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来自中国大陆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北美火爆。据报道,截至2月20日晚,《哪吒2》海外票房已经突破1亿元人民币,在北美近千家影院上映,为大陆地区华语电影在北美发行的最大规模。
我们这里的华人比较多。影片在我们这里的影院一上映,就有不少人前去观看,看后便在各个微信群发表感想。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尚未没看过的人就就纷纷约着一起去看。呵呵,微信群还真能引起轰动效应。我们托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朋友买第二天晚上的票,那场的票只剩下最后几张了。
以前只听说过“哪吒”这个名字,以及“哪吒闹海”这个说法,但对人物和典故的细节及背景一概不知,几十年前的那部动画片《哪吒1》也从没看过。临时抱佛脚,赶紧去查看百度百科对哪咤词条的介绍,无奈资料繁多,读起来眼花缭乱。
据电影简介,《哪吒2》是根据 《封神演义》 改编的。于是便在网上搜出这本书,浏览了一下目录,找到与哪咤有关的三回:
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
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去看电影之前赶紧恶补,算是背景资料吧。胡编乱造的鬼神故事,还挺有意思的。对我来讲,这些背景资料对理解《哪吒2》也很有帮助。
那个放映厅很豪华,座位是宽敞的躺椅,可以完全躺平,非常享受。放映厅容纳不了多少观众。观众基本上都是华人,我见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大家都是难得有机会看一场来自大陆的大片。电影中对话是原版中文,不知为何有几位角色还说方言。配有英文字幕,但比较小,不知非华人观众能否跟得上。
总得来讲,《哪吒2》还可以,值得一看。人物造型、故事编排、动画制作和音响效果都不错。电影中的哪吒是彻头彻尾的混世小魔王,而且又矮又丑。大部分镜头中,哪吒都是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满脸愤怒,一路打打杀杀,不是降魔,就是除妖。即使到最后哪吒脱胎换骨,变成每个人理想中的英俊少年,也是一副任重道远的深沉模样。再加上数次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骨肉分离,所以总体上电影比较压抑。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笑点屈指可数。其中最大的笑点,反而是来自影片中最邪恶的角色,而且是在正片结束之后。
看完《哪吒2》后的几天,趁热打铁,继续读《封神演义》。这类章回小说,跟现代电视连续剧一样,每回/集的结尾都留个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正读得津津有味,看到精彩之处,这一回却戛然而止。章回小说的这种结构,就是让人上瘾,欲罢不能。
无奈《封神演义》太长,整整100回呢。所以就看目录标题,挑一些感兴趣的章回读,目前已经读完差不多一半,包括开头和结尾。《封神演义》是神侃商周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古王朝。想看正史,可以读一读司马迁《史记》里的《殷本纪》和《周本纪》。
正史向来枯燥乏味,野史才更耐读。《封神演义》比野史更甚,纯粹是胡编乱造,而且非常离谱。作者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令人佩服。
《封神演义》的核心人物姜子牙,原本在昆仑山玉虚宫拜阐教宗师元始天尊为师,无奈生来命薄,在玉虚宫修行了四十年,依然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后来被元始天尊委派下山,代表阐教,扶助周室,打败成汤,最后对各路英雄豪杰一一封神。哪吒是灵珠转世,辅佐姜子牙完成兴周灭商的大业。
《封神演义》把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和典故都串在一起了: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周文王姬昌被困羑里、武王伐纣、纣王鹿台自焚、武王封侯等等,当然还有那位名叫妲己的妖姬。
《封神演义》最可怜的人物是姜子牙的原配马氏。话说姜子牙在玉虚宫修炼40年,72岁被派下山。此时的姜子牙因久不食人间烟火,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他走投无路,只好去商朝大都朝歌城投奔结拜兄弟宋异人。宋异人不但慷慨收留姜子牙,还亲自做媒,帮姜子牙娶了68岁的黄花处女马氏为妻。不料马氏为人个性要强,嫌弃姜子牙持家无能,对他百般数落,不停地抱怨和吵闹,最后完全绝望,要求与姜子牙结束夫妻关系。后来姜子牙辅佐武王击败纣王,建立了周王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马氏听说后,后悔万分,羞愧难当,悬梁自尽。姜子牙封神时没有忘记马氏,但冠以“扫帚星”。
我自己深知追剧的后果,所以几乎从不追剧。上次追剧是十几年前看《潜伏》,最后几集是连轴看,直到第二天早上五点看完最后一集为止,结果随后几天都是昏昏沉沉的。
所以,《封神演义》暂时读到此为止,不再细读下去了,因为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