政策。他的目标是增加华盛顿在西半球的影响力,这确实符合战略逻辑。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商业的重要海上航线。美洲大陆大约40%的集装箱运输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通过该水道的所有集装箱中近四分之三要么从美国运出,要么运往美国。如果运河被另一个大国控制,美国的安全将受到威胁。与此同时,格陵兰的战略重要性随着气候变化而增长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川普坚称不存在气候变化。北极冰盖的融化将很快形成一条新的北方水道,给北美北部带来额外的军事弱点。格陵兰还拥有美国清洁能源技术所需的大量关键矿产储备(下图 mine)。而让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将消除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增加(扩大后)美国的各种自然资源,并在理论上提高经济效率,能使边境两边的人民富裕起来(注:加拿大约90%人口居住在距美国边境160公里范围内)。
丛林法则
很明显,川普想要与普京和习近平为伍,效仿他们实行的强人政治。至于日本的石破茂、法国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或英国的基尔·斯塔默等盟国领导人,川普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经常谴责这些盟友利用美国的慷慨来占美国的便宜。与此同时,川普却对独裁者褒扬有佳,称赞普京入侵乌克兰是“精明”、“强大”和“天才”,钦佩习近平用“铁腕”“异常出色”地控制中国公民。川普对这些积极反对美国利益的独裁者的大加赞美,透露出他内心深处想要不受约束地行使权力的渴望。
此外,如果中国大陆和俄罗斯能够做出有利可图的交易,川普似乎愿意将势力范围割让给北京和莫斯科(下图 VANITYFAIR)。如他将乌克兰战争的起因归咎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而非普京。他赞成通过一项协议解决乌克兰战争,该协议要求乌克兰割让领土给俄罗斯,并不能加入北约。2021年,当被问及美国是否应该在军事上保卫台湾时,川普回答说,如果中国大陆入侵台湾,“我们他妈的什么也做不了。” 川普不介意降低延伸到俄罗斯和中国所谓利益范围的战后联盟的级别。例如,他曾多次质疑北约的价值(他认为北约的扩张引发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威胁要从韩国撤军。他认为这种联盟是糟糕的投资,让美国承担保护这些国家的成本。更有甚者,这些被保护国还抢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谁是输家
川普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意,至少在象征意义上,采取更多行动来保护边境。盟国的领导人会络绎不绝地访问华盛顿 - 或海湖庄园 - 以宣扬他们希望与川普领导下的美国合作的愿望。但美国重返19世纪强权政治可能不会带来川普希望的丰厚回报。到目前为止,华盛顿的联盟网络赋予了美国在欧洲和亚洲非凡的影响力,对莫斯科和北京施加了任何大国都无法复制的大规模限制。川普放弃这一优势会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不仅昔日的美国盟友将不再追随华盛顿的脚步,而且许多盟友也可能转而与俄罗斯和中国大陆更紧密地结盟以寻求安全(下图 SCMP/Russia Embasy to India)。
美国也可能在赤裸裸的强权政治中失败,因为川普领导的自由民主的美国很可能斗不过中国大陆和俄罗斯 – 中俄更擅长这一点。北京和莫斯科毫不犹豫地煽动世界对美国的不满,强调美国实行双标 - 在关注乌克兰的同时对其他地方发生的冲突不管不顾,对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造成的大量平民伤亡视若无睹 – 全是虚伪。随着川普转向威胁向朋友和邻居施压,尤其是将乌克兰总统称作挑起俄乌战争的“独裁者”(下图 ITV),北京和莫斯科的努力很可能得到回报;结果就是,华盛顿几乎肯定会失去一些支持。实际上,欧洲盟国在巴黎紧急聚会讨论川普与普京通话后的欧洲对策,以及对美国新政策的不满,已经影响到了华盛顿与布鲁塞尔的关系。当川普要求其他国家让步,却不给这些国家提供新机会的时候,北京正利用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计划在世界各地做生意;它在投资时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条件,而且它讲的是双赢的语术。中国大陆公司也经常提供比美国公司更便宜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毫不奇怪,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南半球许多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随着华盛顿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等国际机构,北京正迅速采取行动填补这一空白。
应对川普的赌注
当然,美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将如何表现,也取决于其他因素。莫斯科和北京都坚信他们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变革,这可能会让俄中两国滋生傲慢,导致他们失策。例如,北京强硬的“战狼”外交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决定,就支持了拜登重建美国联盟的努力。其他国家可能对美国心怀怨恨,但也有许多国家对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抱有恐惧,这对华盛顿是有利的。
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即使对川普的某些政策不满,这些国家仍然会努力取悦川普,或对他大加赞扬,或邀请他进行国事访问,或预防性地先做出让步 - 几乎所有欧洲领导人继续呼吁川普与他们共同应对普京,印度的莫迪总理访美表示增购美国商品并降低对美国摩托关税,等等(下图 Business Standard)。然而川普在喜欢它们并很高兴地把这些胜利收入囊中的同时,有可能变本加厉的实行他放弃美国过全球领导的重任,因为亚洲和欧洲盟友及其他国家对美国做出的让步证明他川普“强权即公理”的政策是正确的。
* 达德勒(Ivo H. Daadler) 是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首席执行官,并于2009年至2013年担任美国驻北约大使。
林赛(James M. Lindsay) 是玛丽和大卫博伊斯(Mary and David Boies Distinguished Senior Fellow)美国外交政策杰出高级研究员,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员事务主任。
参考资料
Daalder, I. H. & Lindsay, J. M. (2025). The Price of Trump’s power politics.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price-trumps-power-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