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炒股

老林炒股

--大宗师

老林刚开始涉及投资理财的时候,是三十多年以前,那时还是小林。小林一拿到博士,就马上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工资和现在比真够低的,但比读书时拿的奖学金,还是高太多了。那个时候经济不是太好,能够一毕业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挺好的了,小林高高兴兴的就搬到那个城市去上班了。这几天川老板正在大搞特搞全球对等关税,闹的是乌烟瘴气,很多人都在担心经济衰退,其实老林在北美这三十多年,经济周期起起伏伏大概已有过3、4回了,早已见怪不怪了。经济好呢,就多赚点,多花点;经济差呢,就少赚点,少花点,但终究日子还是要过的,再差的日子,挺过去日子就好了,就这么点事,大家也不必太操心、太担心,给老川点机会,看看他到底有些什么手段,搞好了当然好,若是搞砸了,就会有势力出来纠偏,尤其是中期选举,选民的选票就可以对老川产生强大的制约,再不济忍个四年,到时候再选别人就是了。这个就是民主的好处,你也可以说是坏处,但长远上、总体上看,民主制度绝对是占优的。好了,回来接着讲老林或小林炒股。

小林拿到第一张支票,比读书时拿的奖学金多了好几倍,有了闲钱怎么办?就寻思着投资理财了,那个时候资讯有限,能了解到的也就是银行的定期存款、保单、基金。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炒股平台,如果想炒股,就要去找broker,门槛有些高,小林当时的选择是银行保单。不久,小林了解到有一些专业投资公司为所在公司雇员提供投资理财服务,就找到其中一家专业投资公司让他们帮忙做投资理财。当时和小林谈话的所谓专业人士建议小林投资某些基金,小林也就照做了,几年下来,年年亏损。开始由于经济不太景气,小林也就认了,但后来经济开始好转,外面股市蒸蒸日上,可小林投资的基金仍然亏损,小林就不满意了,就打电话问负责他的那位专业人士为什么这些基金仍然亏损,为什么不买像微软一类的劲爆股票,那位专业人士一通搪塞,什么基金有涨有跌很正常,要有信心长期持有等等,小林心想本以为你们专业人士有些能耐,但你们也就是买基金,还越买越亏,那就不如我自己来买,我买我自己觉着好的,就立马终止了和这家专业投资公司的合作,自己做投资理财。那段时间,基金还是挺赚钱的,尤其是贵金属基金,一年赚30%以上,甚至50%,但对于小林,这个基金的黄金时段到2000年高科技股崩盘,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嘎然而止。

2001年,小林和太太回国游玩,一路来到苏州。苏州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园林,有一座据说原是刘伯温的园林,他们进去遇到一位算命的,这算命的对小林说:你正财很旺,但偏财却没那么旺,如果投资炒股的话,你赚的多也亏的多,譬如现在你可能就亏得厉害,可能做些长期投资才会有些收获。这话说得小林夫妇心里一惊,太太忙问小林投资基金是不是亏得厉害,小林只能点头。太太在国内早早的就投资房地产,很有些心得,就劝小林宁可赔了也要卖掉基金投资房地产。小林原本是更相信股市和基金的,但最终被太太说服,咬牙卖了基金买房子。陆陆续续这么多年下来,老林夫妇买了好几栋房子,房租加上房价的逐年上涨和税务优化,终于让老林尝到了投资房地产的甜头,当然与各种各样的房客打交道及房子的维护、装修是免不了的,这可以写另一个故事了。

老林还是有闲钱,还是要做投资理财,这时老林对基金没什么兴趣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投资平台的出现,各种投资工具都很容易的被大众接触到了,老林就想尝试些新的玩意儿,譬如股票、大宗商品的ETF等。老林试了些黄金、白银、石油、咖啡等的ETF,赚了些小钱,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股票。那一段时间是大牛市,科技、能源、金属类板块都很活跃,尤其是医药股,涨的厉害,一天有5%以上的涨幅是常态,还常有20%以上的涨幅,甚至是翻倍。老林那段时间赚翻了,经常一天能赚进上几千上万美刀,甚至在他认为业绩看好的公司出财报前从银行借钱押注,往往空手套白狼,一日赚上万美刀。一时间,他也有些自我陶醉了,自以为自己就是股神,巴菲特什么的,统统也不过如此,但很快他就要被狠狠的打脸了,多少年后他才真正认识到那时他不过是风头上飞起的一头猪。

次贷危机发生了,股市大幅下滑,医药股尤其跌得厉害,但当时老林还沉醉在股神美梦之中,以为这仅仅是股市暂时的调整,不久就会过去,一切又将再度美好,只是他不知这一跌就没再起来,他这一、两年赚来的钱,全都赔了进去,基本是白干了。从此,老林不再敢轻信各种投资网站、投行的宣传和消息了,一切不得不回归基本面,投资时认认真真研究公司的产品、业绩、债务,并尝试了各种技巧,只是这么些年下来,还是赚不到什么大钱,股神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他终于逐渐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虽然投资原则上很简单,不过是选择绩优股,买低卖高,及时止损,适时卖出,分散/对冲风险,但具体实行起来,每一步的火候、细节的把握都十分关键,非常考验投资者的投资及财经知识、经验、胆识、眼光、耐心、决断、反应、把握、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品质,任何一个环节,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对于炒股,自己的知识、经验、胆识、眼光、耐心、决断、反应、把握总不是都那么到火候,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节奏越来越不那么到位了,退休年龄已然悄然而至,再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容纳炒股的风险了。于是,自老川上台后,老林就逢高卖出,逐步出货,到昨天老川祭出全面对等关税为止,他已卖出大部分股票,将钱全部转为最保险的银行保单。老林三十多年前,从投资银行保单开始,历经投资基金、房地产、股票、ETF,赚过大钱,也陪过钱,到快退休之时,又再回归投资最保险的银行保单,行成了一个闭环。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这老林是明白人呀!可惜我太高看川普的商人治国,以为这四年会继续牛市,这下被套住了,只好耐心等待几年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