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我姐突发奇想,叫我把我外公的故事写出来。
可是臣妾做不到啊!且不说我的写作水平,我都没见过外公,关于我外公的的记忆,全部是在我们家庭聚会的时候哥哥姐姐们讲的,我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吧且那个时代还戴着神秘色彩啊呢。
前段时间,我家二哥去参加我表哥的生日宴会,看了照片我说“咦,为啥我妈跟舅舅家的都不像,我妈长得多圆润漂亮啊。”
我二哥毫不犹豫回我:
“那是当然,女儿像爹,我们外公可是远近闻名的帅小伙,当年我们老爸就称赞过外公……”
哟,还有这事嗦,那我今天必须写一写我知道的一丁点的我外公,借此纪念一下我最爱的父母,因为昨晚又梦见他们了。
据说外公是南京大学的,当年黄九妹收到南京大学录取书,我姑婆和我老妈还很骄傲自豪的拿出来显摆过,所以这必须是事实,但据说我幺外公写家谱没有这一段,只说我外公是宪兵队驻守南京政府,但我又确实听到姑婆和我老妈当面说的,也不知道谁记错了。我听到的故事是后来外公又投笔从戎,国共战事吃紧时当机立断退伍回家,解放前后跟着地下党干了不少积极活动,所以解放后当了重庆永川的一个乡的乡长,本来都干得好好的,有一次去剿匪,听从了家族的命令把一个和他们家有矛盾的但不是土匪的人打死了还是误伤了,最后被判刑十五年。
然后我外公就被彻底贬为平民,据我妈妈回忆,她小时候家庭条件蛮好,从小吃糖蛋,所以很年轻就有蛀牙,好像她们家还有老一辈抽过大烟,看来确实家境不错(据说我妈的奶奶是一个团总的女儿,有几十担田地)。
后来土改的时候,外公的其他弟兄们在农村划分成分,土地太多要被划成“富农”,外公毫不犹豫回到农村,帮助兄弟们成划分为“中农”,躲过一场浩劫。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妈妈为啥会嫁给我老爸了?我爷爷一辈子很懒,喜爱赶场,挣了钱就自己在街上吃喝,我爸爸很小就没了娘,靠我大姑妈拉扯长大。但我爸有两个加分项,第一我爸家世代贫农,成分好;第二,我爸帅,本来我妈立志不找煤炭工人,但相亲就看上我爸了。
幸好幸好,不然哪里还有我哦。
其实说来我外公本来应该有所大作为,在他那一代,我好几个外公都是高学历,起码都是上过中专大学的,还有一个外公也当过乡长,我见过的几个外公看起来都很儒雅有学问。
没办法,造化弄人,回了农村后,我的大舅没读多少书,我二舅当过代课老师,后来入赘到比较远的地方,我姨妈也嫁了一个煤炭工人,早早就不在了。
外公的后人发展得咋样我不太清楚,但是读书的大概就只有我们家是最厉害的了,也算是外公的好基因在保佑着我们吧????
如今,岁月悠悠流转,那些外公经历过的跌宕起伏,都化作了家族记忆里的珍贵篇章。虽然外公早已离去,我无法亲见他的风采,但从长辈们哥哥姐姐们的讲述中,一个鲜活、坚毅又重情重义的形象在我心间扎根。
外公的故事,或许不够完整,但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荣光与遗憾,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他的坚毅与担当,就是留给我们这一脉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