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琼花变异种(3)二十四桥位不同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烟花三月下扬州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呐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下扬州,往事随风岁月留。
烟花已非当年之烟花,二十四桥已不同昔日之桥

  据
扬州经过南宋亡国痛当年的烟花((古琼花)已经自然消失,而今天的烟花三月看到的更多是桃花和樱花。

  “烟花三月”扬州的美好光景只有对李白孟浩然的诗唱回忆畅想之中了。
在唐代,扬州繁华,桥梁众多,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使二十四桥名扬天下,但具体所指已无定论。



  二十四桥已不同昔日之桥,二十四桥已经不是杜牧笔下的桥头了,代之而来的是一切以二十四为数字游戏的象征胜石拱桥。二十四桥(Twenty-Four Bridges),又称为廿四桥、念四桥。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 ,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桥头接水处,以湖石堆叠成巧云状。桥下接湖面辟有清池一方,周围广植桂花、玉兰。桥南端接三曲平桥达听箫亭,隔水汀屿上筑有三角形吹箫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南宋·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飘来片片红。 ——清.金农《廿四桥风》

  扬州在唐代曾是极为繁华的城市,旧城南北长达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宽七里三十步。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二十四座桥,包括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歳桥、青园桥、参佐桥和山光桥等。从唐代到宋代,桥梁的数量已经无法完全统计,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数字。

  如今,扬州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并非一座砖桥,而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虽然名字叫“二十四桥”,但它的设计理念和美学价值远超其名称。每一座桥梁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扬州古城风貌的一部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