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狂欢节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隆狂欢节是世界著名的,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出狂欢节这样的传统文化,我还没有搞明白。但是,我去科隆看过狂欢节,也在电视里追踪过科隆狂欢节。我经常去科隆,常常看到当地人有各种各样的狂欢团队,有自己的组织,有漂亮的制服。看他们高高兴兴地在一起训练,但是好像男人的主要兴趣,还是在聚众喝酒上。

《Jan von Werth 骑士使团》和《忠诚的Husar》是科隆二个著名的狂欢团队,它们的存在,已经持续有100年以上了。这里就来说说这二个团队。

undefined

《骑士使团》成立于1925年2月10日,当时的科隆有一个狂欢团队“Fidele ”, 团队成员会固定聚会,里面的成员多数来自附近大商场里的商人, 骑兵队的医生、科隆男声合唱团的歌手等。这些人在聚会时互相认识了,而且他们都住在老城和稻草市场附近,那里的一个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骑士像----Jan von Werth。大家有了一个主意,要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为这位三十年战争中的骑兵将军献上一支骑兵队伍。

传说中,这位骑士将军在狂欢节前一天晚上,在那个乱哄哄的时间即将到来时,出现在了骑士像矗立的地方。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次狂欢节队伍中,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那是1928,一共是28匹马。他们的制服可以追溯到历史上著名的”30年战争“,仿造当年皇家马队兵士的服饰,身穿骑士套衫(这种服饰需要三米长的材料,用手工制作,35个小时才能完成),披挂皮制剑套。而今日他们还要戴一种披挂,产生于1954年,因为当年老广场上的铜像也戴上了这种装置。他们脚上穿的是褐色长筒靴。60年代时,经济还不景气,他们就跑到通阴沟的工人那里,借用人家的防水长筒胶鞋,在上面涂上褐色的颜料。从那时起,人们就称他们为“通阴沟的”。

undefined

另一个著名的狂欢团队《Treuen Husar》产生于一群爱好保龄球的人士,这群人开始总是在Lindenthal聚会。1925年9月26日,他们在酒店Mingels成立了一个狂欢节团队,当时的名字叫Grossen Lendenthaler Karnevals-Gesellschaft, Husarenkorps blau-gelb。他们旗帜是蓝色和黄色。为什么叫Husar--轻骑兵,没有人知道缘故。有人猜,当年在附近的波恩和杜塞驻扎着轻骑兵队伍的原因。他们采用了那些骑兵的服饰,但是用了不同的颜色。1937年团队改了名字,从那时起叫《|Treue Husar Blau-Gelb von 1925》。这个团队的制服,在二战结束后也成了问题。1953年他们的舞蹈队穿的是用白色粗斜纹布做的套服, 也用不起真的马,就用一种木制马头玩具来代替, 戏仿普鲁士骑兵队的四骑步法。1966年又出了一次丑,负责人忘记及时去预定马匹。狂欢节大游行时,这个团队只有很少的马匹可以用,无奈之下,他们就去附近龙岩山村子里借了子来充数。开始时,大家都大吃一惊,之后只能哈哈了,也觉得十分有趣。

1966年起,这个团队有了自己的游行大卡车,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Feldherrenhuegel”----陆战队山峰。1967年,他们开了一家自己的赌场(估计这样的团队经营需要巨大的经费,所以要有商业活动来支撑)。2009年他们开了一家更大的赌场替代了旧赌场。2000年,这个团队成立了青少年支队,并且也参加了科隆狂欢节的大游行。

科隆狂欢节中的骑士兵团的代表人物是一对历史人物《洋和古列特》,这是一个遗憾的故事。洋就是那个骑士将军,古列特曾经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当洋向他求爱时,她嫌弃他穷。后来洋打仗勇敢成为了将军,当他骑马凯旋回来时,经过城门,看到古列特在市场上卖水果,他跳下马走前去,古列特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却听到他讲: 谁会想到有今天。这句话,成了骑士兵团狂欢时的口号。我发现,那些古老的传说,都很有意思。当年表演这个故事的人物只有洋一个人,从1935年起,洋和古列特同时出现在狂欢队伍里,但二者都是男人扮演,1951年起由一男一女表演。

2001年《Treue Husar》被光荣地冠名----科隆狂欢节历史传统团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